火力发电厂锅炉灭火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要点论文_朱明智

火力发电厂锅炉灭火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要点论文_朱明智

(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 061113)

摘要:锅炉灭火是锅炉日常运行工作中极为常见的事故,而锅炉作为火力发电厂重要的结构部分,锅炉的安全运行是直接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因此如何防止锅炉灭火事故的发生,如何正确处理锅炉灭火,则是运行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本文针对锅炉灭火的原因以及锅炉灭火事故的处理方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锅炉灭火;处理措施

引言

燃煤锅炉灭火是机组停止的主要原因,时间短暂、也是最不容易觉察到的。灭火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针对锅炉的灭火,从运行调整、煤质、制粉系统运行方式等方面查找出不足,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进一步防止灭火事件的发生,减轻锅炉损失。

1锅炉灭火的原因

1.1煤质影响

为了降低燃料成本,目前燃煤以烧劣质烟煤和褐煤为主。由于煤源复杂,普遍存在煤质多变情况。实践表明,锅炉燃烧稳定与否主要取决于煤质,特别是燃煤挥发分的含量对燃烧的影响最为显著。另外如果燃煤的水分和灰分含量大,由于在燃烧过程中水分和灰分要吸收一部分热量,也会使燃烧恶化。由于目前国内外缺乏煤质在线分析系统,当煤质变差时,如果燃烧调整不及时,就有可能造成燃烧不稳定,甚至引起灭火。

1.2长期低负荷运行

锅炉负荷对燃烧的稳定性影响很大,负荷越低,燃烧的稳定性相对越差,锅炉灭火的几率就越高,锅炉灭火发生在机组低负荷时段,一般都是由于燃烧系统内部或外部因素造成炉内动力工况波动,运行人员稍有疏忽,调节不当或投油不及时就会造成锅炉灭火。常见的扰动因素有设备跳闸、风门摆动等。该负荷段锅炉热负荷较低,炉膛温度低,二次风温也较低,煤粉的燃烧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没有明显的干扰,燃烧还是稳定的,但若出现扰动因素造成炉内动力工况的波动,则易引起灭火。

1.3火焰监视局限性

从火焰监视的工作原理和燃烧器的火焰构成而言,火检的火焰信号很容易造成保护控制误动作。火检检测火焰的角度在火检探头安装后是一个固定值,通过冷态调试与热态修正后,对当时的燃烧工况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监视状态。但是,燃烧器喷口的火焰是一个动态的画面,其燃烧区域随着燃烧条件(煤质、煤粉的细度、一次风速、风温以及风粉浓度等)变化而变化。因此,对于一个长期变化的量用一个固定的方式来监视,必然对其监视结果的真实性带来不利的影响。

2锅炉灭火事故的处理方案

2.1重视制粉系统的启停

低负荷时启动制粉系统会引起较大的燃烧扰动,而高负荷时易造成主汽压力失控。在高负荷时启磨,当压力上升速度较快时应考虑及时降低一次风压,这样可以减缓进入炉膛的煤粉量,若压力仍然上升较快,就应果断停运上层制粉系统,不可只停运给煤机,这样会使磨煤机煤量虽然减少,但风量相对增大,瞬间造成大量固有煤粉吹入炉膛,反而会使汽包压力快速上升,造成安全门动作,汽包水位剧烈波动,水位保护动作灭火。

2.2灭火事故中的正确处理

(1)首先要按照锅炉灭火保护逻辑确认一次风机、磨煤机、给煤机停止运行,燃油速断阀关闭,过、再热减温水电动门、调整门全部关闭,否则手动完成。

(2)保持较高的蒸汽参数,尽快将高调门关回,利用锅炉余热,维持机组负荷30MW左右(调门开度在30%左右)。打开高排逆止门前后的疏水,视主、再热蒸汽温度下降情况,打开电动主汽门后疏水。

(3)立即启动电动给水泵,就地开启电泵及电机各冷却水门,维持稳定、较低的汽包水位,小机可视情况停止运行或降低转速使其不参与给水,电泵运行期间要注意电泵各点温度,有异常提早介入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切换主机轴封供汽为辅汽供汽,检查轴封一挡漏汽门关闭,高压门杆一挡泄汽门关闭。

(5)确认灭火原因后需要恢复时,调整好炉膛的负压,风量,迅速满足炉膛吹扫条件,进行炉膛吹扫10分钟,尽快进行锅炉点火。

(6)防止锅炉灭火后爆燃事故的发生。灭火后应立即检查全部燃料确已中断,一次风机、磨煤机均已跳闸,燃油速断阀确已关闭。如果联动保护未动作则手动操作。对于锅炉是否灭火要综合判断,要根据火焰电视、负压、炉膛火检、主再热蒸汽参数、声光报警等综合判断。当运行中发生燃烧不稳时,应以从火焰电视观看到火焰消失为依据,确认炉膛已灭火,防止因火检增益偏大偷看导致误判断。如判断发生灭火不可再投油。重新点火后要通过汽压、汽温是否上升、火焰电视、负压摆动值,汽包水位波动等综合判断是否点火成功,防止油枪未着,火检误报盲目投粉造成炉膛爆燃放炮。灭火后启磨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吹扫。

2.3风量控制

(1)风量调整及配风原则:应根据锅炉燃烧工况需要,尽量减少无组织风量,优先增大主燃烧区域配方量,以达到最佳燃烧工况。(2)正常运行中,按照机组负荷与氧量对应关系控制氧量,空预器入口氧量按照2.8~5.8%之间控制。根据机组负荷及时调整各层二次辅助风小风门,维持合适的二次风/炉膛风箱差压在500~100Pa之间

2.4加强对燃烧器和火焰检测设备的检修及维护

在锅炉大小修时,应对燃烧器按设计图纸进行检验,对烧坏的喷口或偏离设计图纸较大的喷口应加以改正。燃烧器喷口如有烧毁,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提高炉内燃烧的抗干扰能力。对火焰检测设备应加强管理,确保火焰检测能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炉内燃烧情况。

2.5重视制粉系统的启停

低负荷时启动制粉系统会引起较大的燃烧扰动,而高负荷时易造成主汽压力失控。在高负荷时启磨,当压力上升速度较快时应考虑及时降低一次风压,这样可以减缓进入炉膛的煤粉量,若压力仍然上升较快,就应果断停运上层制粉系统,不可只停运给煤机,这样会使磨煤机煤量虽然减少,但风量相对增大,瞬间造成大量固有煤粉吹入炉膛,反而会使汽包压力快速上升,造成安全门动作,汽包水位剧烈波动,水位保护动作灭火。

2.6控制任务

(1)保持蒸汽压力稳定。在锅炉工作时随时变化的蒸汽负荷致使蒸汽压力变动,因此,须按负荷的需要随时增减燃料量从而确保气压稳定。

(2)保证经济燃烧。将燃料量与风量之间调节到合适的比例可以有效的保证最经济的燃烧工况,即只要燃料量变化,送风量就会随之改变以保持与燃料量间的比例不变。

(3)保持炉膛压力一定。炉膛负压值若过高,漏风量就会增加,从而降低锅炉的热效率,无法得到燃烧的经济性,致使引风机的耗电量提高;相反,该值若过低,由于炉灰和火苗因此会经过炉门和火孔等处外溢导致炉膛喷火等事故。

2.7及早发现堵磨及断煤的情况

当发生堵磨情况时,要及时的将给煤率切为手动,减少给煤量,加大风量,并加强对该磨的监视,将该磨吹通,根据燃烧及机组负荷情况考虑增加制粉系统。当发生断煤时,若能短时恢复,应及时的关小热风调整门,开大冷风调整门,防止磨输粉管温度高保护跳磨,若短时无法恢复,就应考虑启动备用制粉系统,当发生燃烧不稳时要及时投油稳然,不要错过投油的最佳时机。

结束语

锅炉燃烧稳定性问题是燃煤发电机组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研究燃烧稳定性问题对于提高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提高锅炉燃烧的稳定性是一项长期任务,锅炉运行和检修人员都要注意总结经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加强对系统的监视、调整和维护,防止锅炉灭火事故的发生,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李传伟,王燕妮.变频器与PLC的连接与配合使用[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2.

[2]韩宏彬.火电厂煤场自燃的形成特征及防控方法[J].中国电力,2013,(4).

论文作者:朱明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火力发电厂锅炉灭火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要点论文_朱明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