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管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论文_郑翔翔

老年食管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论文_郑翔翔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 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目的: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明确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明食管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于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手术路径接收的食管癌患者中,随机选取54例患者入组研究,在总结患者临床特征的基础上,探明影响患者预后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性别、并发症、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病历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是老年食管癌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为了充分延长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应充分考虑上述要素对其预后指标的影响,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方法。

关键词:食管癌;预后指标;肿瘤分化

前言:现阶段,临床治疗食管癌已经将外科手术和放疗作为首选方法,与手术相比,采用放疗技术治疗食管癌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其适应症较为广泛,但采用放疗方法的复发概率较大,容易导致治疗成功率降低。调查结果显示,食管癌放疗患者的5年生存期约为十分之一。针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通常将化疗作为主治手段,并辅助以手术治疗。为了实现对食管癌的根治,通常采用切除手术进行干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生理机能出现严重退化,若不能做好预后工作,极容易诱发并发症。因此,在围手术时期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老年食管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接收的食管癌患者中,随机选取54例患者入组研究,男/女==24/30,年龄区间:46--79岁,平均年龄:70.02±0.48岁。

1.2方法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医务人员应确保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验确诊为食管癌,纳入符合手术要求的患者,排除手术禁忌症患者。同时,为了降低手术带给老年患者的创伤,护理人员应注重做好手术风险的评估工作,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检测,在术前做好感染预防措施,确保患者血压和血糖指标的合理性,将患者的水电解质水平维持在合理范围内,防止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状况。

手术入路:16例患者经左胸一切口入路,12例患者经左胸后外侧入路,18例患者经左胸一切口入路,8例患者经右胸后外侧入路。

术后干预:在外科手术结束后,应为患者连接呼吸机和心电监护设备,采取雾化吸入的形式予以患者盐酸氨溴索治疗,定时为患者拍背和吸痰,防止发生误吸。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为患者留置鼻饲管,逐步由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此外,护理人员应督促患者定期复查疾病,通过行B超和CT检查的形式,实现对肿瘤细胞复发和转移状况的了解和反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生存期以及单因素分析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并发症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54例患者中,20例患者产生了并发症,占比37.04%(20/54),其中,肺部感染、吻合口瘘、下肢静脉血栓以及咯血的发生例数分别为8例、4例、5例和3例。

2.2生存期

本研究结果显示,1年生存率的患者例数为48例,3年生存率的患者例数为28例,5年生存率的患者例数为6例。

2.3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采用外科治疗方法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性别、并发症、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病历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会对其预后效果产生影响。

3.讨论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并发症是导致老年食管癌患者丧失手术治疗信心的主导因素,与老年食管癌患者相比,年轻患者因并发症放弃手术的概率较小。现阶段,我国的食管癌诊治技术已经得到了飞跃式的进步和发展,食管癌外科治疗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改观,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系数显著提升。部分研究人员指出,年龄已不再是影响食管癌手术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在确保患者耐受性良好的情况下,对病变食管进行切除,能够实现对该疾病的根治,该观点与Kinugasa的研究结论相符合[1]。事实上,老年食管癌患者大多合并有神经功能和心血管疾病,若患者在手术后产生并发症,则会导致围手术期的死亡率增加。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类型主要集中于吻合口瘘、气胸和肺部感染等,同时,肝肾功能损伤、心肌梗死也是其并发症的厂家爱你形式。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病情较为严重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约为30%左右,年轻食管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2.3左右。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较长,加之合并其他疾病的影响,使其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几率随之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手术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重视做好患者手术风险的评估工作,从根本上降低患者因并发症加速死亡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并不是食管癌发生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因此,护理人在术前应引导患者加强心肺功能锻炼,在术后及时为患者吸痰,促进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发生食管癌的几率较高,提示性别已经成为食管癌的高危因素。此外,胸腔内温和、姑息切除和切缘阳性也会对患者的预后质量产生直接影响[2]。

老年食管癌患者在确保身体的耐受力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到得确切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在食管黏膜下方遍布着丰富的淋巴管网,为淋巴的转移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但针对晚期食管癌患者,一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会对患者的预后质量造成严重威胁,这也表明淋巴结分期已经成为影响手术治疗成功率的重要指标。现阶段,淋巴结清扫术凭借其较高的安全性在食管癌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清扫术容易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创伤,且容易诱发并发症,因此,在术前综合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具有十足的必要性。同时,护理人员应秉持人性化关怀,予以老年患者相对应的干预措施,实现对老年患者治疗信心的鼓舞,防止患者因肿瘤细胞转移而放弃治疗,注重对并发症进行预防,了解肿瘤浸润和分化程度,形成护理质量的保证。

结论:综上所述,性别、并发症、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病历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指标均是老年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医务人员应着眼于上述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实现对患者生存期的延长。

参考文献:

[1]郑佳莉,张琳,许子霞.自制分阶段视频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胸外科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1):194+196.

[2]黄楚坚,李桦,陈于平.老年食管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9):4784-4787.

论文作者:郑翔翔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老年食管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论文_郑翔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