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淑娟

陈淑娟(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 江苏 常州 213003)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整个骨科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意选取从2014 年12 月——2015 年1 月到我院就诊的100 例骨科病人,随机分成两个小组来进行研究分析。将第一组设置为实验组,对其实施预见性护理;将第二组设为对照组,对其实施传统性护理。结果:相对于实施传统护理的患者,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率高达96%,远远高出对照组的80%(p<0.05),整个护理过程结束后实验组的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2%,大大低于对照组的26%(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大大提升了骨科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极大的推动了医生和患者关系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使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友善也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病情的痊愈情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期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护理;医患关系;病情恢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155-02

预见性护理也被称为超前护理,是秉承着预防疾病早于治疗疾病的根本性原则,符合着整体护理过程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护理理念,这种独特灵活又富有创新性的预见性思维也极大的提高了日常护理工作的效率,使日常的护理工作更快更高效的完成。自从开始采用预见性护理实验以来,病人身上都收获了不错的实验效果。现实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和分组情况随意选取从2014 年12 月——2015 年1 月到我院就诊的100 例骨科病人。其中男性45 名,女性55 名,年龄在20 岁~70 岁之间,平均年龄43±2 岁。将男病患和女病患打散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做预见性护理,对照做普通护理。并对每组的50 位患者做简单的小调查,确保其文化程度,经济情况,社会身份等没有太大的差异(P<0.05),具体实验对照数据结果请参见以下表 1。

1.2 采取方法和记录措施护士首先登记下接受预见性护理的所有病人的相关信息,例如年龄,过去的病史,过敏源等等,以及病患的病房环境安全卫生与否,病患的心理状态是否积极乐观,注意随时关心病患的心理健康,与病患们多热心交流及时沟通,保证他们以健康愉悦的心情愿意接受并配合治疗。同时根据他们病情的发展来制定贴合他们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恢复。并在预计可以出院的前一周提前做好出院的准备工作和后续的治疗应该携带的药品等。另外一个对照组则直接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来对病人进行治疗,不需要过多的操心病人精神情绪等多个方面上的波动。

1.3 预见性护理方法1.3.1 对于伤口疼痛的护理由于骨科患者常会伴随着骨折,因此疼痛实所难免。首先尽可能放松患者紧绷的神经,抚慰其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增加其内心的安全感和对手术成功的信心。疼痛反应无可避免,就尽量地在手术完成以后调整患者的心情,分散其注意力,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感知。

必要时可以使用一点止痛药稍微缓解下伤口的疼痛。

1.3.2 并发症的预防长期卧床病人常常会因为久卧清洁不到位而得骨科疾病的并发症褥疮。针对于此,医院护理人员应格外细心,每天每两个小时就给病患擦洗一次身体,每天给卧床病人按摩一个小时,促进其血液循环并且防止其肌肉萎缩。护理人员应该做好充足准备,每星期更换床垫和干净的床单被罩,并定期给予患者营养上的支持,增加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1.3.3 呼吸道及泌尿系统的感染疾病医院病房内病菌众多,为防止呼吸道和泌尿系统在术后被病菌感染,首先应每天打开窗户通风,保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预防上呼吸道被感染。若是不幸被感染,及时给患者使用相应的抗生素,促使其排出浓痰,保证呼吸道的畅通。针;对下床骨科病人要去教导他们如何熟悉在床上排泄大小便,而对于另一些需要借助插尿管不能自动排泄的患者要让他们注意尿道和膀胱的导管的消毒和清洗,同时时常引导他们正常的收缩舒张的功能,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排泄。

1.3.4 脂肪栓塞长骨骨折极易引发脂肪栓塞,倘若发现的不够及时,治疗的不够迅速,十分容易导致严重的结果。脂肪栓塞患者常常伴有发烧,头晕,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皮肤出血等症状。肺本身就是一个十分脆弱的器官,病人若时常会产生胸口疼痛不已,咳嗽不止,呼吸过于急促等状况,护士应该对病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并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以预防脂肪栓塞的发生。

1.3.5 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四肢血液循环受到压迫,不流畅而减慢,极易使腿部形成深静脉血栓。为防止该病情的发生,护理人员应时常带领病人对上肢和低肢体肌肉活动进行训练,按摩腿部肌肉,增加肌肉的力量,促进病患四肢的血液循环流通,防止发生血液凝固的情况,更要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对病患的情况进行实时记录。

2 结果相对于实施传统护理的患者,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率高达96%,远远高出对照组的80%(p<0.05),整个护理过程结束后实验组的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2%,大大低于对照组的26%(p<0.01)。详细实验结果如表2 和表3。

由表可以得知:第一组患者相对于第二组对照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3 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工作重点是预防,从各个方面仔细做好预防工作,将预防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从患者住院起,护士便根据其病情做出全方位的初步诊断并采取一定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例如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初步的评估,包括观察其神智,瞳孔的颜色,体温的高低,脉搏的快慢等等。在患者进行手术时给予他信心与力量,帮助他克服恐惧感,必要时及时与家属说明患者的情况。术后积极帮助患者展开恢复疗程,关注其心理状态身体状态,帮助其尽快恢复到一个好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1] 徐冬云.130 例老年骨折 患者的预 见性 护理效果观察.山东医药,2010,50(22).[2] 吴莉.诺顿评分在创伤骨科患者压疮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0,16(20).[3] 陈奕秀,张明学,代永静 ,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血钾浓度的预见性护理.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2).作者简介:陈淑娟:(1972,6——)女,汉族,江苏常州人,主管护师,在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工作。

论文作者:陈淑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淑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