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模式下《审计学原理》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MOOC模式下《审计学原理》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

吴先聪

(西南政法大学 商学院,重庆 401120)

摘 要: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出现,对审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审计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对审计人才的要求迫使高校改革审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案。本研究以《审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方式探讨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然后提出在MOOC背景下教学方式改革的方案,并构建MOOC下《审计学原理》应用型教学模式。本研究认为《审计学原理》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导向,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前、课堂和课后的教学过程,通过翻转课堂和巩固知识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审计学原理知识。

关键词: 审计学原理;教学改革;MOOC;应用型教学模式

一、概述

我国传统“审计学”本科教育遵循行为主义理论学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学过程表现为重理论学习,轻实践运用;重知识传承,轻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这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创新能力培养(吴秋生等,2017)。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教育界和科技界等人士的努力下,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应运而生。MOOC的课程具有工具资源多元化、课程易于使用、课程受众面广、课程参与自主性等特征。自2007年8月大卫·怀利在犹他州州立大学教授早期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或称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原型)开始。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随着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各大学推广MOOC教学模式,2013年MOOC教学模式开始进入中国各大高校,相关的研究也随之出现。

用人单位对审计专业毕业生最大的期望是他们一到单位就可以加入审计项目组,即希望审计专业学生有很强的应用能力。《审计学原理》是审计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审计专业学习的启蒙课程,是学好该专业后续课程的关键。因此,在MOOC背景下,以应用为导向设计《审计学原理》教学方案非常重要。

二、MOOC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基于内容的MOOC以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学视频、作业和测试等为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者获取和掌握课程内容,侧重于知识传播和复制。该模式产生于2011年,以美国名校的Coursera、Udacity和edX 三大MOOC平台为代表,在2012年和2013年获得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的MOOC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互动交流,获取新知识。相比其他理论,联通主义理论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吴秋生等,2017)。围绕某一特定课程主题,以周为单位,每1~2周探究一个专题,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社会网络学习,侧重于知识的创造与生成。在网络MOOC平台中,学生自主地开展多种学习活动,包括:搜索信息资源并选择过滤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论坛中开展协商讨论和合作探究,进行问题解决与自主建构;通过社交网络媒体共享学习成果,如Twitter等。

图1 MOOC下《审计学原理》应用型教学模式

近几年,MOOC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推广运用达到白热化状态。MOOC具有规模化、开放性、碎片化等特点,需要从教学理念、学习资源、学习支持以及学习评价四个维度重构审计专业教学过程(卢加元,2017)。将实务中的审计模式搬进课堂促进了高校的审计教学模式改革(戴军,2017),MOOC的出现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颠倒安排,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王霞,2017)。新媒体支撑的MOOC模式下,老师可以根据新媒体系统中的记录来细致考察学生对审计知识与案例的学习轨迹,学习情况等信息(顾小龙和施燕平,2017)。

三、《审计学原理》教学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审计专业恢复招生10多年,因此,该专业在我国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其培养方案、教学资料、师资力量等都不完善。而且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有知识密集性和流程连贯性的特点,是“既难教,又难学”的课程。要求教师具备多门学科的知识背景,需要紧跟会计、审计准则和国家法规变革的步伐,备课及讲授压力大,因此,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病理性疼痛按起因可分为炎症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功能性疼痛[11]。功能性疼痛更多的是患者精神因素或心理障碍所导致,无明确的病变。但目前尚未有研究报道TRP通道参与功能性疼痛的发生。

(一)审计学科恢复较晚,缺乏教学资源

3.课堂教学

PFS以及OS,能够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现在,阿帕替尼临床主要用于三线和三线以上的单药治疗,是否能够和传统治疗形式进行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强对肿瘤特征的观察,确定用药的时机与剂量,筛选符合条件的群体,研究阿帕替尼的耐药性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二)高级审计人才缺乏,师资队伍不健全

我国高校从2007年开始恢复审计专业招生以来,现已100多所高校设置了审计本科专业,师资严重短缺。高校对审计专业老师需求量迅速增加,但是符合高校招聘条件的审计专业高级人才还很少。同时,由于《审计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招聘的老师是刚走出校门的相关专业的博士生,他们缺乏会计和审计的职业经验,没办法把课堂讲得很生动;如果从实务部门招聘,他们往往达不到学历要求,或是待遇满足不了应聘者要求。由此看来,高校不仅缺少审计课程的师资,更缺少具有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

(三)教学方法陈旧,学习效果不佳

11月21日,Dolce&Gabana创始人被爆出辱华言论,中国明星纷纷拒绝参加在当晚举办的大秀。在大秀取消次日,Dolce&Gabana一夜之间就从中国的电商平台上销声匿迹,与之相关的一切关键词均被平台屏蔽。

四、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

基于上面的问题分析,根据本人的教学心得体会提出几点改进《审计学原理》的教学方法的建议。

(一)上好第一堂课

教师将学习资料和教学视频(如有可能的话)上传到MOOC平台,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进行课前学习,做相关练习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过了时间就无法再做了。做练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上课前了解该课要学的内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创新思维。

(二)改进教学方案

1.课前自学

由于《审计学原理》是审计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因此,在第一堂课程导入时需要介绍审计专业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审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职业发展方向,让学生初步认识审计及审计职业。除了详细告知本课程的教辅材料、参考书目、网上资料等以外,还要介绍审计专业课程体系、相关内容、教学方法等,让初学者对审计专业有一个整体认识、能简单规划学习方案、初步了解未来的就业。这些信息的导入对日后教学有很大帮助。

2.课堂导入

通过创新河道管理体制,督促人们遵守规则,按照规则行事。农村地区河道治理关系着农业发展、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管理等,受到很多部门管辖,但没有哪个部门能够统领全局。导致在出现问题时,各个部门相互推脱。河道整治中,很多问题找不到具体负责部门,没有明确的责任人,这种情况导致河道整治时间被拉长、政府资金投入增加,也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应当改变传统的河道管理体制,把每一个问题落实到每一个部门中。严格奖惩制度,监督相关人员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

通过对煤样在有机/酸复合溶液化学作用下破裂的微观实验观测,得到了煤样的表观形貌、矿物质成分、孔隙结构及宏观力学特性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

通常来讲,课堂前3分钟同学们的精力是分散的,他们从寝室、家里或另一堂课汇集到本堂课,需要时间拉回思维。要使同学们在本堂课不会稀里糊涂,能有始有终的了解课堂内容、迅速回到课堂,进入本次的学习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思维,比如:用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新课、以问题导入新课、用相关案例或故事导入等等。

首先,《审计学原理》教材没有统一的框架体系。现有教材注重对各知识点的介绍,缺乏对审计学原理做系统阐述。同时,没有系统的审计教学案例,给案例教学带来困难。由于审计单位对获取的被审计单位的资料有保密义务,教师很难获取真实的审计案例资料,很难编写出完整的审计案例,只能做一些模拟,而模拟情形往往很死板,不能充分体现审计的灵活性和职业判断的特征。缺乏教材配套习题及答案解析,不适合学生课后复习、自主做题。虽然有些书上配有习题但没有相应的参考答案,这就使得所学知识没法得到巩固。

例: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1-12-19)[2002-04-15]. http:www.creader.com/news. 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发现有55%的同学支持“学生预习+老师讲解+学生课堂练习”的模式。50%以上的同学认为板书和多媒体教学同等重要,板书可以用简图或简单文字把死的理论与活的实务融会贯通、再现知识重点。因为审计理论是从审计实务中提炼出来的,同学们很难理解抽象的理论,因此,在教学中理论一定要辅以实例以进一步解释说明,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完全按教材讲解,学生会乏味,有时不想听,因此,要根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资料,弹性调整教学内容。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动是个不错的选择,教师抛出一些问题,让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共同找到答案或请同学举手回答问题。另外,对重点或难点内容课堂讲解时可以用案例分析或做练习题的方式让同学掌握,也可以拓展内容加以强调。问卷调查发现,同学们认为用案例分析或做练习题的方式更容易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

由于师资力量不雄厚,导致教学技巧落后。教授《审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师基本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由于所讲的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遥不可及,听起来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为弄清楚我校审计专业学生《审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情况,本研究对西南政法大学2012级-2015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164份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从不预习的同学有64人,占39%,平均一周有48%的同学花了1小时进行预习,11.6%的同学花2小时进行预习,每周花3小时及以上进行预习的同学只有2人。有40名同学上课后从不复习,占24.4%;平均一周有48%的同学花了1小时进行复习,20%的同学花2小时进行复习,每周花3小时及以上进行复习的同学只有12人。从统计结果可见,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只靠上课和考试前学习这门课,学习质量能高吗?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4.课后训练

学生仅靠课堂学习不太可能完全消化和吸收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布置适量课后作业,增加课后延伸阅读内容,以帮助同学掌握所学内容。对于较难的课后题,教师应该抽时间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化解谜团。可以建议学生课后找一些案例资料进行阅读,以了解审计理论是如何应用于审计实务的。另外,一学期可以开展2次案例讨论和展示,教师确定主题、学生自己找案例。

5.成绩评价

本着公平、公开和全面的原则,采取4+2的成绩评价方式,即“出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2次考试(期中和期末考试)”,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50%,期中考试成绩占15%,出勤和平时作业各占10%,课堂表现和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各占5%。平时作业包括案例分析和展示,课堂表现是指上课认真程度、回答问题等,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提问等表现。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发色效果最好的单种发色剂及发色剂复配组合,进行光稳定性实验,向4份同样含有0.03 g食盐、0.005 g山梨酸钾的10 g肉泥中,其中2份添加等量的最优发色剂或发色剂复配组合,1份添加等量亚硝酸钠做参考对照,1份做空白对照,烘烤温度180 ℃,时间15 min。制作好的肉脯置于室内靠窗处,暴露于空气中,连续11天每隔1 天测定1次红度值,绘制曲线图。

五、MOOC下《审计学原理》应用型教学模式探讨

根据教学方法改进意见,构建MOOC下《审计学原理》应用型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MOOC下《审计学原理》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整体思路是课前、课堂和课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将案例讨论、分析与报告作为应用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首先通过新媒体自主学习,然后带着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要实践这一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知识,要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充分的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配合教学安排。MOOC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是实现“翻转课堂”,又称为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校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理念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研究者,课堂则由知识传授转变为问题探究。

MOOC强调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吸收,注重知识吸收的效果,因此,MOOC教学模式的第二步——实现“知识巩固”是必不可缺少的一环。翻转课堂不仅翻转了教学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其从课外学习延伸至课堂讨论,进一步优化了知识的学习效果(Enfield,2013)。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巩固已学知识,一是课后线上作业和线上测试,二是线下案例讨论与分析,这不仅巩固理论知识,而且尝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理论与实务知识的能力。

应用型教学思路以案例分析为主线,案例分析不仅仅是课后才开始,而是在课前、课堂和课后都有案例分析,只是侧重点不同,课前学生看案例资料帮助理解专业术语,课堂老师随堂案例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课后学生案例分析以帮助他们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以及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这里重点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审计理论。这门课可设3次案例分析与报告的应用教学。开课的第一周就开始建立案例讨论小组,教师确定每组人数(一个组4-8人为宜),学生可以自愿组合,原则是男女搭配。如果教学大纲要求有案例分析,每上一个模块的第一堂课,教师确定该模块案例讨论的主题。在上这一模块的过程中,学生根据主题要求自己查找案例资料,随着进行组内讨论和交流。待这一模块理论上完后,每组同学轮流上台报告,展示案例分析过程和结论,台下同学随时可提问,然后教师进行评讲。所有组报告完后,教师再进行总评,分析优势、提出需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霞.“翻转课堂”理念下审计学原理案例教学改革初探[J].商业会计,2017(02):113-115.

[2]卢加元.MOOC视域下审计职业教育教学过程重构[J].中国内部审计,2017(03):89-93.

[3]吴秋生,瑞平,王晓亮.慕课下“审计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结构、模式与条件[J].财会月刊,2017(12):68-72.

[4]顾小龙,施燕平.新媒体视角下翻转课堂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10):129-131.

[5]戴军.云计算视阈下审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实践[J].教育财会研究,2017(4):88-92.

[6]Enfield J.Looking at the Impac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of Instruction on Undergraduate Multimedia Students at CSUN[J].Tech Trends,2013,57(6):14-27.

Abstract: With the emergence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and cloud computing,the demand for auditing talents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The auditing talents trained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Th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ety for auditing talents forces universities to reform the training plan of auditing specialty and the teaching plan of related courses.This research takes the teaching ofAuditing Principl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explor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s well as students'learning effect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plan of teaching method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OC,and builds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ofAuditing Principles .This study holds that the teaching of Principles of Auditing should be guided by cultivating students'application ability.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and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principles of auditing by turning over the classroom and consolidating knowledge.

Keywords: Auditing Principle ;teaching reform;MOOC;applica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00X(2019)13-0120-04

*基金项目: 西南政法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实务为导向的《审计学原理》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5C07);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我国西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性研究”(编号:2017-GX-287);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审计专业硕士《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编号:YJG201614)

作者简介: 吴先聪(1975-),女,汉族,重庆人,管理学博士,民商法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会计与审计。

标签:;  ;  ;  ;  ;  

MOOC模式下《审计学原理》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