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 张秋伟

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 张秋伟

摘要:目的:探析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40 例与观察组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40 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住院时间、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与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与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减住院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胸腰椎创伤性骨折;微创;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的主要方法。以往临床上常采用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但效果不够理想。有研究指出,用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存在手术创伤大、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近年来,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观察组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所取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80 例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2~65 岁,平均(40.8±3.5)岁;致病原因:车祸、高空坠落及重物砸伤分别有21、11、8 例;脊柱骨折AO 分型:A1、A2、A3、B2 类型分别有14、13、11、2 例;腰椎损伤节段:T11、T12、L1、L2分别有12、15、8、5 例;对照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 角、椎间隙高度与VAS 评分依次为(62.8±5.1)%、(15.3±2.4)°、(5.4±1.8)cm、(5.7±1.5)分。观察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23~66 岁,平均(41.3±3.3)岁;致病原因:车祸、高空坠落及重物砸伤分别有20、12、8 例;脊柱骨折AO 分型:A1、A2、A3、B2 类型分别有13、13、12、2 例;腰椎损伤节段:T11、T12、L1、L2分别有11、14、9、6 例;观察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 角、椎间隙高度与VAS 评分依次为(63.4 ± 5.6)% 、(14.8 ± 2.2)° 、(5.5±1.9)cm、(5.6±1.7)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胸腰椎创伤性骨折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由本院实施CT、MRI 及腰椎X 线加以诊断并确立为胸腰椎创伤性骨折;②具有两种手术适应证;③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④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执行。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②血液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不佳患者;③骨质疏松且伴有病理性骨折患者;④脊髓或马尾神经有明显损伤患者。

3、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性椎弓跟内固定进行治疗,手术具体步骤为:取患者俯卧位,进行全身麻醉,使用X 线透视机标记受伤椎体区域,于后正中线作切口,长度控制为10 cm,分别切开各层组织至肌肉层,剥离受伤椎体及椎旁肌肉(位于受伤椎体上下两节),使关节突和横突完全暴露。使用X 线透视机辅以克氏针进针,置入椎弓根钉,安置预弯棒,对其撑开实施固定,并对椎体高度及Cobb 角进行调整后缝合伤口。

(2)观察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加以治疗,手术具体步骤为:取患者俯卧位,实施全身麻醉,并将软枕垫于患者胸部及骼部,腹部处于悬空状态,可使腰段前凸充分;使用X 线机透视进行牵引,选用4 枚克氏针对受伤椎体部位进行标记,行手术铺巾,于受伤椎体后中线旁开3 cm 切口(纵向各取1.5 cm),选用北京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微创系统放置开口器于椎弓根部位,并置入导针进行定位,顺着导针方位置入分级扩张套管,再放置操作通道管并实施固定,使得椎弓进针处充分暴露在视野中,在X线机透视辅助下进行穿刺,角度呈10°~15°(骨椎与矢状面)钻入,在确诊进入椎体内后,对深度和位置进行确定并适度扩张骨性隧道,拧紧空心椎弓根螺钉;取适当长度固定棒,纵向置入椎弓根钉槽口处,并在螺钉尾部安装撑开装置作复位固定,在X线机透视下进行矫正和复位,手术切口使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置入引流管,最后逐层对伤口进行缝合;术后可使用相应抗生素预防感染,持续治疗3d,还可辅以愈合药物加以治疗。

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住院时间、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其中,VAS 评分标准为:总分10 分,评分与疼痛呈正相关。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C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两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 角、椎间隙高度与VAS 评分比较两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 角、椎间隙高度与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VAS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 角、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 论

开放性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段骨折需要剥离受伤椎体周围的肌肉与软组织暴露骨性结构,对患者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而且剥离椎旁肌肉时极易损伤脊神经后支分支,造成临近肌肉以及深层肌肉失神经营养,还会加重术后疼痛,影响术后的康复愈合[3]。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段骨折是钝性分离肌肉后暴露进针点,借助X线透视机计算椎弓根钉的角度,术中固定棒可不用预弯,也不用撑开器;因为是在肌间隙顿性分离肌肉,可以减少血管、神经的损伤,减少出血量,保护了肌肉与软组织,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加快了术后的愈合恢复。[1]研究指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d VAS 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 角及OD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住院时间方面,实施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确比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更优,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了出血量和引流量。此外,在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 角、椎间隙高度上,两组均起到极佳治疗效果,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S 评分上,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表现更优,研究有极大的相似性,表明针对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较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佳。总之,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明江华,郑慧锋,赵奇.Sextant经皮椎弓根钉棒微创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随访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17(48):48.

[2] 黎庆初,闫慧博,刘宝戈.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脊柱外科杂志,2018,9(4):241-243.

[3] 张文志,尚希福,段丽群.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8,5(2):11.

论文作者: 张秋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 张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