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孔微型腹腔镜下腹股沟区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在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中的治疗效果论文_赵恒太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 探析两孔微型腹腔镜下腹股沟区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在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42例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进行观察和分析,各为21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两孔微型腹腔镜下治疗和开放性治疗,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对比上,研究组少于对照组,且差异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上,研究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P<0.05;二组复发率对比差异较小,且P>0.05。结论 将两孔微型腹腔镜下腹股沟区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应用在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治疗上,能够促进患儿身体的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两孔微型腹腔镜;腹股沟区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治疗效果

前言

交通性鞘膜积液属于泌尿外科疾病,多发人群为10岁以下的患儿,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则可能会危害到患儿睾丸发育,因此,为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找到适宜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1-2]。长期的临床治疗上,常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方式为患儿治疗,但是整体的治疗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选择两孔微型腹腔镜下腹股沟区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手术方法应用在患儿的临床治疗上,并探析其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24例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进行观察和分析,各为21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年龄为13个月~10岁,平均3.20±0.55岁;单侧16例,双侧5例。对照组的年龄为12个月~9岁,平均3.01±0.47岁;单侧15例,双侧6例,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全部患儿接受手术前,均需要实行全身麻醉,其中,对照组通过传统开放性手术;而研究组通过两孔微型腹腔镜下实行腹股沟区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手术,首先,指导患儿保持正确的体位,即保持头低脚高卧位,健侧偏倾斜,角度为15°,同时,要在术前为患者留置导尿管,以有效排空膀胱;选择在脐皱襞的上方位置做一个小切口,长度为0.5厘米左右为宜,以作为开放气腹,并将气腹的压力值限定在8~10mmHg左右;接着,利用5毫米的套管联合微型抓钳置入脐和耻骨的连接中点处;对患侧的内环口体表做投影,以便在切口到达皮下时能进行体外打结操作。按照常规步骤检查好患儿的上侧腹沟沟管内口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在腹腔内环口的位置上,采用两个“半荷包”的缝扎方式对高危疝囊进行缝扎,最后的打结方法为体外持针缝合内环,结合体外打结。

1.3观察指标

①对全部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即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总出血量以及住院治疗实际、住院所需费用;②对全部患者手术过程中所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即是否出现感染、伤口出血、血管损伤、阴囊血肿或者神经损伤等;③对全部患者实行半年时间的随访,并对随访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SPSS13.0软件对数据统计学处理,用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差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

研究组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总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费用等项目与对照组的相比,明显更少,且差异P<0.05。详见表1。

2.2分析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其中2例腹胀,经针对性处理后改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47%,其中9例腹胀,且经过处理后消退,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下,研究组明显更少,且差异(P<0.05,x2=5.31)。经过一年时间的随访发现,研究组中无患儿出现复发情况,复发率为0.00%;而对照组有3例患儿出现了复发情况,复发率为8.82%,二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2=3.14)。

3.讨论

在两孔微型腹腔下患儿实行手术,相较于传统开放性手术方式具有多种优势,如在腹股沟区做切口,不会危害到精索血管或者输精管,可以起到保护睾丸不受伤害到目的,而且可通过腹腔镜看清内环口的周围组织,扩大手术者的手术操作视野,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同时,腹腔镜下能够准确看清患儿是否存在对侧隐性鞘状突不闭合的情况,进而实行针对性处理;手术操作简单,且缝合器械能够通过自制完成;对患儿形成的创伤较小,有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3-5]。除此之外,腹腔镜下手术方式还有其他优势,根据统计数据可知,研究组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总的出血量等手术治疗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少于对照组,且P<0.05。综上所述,两孔微型腹腔镜下腹股沟区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在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洋,穆林松,隋武等.微型腹腔镜下套线法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04):336-338.

[2]谷奇,李龙,叶辉等.经脐单孔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的探讨[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3,12(03):194-195.

[3]吴向铭,张建国,张瑞敏等.腹腔镜下腹股沟区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01):26-27.

[4]张光玉,唐庆祥,李冠清.基层医院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交通性鞘膜积液临床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03):26-27.

[5]杨伟锋,夏宏辉,王可兵等.腹腔镜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疗效观察[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29(11):1008-1009.

论文作者:赵恒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  ;  ;  ;  ;  ;  ;  ;  

两孔微型腹腔镜下腹股沟区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在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中的治疗效果论文_赵恒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