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问难,让小学语文更具生命活力论文_朱蕾

质疑问难,让小学语文更具生命活力论文_朱蕾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南街第四小学 048000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可以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语文课堂中,老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被动。究其原因,是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语文课堂实现智慧的翻转。

关键词:小学语文 质疑 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相较于传统的“一言堂”,质疑让原本不加选择地被动接受转变成了当前个性化地主动获取。就目前的教学形式来看,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质疑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改善并追求更有效、更高效的课堂质疑,是我一直探索的问题。

一、利用矛盾质疑,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利用矛盾引发学生进行质疑,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文本内容。

例如:在学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用找“矛盾”的方法学习课文,让他们有目的地去让学生找到爸爸看到大鱼上钩时的神态描写以及让汤姆放掉鱼的语言和神态描写,通过这两处神态描写的对照,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矛盾的优点,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汤姆钓到了大鱼,为什么爸爸不让他带回家而是让他放回海里呢?”“既然每个人要学会遵守规定,之前爸爸看到汤姆快要钓上大鱼时为什么却又‘在一旁微笑,投来赞赏的目光呢?’”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小组学生进行交流与探究,继而更好地让他们去体会到爸爸的心理,继而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除此之外,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在文中去寻找问题,继而更好地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质疑能力,提高自身的成绩。

二、质疑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孔子就特别重视学与思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设计多种答案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多视角地获取答案。

课堂中的质疑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意识的有效训练,可以切实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就进行了这样的质疑:“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你喜欢这篇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呢?你为什么会喜欢他呢?”问题一出学生立即给出回应。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蔺相如,原因这个人物形象机智勇敢、高风亮节。然而,却有一位同学独辟蹊径。他说他十分喜欢廉颇,原因是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还有学生说喜欢赵王,因为赵王比较明智。能做到论功行赏,因而他重用了有才能的蔺相如,是个识才、惜才的明君。通过这样的质疑,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而给出了富有个性的答案。

三、学会质疑方法,通过质疑解决问题

教会学生质疑,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自主质疑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集中体现。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养成会质疑、敢质疑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教师自己早已发现的问题可以采取明知故问的方式把问题抛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进行有价值的质疑,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时,首先教师提出质疑:“作者来游园没有遇到此园的主人,此时他能从一枝出墙的红杏想到了春色满园。那么,园里的景象真是他想象的那样吗?”通过这样的质疑引导学生想象,来解决这句话是否正确。这样的质疑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

此时,就有学生把园中美景与“小扣柴扉久不开”这句诗联系到一起,他说:“园中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还有很多蜜蜂在花丛中采蜜,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快活的鸟儿在杏花飘香的枝头上尽情歌唱,好一派鸟语花香的景象啊。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给老师的质疑以完美的回答。

四、关注质疑过程,鼓励学生自主释疑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中的质疑是教学的手段,释疑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质疑是提出问题的开始,释疑是解决问题的目的。不能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解决,就不能取得质疑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教师都需要认真严肃地处理。否则,就会让学生倍感失落。带着没有解决的问题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尽可能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不妨采取先让学生自主讨论与思考,再由老师引导与点拨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就能让学生形成质疑到释疑的能力。

五、运用生成策略,推进学生深度探究

质疑让课堂生成层出不穷。对于课堂中的质疑,教师要善于对问题进行适当筛选,善于运用生成,不断引导学生向纵深发展。当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精彩的质疑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热情地评价,继而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质疑,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本领。

例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时,有个别学生提出这样的观点:一味地将宙斯说成残暴的是不对的,要学会从不同地角度去评价宙斯的行为,普罗米修斯毕竟是犯了天规的,而宙斯要遵守规则。面对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赞扬他的勇敢,敢于将自己的内心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也为他的不一样的质疑能力叫好。然后,给学生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人类,继而更好地促进了文本新的意涵的生成,在不经意间对所有学生起到了积极的教育目的。

总之,质疑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教学时,我们要让质疑活动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让质疑成为快乐,成为习惯,成为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范丽君 小学语文如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J].科学中国人,2017,(7X)。

[2]郭铁凤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J].新校园,2012,(03)。

[3]丁薇薇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教育观察,2016,(1X)。

论文作者:朱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7月总第1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  ;  ;  ;  ;  ;  ;  ;  

质疑问难,让小学语文更具生命活力论文_朱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