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分析论文_罗兴宇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分析论文_罗兴宇

广西路桥集团置业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侧重从建筑工程结构混凝土的自身品质和施工过程分析裂缝的基本情况,并提出防治裂缝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

1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是普遍存在的,而裂缝的形成也可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水化升温和变形收缩引起的裂缝,有不均匀沉降和荷载作用下引起的裂缝,有混凝土浇筑振捣、拆模养护不当引起的裂缝,有混凝土原材料和混凝土自身品质不良引起的裂缝等等。对工程中的常见裂缝缺陷,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技术和质量管控措施来规避裂缝的产生,让建筑物尽量少产生或尽量减少裂缝宽度、深度,尤其要避免出现在关键部位的有害裂缝。商品混凝土企业在生产供应过程中通常以温度裂缝、收缩裂缝、荷载裂缝等几种最为常见。

2裂缝防治的措施

归纳归类商品混凝土企业在生产供应中的混凝土裂缝,除了极少数由设计原因或特殊的材料、工艺裂缝外,最常出现的裂缝大致就是上述几种类型的裂缝。在分析了商品混凝土常见裂缝形成的成因后,可以认为,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管控措施,做到“以防为先,过程管控”,重点对混凝土材料的选定、配合比优化、施工浇筑、拆模养护等环节有效防控,就能最大限度和最有效的避免裂缝的形成和防治,只要做好具体的防治和管控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2.1合理选择和控制原材料

(1)水泥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比表面积、矿物质组成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均有着较大的影响,水泥中的碱含量和SO3会影响混凝土的保坍性能和施工性。防治混凝土裂缝应选用碱含量和标准稠度用水量低的水泥。通常水泥的比表面积应控制350m²/kg,标准稠度用水量控制在28%以内。

(2)粗细骨料的选用以含泥量低、颗粒级配连续为前提,细骨料选用细度模数在2.8~3.0范围的天然中砂为最优。其中0.315mm以下的细颗粒要有一定比例含量,以克服混凝土的泌水、离析和改善混凝土的保水性、黏聚性;粗骨料在混凝土中起到骨架作用,其最大粒径、颗粒级配均很大程度的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拌合物质量,粗骨料的针片状含量、含泥量和石粉等含量要严格控制,并选用级配连续、紧密密度小的碎石为宜。

(3)减水剂的选用对混凝土的品质和拌合物的和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选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包裹性、流动性、保水性和降低水胶比增加混凝土强度的高性能减水剂。其减水率要不小于25%、1h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大于20mm,1h扩展度损失不大于100mm。

(4)混凝土拌合用水一般采用可以饮用的水质或经检测符合规范要求的循环水质即可。严禁使用未经处理的生产、生活废水和海水。

2.2设计和优选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优选要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同时要紧密结合施工环境和气候,合理衔接施工工艺和方法,根据泵送、自卸或吊卸入模等不同浇筑方式设计适合的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施工性能的同时,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从而保证从水胶比层面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可较大比例的掺加矿物掺合料,如矿渣粉、粉煤灰等,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升。设计和选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关键是技术上要先进与合理,以常规计算和经验为基础,同时结合材料、生产、供应、施工等实际情况反复进行试配试验,通过取得的试验数据确定最优配合比,不可忽视的是相同的胶凝材料,随着粗细骨料级配、填充空隙的不同及吸水率的不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及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均有很大差别,所以反复的试配试验是配合比优化的主要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合理掺用外加剂

为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收缩,延缓混凝土初凝时间,改善和易性,在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是必不可少的。配制混凝土时宜采用“多掺技术”(即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等),但数种外加剂的掺用可能会因计量不精确和偏差,给生产控制带来不便,所以在混凝土中掺加复合多种外加剂的高性能减水剂就成了最有利于计量和管控的“神液”,复合型的高性能减水剂既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包裹性、流动性,降低水灰比增加混凝土强度等,也可以实现混凝土所需的高流动、高稳定和间隙通过能力和良好的施工性。同时要求高性能减水剂本身性能要具备与水泥有良好的相容性和高减水率、缓凝、保塑等性能,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也要控制在3.0%~4.5%之间,以确保高性能减水剂中的引气组分不会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较大的损伤。

2.4规范浇筑流程和工艺

混凝土浇筑时做好做到分层分仓浇筑,混凝土振捣采用软轴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浇筑采取分层下料,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1.5倍的振捣棒长度以内,每层浇筑时从一端向另一端铺料,下层浇筑时按相同顺序及方向铺料,浇筑时要随浇随平,不得堆积。振捣时以混凝土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为准,避免产生过振、漏振现象。振捣操作时,应注意对模板及预埋件的保护,振捣棒离模板及预埋件距离不应过小,以免造成模板或预埋件位移。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抹压收面,对裂缝控制要求高的结构部位还应二次抹压收面施工。

2.5管控混凝土入模温度

由于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尤其在夏季施工时,日最高气温可达35~40℃,特别是对大体积混凝土而言,温控是重中之重,故须采取措施降低各集料的原始温度和混凝土入模温度是根本。具体可采取混凝土中使用的水泥要有一定的冷却时间,避免使用未冷却的高温水泥;使用的砂石料场必须有遮阳设施,避免太阳直晒,并浇冰水降温;运输混凝土的搅拌车辆装料料前用冰水涮罐降温,并设置隔热遮阳措施;混凝土拌和用水要进行水温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前的1小时左右,向拌合水内投入1/3冰屑,然后每隔一定时间投入相应冰屑,以保证较低的拌合用水温度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稳定,以延缓混凝土升温过早过快造成的裂缝。

2.6加强保温保湿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如不及时进行养护,其面层在受到风吹日晒,表面干燥过快,产生较大的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在表面产生应力而开裂,加强混凝土在终凝前的早期保温、保湿养护可对减少干燥收缩有很大的作用。最有效的养护应该在混凝土初凝后,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在夏季气温较高和水泥水化热开始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的表面水分散发会很快,为防止表面干缩裂缝,表面要进行适度的潮湿养护,在水化热高峰过去以后,方可除去覆盖层,并派专人浇水养护不少于规定的养护天数。当进入冬施还应做保温处理,形成良好保温层,从而使混凝土表面保持较高的温度,减少表面热的扩散。

3结语

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大,使用的原材料或配合比不合格、不合理,生产和施工浇筑时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差以及施工工艺、流程不合理,拆模养护不规范等均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混凝土使用原材料的选定、试验检验、生产管控、运输浇筑、拆模养护等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工艺流程和管控措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和裂缝防治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也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JGJ55—20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

[2]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3]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S].

[4]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论文作者:罗兴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分析论文_罗兴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