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与管理哲学_大学之道论文

大学之道与管理哲学_大学之道论文

大学之道与管理哲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道论文,哲学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大学》当然也是讲礼仪的,不过,若从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大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学理论,甚至可以说大学之道便是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我们今天所说的管理哲学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他指出:“科学管理包括着某种主要的普遍原则,是一种能以各种方法运用的哲学观。”

管理哲学是在1978年诞生的。1978年,加拿大学者克里斯托弗·霍金森出版了《管理哲学》一书,他把哲学看成是管理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管理的核心。

管理哲学主要研究管理的本质、管理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管理中的方法论问题以及管理中的真、善、美问题。

管理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不仅需要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认识,而且要从哲学的高度加以概括。管理活动存在于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社会政治活动中。它依附于各种人类活动,存在于各种活动的始终。它协调个人的活动,使总体协调地运动。这就是管理的本质。

管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管理主体是管理活动的主要因素,它是指拥有相应权力、具有一定管理知识、从事管理的人。管理客体是指进入管理主体活动领域的人或物,主要有人、财、物三种形式。

管理方法是管理主体进行管理活动使用的手段和工具。

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必须研究其自身的价值,运用真、善、美来考察管理活动。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管理主体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也就具有更多的道德义务。如果管理者对事业极端负责,对属下十分关心,不以权谋私,不任人唯亲,这就是善。如果管理者贪污受贿,官僚主义,武断专横,那便是恶。管理哲学要研究管理者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管理哲学也研究管理活动中的审美问题,研究如何在管理中发挥美的魅力。例如,如何使管理者的心灵、行为更美些,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实现人情美、在管理中创造美的环境、生产美的产品,等等。这是当今的管理学理论。而在我国,古代的大学之道早就程度不同地探讨了上述管理哲学的问题。

大学之道就是《大学》中的“三纲领”和“八条纲”。具体内容如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

至也。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三纲领”阐明了管理的本质和价值。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既体现了管理本质,又体现了管理目标和价值。管理主体必须对自己提出较高的道德要求。首先,就必须“明明德”。“明明德”就是要发扬光大美好的品德。前一个“明”字是动词,解释为彰明、发扬光大。后一个“明”字是“德”字的形容词,解释为美好的、光明的。所以《大学》传文阐述说:“《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要求管理人员朝着“明明德”这一理想人格前进。《康诰》是《周书》的一篇。“克明德”,意思是说能够达到美德。克,训释为“能够”。《大甲》是《商书》的一篇。“顾諟天之明命。”意思说,坚持不懈地发扬光大美好的品德是管理者的天职。顾,是坚持不懈的意思。諟,古“是”字,训为“此”,指代“明明德”。“天之明命”,朱熹解释说:“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也。”我们在这里将其理解为“管理者的天职”。也就是说追求美德是管理人员的本质要求。

《帝典》即《尧典》,是《虞书》的一篇。“克明峻德,”意思是说,能够发扬光大美德、大德。克,能。峻,大。

传文引《康诰》的“克明德”讲的是管理主体能“明明德”的可能性;引《帝典》的“克明峻德”讲的是管理主体“明明德”的现实性;引《大甲》的“顾諟天之明命”讲的是管理主体能“明明德”的必然性;“皆自明也”指出了管理主体的“明明德”的自觉性。《大学》传文从可能性、必然性,现实性和自觉性四个方面论证了大学之道的在明明德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便提高管理人员进行品德修养,追求美好品德的自觉性。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懂得“在明明德”的重要性。

其次,管理人员必须懂得“亲民”的重要性。只有亲民才能教育管理人民。

《大学》中“亲民”的“亲”字有四层含义。第一,“亲”具有“仁爱”的意思。《说文解字》:“仁,亲也。”亲民,就是仁爱人民。《孟子·滕文公上》:“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赵岐(注):“亲,爱也。”《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亲亲,爱亲也。仁民,爱民也。因此,亲民,就是仁爱人民的意思。第二,“亲”具有“和睦”的意思。亲民,就是与人民和睦相处。《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颖达疏:“睦即亲也。”故知“亲民”具有与人民和睦相处的意思。第三,“亲”具有“亲近”、“亲密”、“接近”等含义。《周易·文言传》:“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大司徒》云‘动物植物’,本受气于天者是动物,含灵之属,天体运动,含灵之属亦运动,是亲附于上也;本受气于地者是植物,无识之属,地体凝滞,植物亦不移动,是亲附于下也。”可见,“亲”有“亲密”、“亲近”等义。《说文解字》:“亲,至也。”第四,“亲”具有“新”的意思。朱熹《大学章句集注》:“程子曰:‘亲当作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这个“新民”包含有教育人民的意思。不必改“亲”为“新”,自然也能引伸出新民之义。“亲民”就必然爱民,爱民就能够同人民和睦相处,与人民和睦相处自然就能亲密无间,同人民亲密无间便能感化人民,教育人民,造就人民。因此,爱民、睦民、近民、新民四种含义都是“亲民”的题中之义。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所以《大学》传文阐述道:“《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段传文从三个方面阐明了“在亲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管理人员自觉地真诚地坚持天天洗心革面,象洗澡一样不懈地洗刷自己的污垢,让自己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民面前。“作新民”就是教育造就人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表明了管理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亲民、爱民,是管理者美德的外化。在古代,人民颂扬尧、舜爱民如子。《说苑·君道》中有详细记载。兹译两段于此:

河间献王说:“[过去]尧对天下人关怀备至,特别关心穷苦人,悲痛万民遭受困苦,担忧众生不能事事顺遂。只要有一个人饥饿,他就说:‘这是我使他饥饿的。’只要有一个人犯罪,他就说:‘这是我使他陷入罪恶的。’仁慈昭著了,道义树立了,德泽丰厚了,教化广泛了,所以不用奖赏百姓互相劝勉做好事,不用惩罚百姓得以治理。先宽恕他们,后教导他们。这是尧治理天下的方法。”

在虞舜的时候,有苗氏不顺服。他们不顺服的原因,是太山在它的北边,衡山在它的南边,左边是洞庭湖,左边是鄱阳湖,凭借这样的险要地势,所以不顺服。大禹要讨伐有苗氏,虞舜没有允许,虞舜说:“教化还没有尽到力量。”因而便长久施行教化,有苗氏终于请求归顺。天下人听到这件事,都批评大禹的伐苗主张,向往虞舜的德政。

第三,管理人员必须懂得“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居于最美好、最完善的品德境界。“止于至善”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大学》传文指出:“《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知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澳,莱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由此可见,明德、亲民、至善既是管理的本质要求,又是管理的价值取向标准。一个高素质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这些本质要求。

同“三纲领”紧密相连的“八条目”既阐明了管理的任务,又阐述了管理的价值。管理的任务是什么呢?其任务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的价值是什么呢?其价值就在于实现这一目标,完成这一任务。即达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人生理想境界。具体地说,格物、致知、诚意的价值即在于追求管理者的真;正心、修身的价值即在于追求管理者的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即在于追求管理目标的实现(美)。同时,我们又可以将“八条目”视为管理目标内化、外化的过程。

“格物是管理者个人的道德实践,“致知”则是他们的个体道德认识。因此,郑康成注解说:“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格”字有“来”“至”等义,“至”有“参与”“实践”等引伸义。物,是事。所以说“格物”是个人的道德实践。只有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才能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故曰“物格而后知至。”格物的具体活动就是事君、事臣、事父、事子、与国人交往。可见这既是管理的任务又是管理的本质,协调个人的活动,使总体协调地运动。在这些格物的过程中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管理者的道德认识水平,就是“物格而后知至”。物格而后知至,是一个道德实践上升到道德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又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道德实践的感性认识,经过管理者的悟性认识上升到道德理性认识。这就涉及到了管理哲学的方法论问题。

管理者具备了道德的理性认识,便有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所以《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促使管理者进行道德自律,诚意不欺。因而传文解释“八条目”的“诚意”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这一段文字阐明了道德自觉性促进管理者达到道德自律境界的重要意义。诚意这一道德境界的标志是“毋自欺”,追求自我满足,自我完善(自谦,自慊,自娱、自乐、自足),强调“慎独”自律。

管理者有了道德身律意识,就能自觉地净化灵魂。能够自觉地净化心灵,就能美化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这就是修身。所以《大学》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传文阐述道:“: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正心是净化、美化心灵。修身是净化、美化、优化仪表行为。不能净化、美化、优化自己的心灵,就不能净化、美化、优化自己的仪表行为。净化、美化、优化自己心灵的方法是使自己的心灵平和,达到没有忿怒、没有恐惧、没有好乐、没有忧患的中和状态。如果心灵不能净化、美化、优化,就会出现“心不正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浊化、丑化、劣化行为,就达不到修身的目的。诸葛亮的《诫子书》也说明这一点。其文云: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欲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丞相集》引自(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娄东张氏原刻本)

《大学》认为,只有自我修养完美的人才能治理好家庭,自我修养差的人就不能治理好家庭。《大学》说:“身修而后家齐。”传文阐述道:“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传文将修身和齐家有机结合起来,认为身修、家齐的典范应该是“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要求管理人员不要片面看问题,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不应偏爱,对于自己所贱恶的也不应偏恶,对于自己所畏敬的人不应偏敬,对于自己所哀矜的人不应偏矜,对于自己所傲惰的人不要偏傲。也就是要全面看问题,公平、公正待人。

齐家与治国紧密相关。《大学》强调“家齐而后国治”。传文阐述道:“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学》认为,国是放大了的家,能在家中整齐家政就能够出而治国。如果不修身,就不能治理好家庭,就不能教化好子女,因而也就无法教化国人。所以要求国中的管理者成为修身、齐家的优秀典范。大凡在家能够孝顺父母的人,在国中便能忠诚事上;在家能够尊敬兄长,在国就能敬顺长辈;在家能够慈爱子女,在国就能慈爱抚恤人民。《大学》传文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旁征博引,说:“《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治国与平天下息息相关,平天下的基础在于治国。故《大学》说:“国治而后天下平。”传文阐述道:“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这里的絜矩之道就是平天下之道。平天下要用自己的行为规范来感化天下万民。要用爱心去关心人民,爱护人民。因而《大学》传文说:“《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同时《大学》传文还进一步阐明了管理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大学》的方法论原则:絜矩之道。絜矩既有衡量比较的意义,又有将心比心的换位思维原则。

絜矩之道的方法论原则是:“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这一方法论原则又凝聚了管理价值。

絜矩之道的督促检查体验方法是:“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絜矩之道的具体措施是:“能爱人,能恶人。”见贤则能举,举之则能先;见不善则能退,退之则能远。“生则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以财发身。”散财聚民,好仁乐义,亲民爱人。

絜矩之道的内容和价值:“先慎乎德,有德此(就)有人,有人此(就)有土,有土此(就)有财,有才此(就)有用。德者本也,财者也。”“仁亲以为本。”仁者爱民、亲民、保民、生民、富民。

综上所述,八条目的实施过程就是管理过程中的真善美的完善过程。

标签:;  ;  ;  

大学之道与管理哲学_大学之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