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_会计准则论文

建立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_会计准则论文

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中国论文,会计准则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会计问题涉及许多方面,而如何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是其中的核心问题。这里拟就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初步实践作些介绍,并就其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来与各位讨论,希望借此机会将中国会计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近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针的指导下,中国一直在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进行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规范体系。为此,我们对中国会计改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证,将中国会计改革进程设定为三个阶段,即试点和探索阶段、模式转换阶段、体系完善和发展阶段。前两个阶段的改革已经完成,基本建立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适应现时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会计规范体系。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第三阶段的改革,即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形势,通过制定和发布实施具体会计准则,完善和发展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一、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试点和转换

为实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地朝纵深方向发展。与之相适应,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致力于会计改革的探索,一方面根据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新举措,相应地对适用于国有企业的会计制度进行个别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适应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以及股份制试点的需要,分别制定相关的会计核算制度。1985年5月,我们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1992年6月,根据外商投资的新情况,进一步扩展为适用于所有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1992年5月, 我们颁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这些试点和探索为全面改革会计核算制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培训和锻炼了人才。1992年,我们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据以制定的十多个行业会计制度,并于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企业施行,基本实现了计划经济会计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的转换,在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具体表现在:

第一,在明确会计信息要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地肯定了会计信息要满足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需要;

第二,制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建立了包括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等在内的会计信息质量指标体系;

第三,建立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规定了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为基本财务报表的会计报表体系。

通过以上改革,加强了各行业、各部门、各种经济成份之间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会计信息质量有很大提高,主要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衔接,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了公平竞争,使国内外投资者能够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而作出正确、有效的投资信贷决策。

二、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完善和发展

在会计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会计是特定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会计信息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也应当随之补充和发展。为此,我们在《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行业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以后,立即着手第三阶段的改革,集中力量加紧制定和实施具体会计准则,以期建立和健全与国际会计惯例进一步协调、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会计准则体系。这一阶段的改革得到了世界银行的支持,一切工作进展顺利。

1994年以来,我们陆续完成并对外公布了包括应收款项、存货、投资、关联方披露等在内的近30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除通过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外,我们还举办了七次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征求国内外会计专家的意见。所征集到的意见为我们修改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保证具体会计准则的质量,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已于今年5月2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正式发布并自199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为了使这项具体准则发布后得以正确有效的贯 彻实施,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操作指南。操作指南是对如何理解和使用这项具体会计准则作出的详细说明,拥有与具体会计准则正文同样的效力。除了操作指南外,我们还为这项具体会计准则准备了讲解材料,这相当于有些国家会计准则正文后所附的“背景信息”。讲解材料主要是对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的重要概念、主要会计政策变化、与现行会计处理办法的关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的协调情况、所征求的意见的取舍等作出说明,操作指南与具体会计准则正文一起公布,讲解则另行公布。

《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发布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增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适应证券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总结发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关系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还将针对证券市场新出现的、急需解决的会计问题,研究制定并陆续发布其他具体会计准则。

下面谈谈完善和发展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情况及我们对会计国际协调的一些基本主张。

1.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

在考察国外会计准则制定情况时,我们注意到,国外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多属民间性质,如美国的财务会计报告准则的制定者是具有民间性质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我国,会计准则由政府部门——财政部制定并发布实施。我们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时间不长,经验少,各地区经济发展又不平衡,由政府部门来组织推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是非常必要的。由我国财政部制定和推动会计准则的实施,并不意味着不考虑除政府部门之外的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信息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更是不同经济利益的协调,所以在制定会计准则过程中,我们注意吸收了各方面力量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成立了国内外会计准则咨询专家组,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征集各界对会计准则的意见。实践证明,我国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会计准则制定形式是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

2.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

第一,处理好会计国际协调与中国国情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国际资本流动速度的不断加快,国际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会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应当服务于这种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国际资本的融通和国际经济的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会计国际协调是客观要求。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吸引外资,而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将有利于吸引外资,这就要求中国的会计准则应当谋求与国际会计惯例尽可能协调。此外,中国作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一员,我们注意到力求使本国财务报告的所有重要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求得基本一致的必要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制定具体会计准则过程中,十分注意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注意吸收其中适用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形的理论、原则、程序和方法。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会计信息是服务于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等。所以,我们在制定具体会计准则时,必须考虑中国的现实经济环境及其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第二,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中国的会计制度改革和实践已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中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在目前中国经济转换时期,摒弃过去积累的经验,脱离现实经济发展求异求新是不恰当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中国正在朝规范的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这种因素。

第三,处理好选择性和可比性的关系。在考察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时,我们均发现在强调可比性的同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性。可比性作为一个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国际会计准则和各国会计准则追求的基本目标。但不同的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可能不同、管理水平也可能有差异,过分地强调可比性,有时反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以前,我国的会计制度比较注重可比性,现在允许有适度的选择性,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质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是有所提高。在制定具体会计准则时,我们仍然十分重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问题,一般不允许对同样的经济业务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但对于情况特殊暂时还不能做到这一点时,我们允许企业在基准方法和允许选用的方法之间进行选择。当然,在采用允许选择的方法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作必要的说明。

3.我国对会计国际协调的主张

会计国际协调问题由来已久,但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各国会计界一直在为寻求会计国际协调作不懈努力,取得了许多双边的、多边的、地区性的会计协调成果,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国际组织于1995年达成的一项旨在完成核心会计准则的协议。首先,我们十分赞赏并积极支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所作的努力。其次,我们支持区域的、双边的或多边的会计协调形式和途径,希望区域的、双边的、多边的会计协调为会计国际协调创造有利条件和积累经验。最后,中国会计界将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协调事业,在制定和实施中国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关注会计国际协调及国际会计准则和各国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与进展、并将注意吸收和借鉴国际会计的最新成果。

* 本文系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刘玉廷在“中国会计问题国际研讨会”(以下文简称研讨会)上的讲话。

标签:;  ;  ;  ;  

建立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_会计准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