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创建与开展论文_于宏静

浅谈幼儿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创建与开展论文_于宏静

摘要:近年来,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尊重幼儿,在开展教育活动中,也越来越认识到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发现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教学活动中一项重要的组织形式。那么合作探究式学习对幼儿能力的发展有怎样的促进作用、如何创建科学合理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如何开展和推进幼儿合作探究式学习?下面将从这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合作探究式学习、创建、开展

一、合作探究式学习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价值分析

1.增进幼儿沟通与合作,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社会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幼儿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并且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可见,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幼儿的合作能力是社会性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幼儿的区域活动还是集体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活动都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随着幼儿园新的幼教理念的提升,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地机会,让幼儿发展其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这与传统的幼儿教学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价值和意义,也更能引导幼儿与幼儿之间小组内相互的交流,相互促进与学习,最终实现所有幼儿的阶梯式进步。同时,促使教师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高效地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参与到合作式探究学习活动中,从而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针对性的为幼儿提供指导和支持,让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让每一名幼儿都能有独立的思考空间和学习过程,增进幼儿沟通与合作,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提升幼儿思维能力与和创新能力

幼儿的合作探究式学习,不仅表现在区域和集体教学活动中。还有一个环节更为重要,那就是最受幼儿喜爱的游戏环节,例如在我们开展的棋类规则游戏的过程中:很多规则游戏都是有玩法、规则和分组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要通过游戏来了解玩法和规则,还会自主的选择游戏场地、游戏方位、游戏伙伴,并积极展开交流、进行分工与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了教师的束缚,幼儿的整体学习游戏环境都显得更加轻松。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会更加的独立,会激发幼儿将自己所有的想法都勇敢的提出和表现出来。这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极大地拓宽了幼儿的思维方式,促进了幼儿独立性思维的养成。另外,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幼儿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同组队员为了达成相同的目标,会主动去分析棋局,比较方法,对比对手与自己的谋略,对于同组产生的不同思想与意见,或对方出现的错误观点,幼儿与幼儿之间会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无疑不是在促进他们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与发展。

3.提高幼儿对已有经验的认知,增进其认知体系的建构

每一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每一个探究小组中,每一名幼儿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幼儿在同一组中不断地相互交流与讨论,无论是表达者还是倾听者,都会在过程中受到其他幼儿的启发,从而逐渐转变自己的思维,朝着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前进,不断地提升对自己有经验的认知。同时,也会起到激发不同的幼儿经验与知识潜能的作用,让幼儿在小组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过程中,重新建构知识体系,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创建科学合理的合作探究式小组

1.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为幼儿合作小组的建立提供条件支持

首先,建立一支良好的合作小组团队是开展幼儿园合作探究式活动的有效基础与保障。要充分考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需要、年龄发展特点以及每一个幼儿的性格特点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其次,在小组团队的选择上,要充分尊重幼儿,放手让每一名幼儿都能自由选择同伴,确保同组内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促进组内的交流与合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小组构建之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必要时组内可选出小组长,同组内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自己对组内成员的了解,进行有效的分工,创设自己独特的小组内容。在整个筹建过程中,要让幼儿充分体验合作探究活动,感受合作探究式学习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2.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为幼儿合作探究式学习提供活动保障

小组建立后,在每次活动开展前,可引导幼儿自主制定适合本小组开展活动的“我的公约”,使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有章可循”,这个公约的制定应遵循“公平公正”、“民主商定”的原则,让每一名幼儿都积极参与,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激发每名幼儿的积极性,这样在实施过程中大家也更愿意去遵循,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秩序感提供有效支持。在实施过程中,也激发了同组成员之间的认同感,更提升了幼儿团队成员的归属感与责任心,有效地提高了团队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三、教师如何开展和推进幼儿合作探究式学习

1.精心设计,挖掘合作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内容

在组织活动时,需要教师对活动内容进行详细的筛查,了解幼儿对活动的兴趣点以及幼儿的认知水平,及时对活动进行有效甄别,确定哪些教育活动是可以合作探究的。教师要做到深入研究,并针对幼儿的活动状况,与幼儿展开积极讨论,从而确定合作探究的内容、方向、方式、方法以及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点以及发展水平。例如:在开展科学活动《玩管子》中,教师提供多种材料,如下水管、弯头、乒乓球、瓶盖、固体胶、拱形门、水、农田、“自来水厂”等材料。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先将场地内的材料摆放好,在导入环节,采用谈话聊天的方式,激发幼儿兴趣,设计这样的导语: “今天教室里摆了很多管子,你在哪里看到过这些管子?管子无处不在,那今天我们就和这个管子做游戏!”然后幼儿进行操作探索,教师鼓励幼儿探索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探索了解管子在生活中的运输作用。引导幼儿发现方法:一种是将管子平放在地上,用力将玩具推进去,玩具会出来;另一种是管子抬起来,不用力将玩具放进去,玩具也会出来。

随后,教师再加入弯头这一材料,将其摆放在管子侧面,幼儿再次分组探索用什么的方法可以让小球出来,讨论尝试将弯头与管子衔接起来,并对结果展开交流。最后,小朋友们形成小组,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后,尝试设计出合理化的管道运输路线,在不断的尝试与探究中找到合理方式,师幼共同验证,展示结果。

2.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提出全面化的评价

教师对活动的评价应考虑其全面和详细性与针对性,不经要对幼儿的探索合作学习过程进行精准评价,对于幼儿所得出的结果也应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合理化评价,要让幼儿听得懂、用得上,有效提升其学习经验,为下一步的探索性活动提供支持。同时,对于幼儿在探究合作中的行为表现,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幼儿的行为阶梯性进展,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要求不得过高或过低,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幼儿同组内的同伴,师幼的共同评价会为幼儿提供更好、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幼儿为主体的评价也更为真实,幼儿通过反思、评价可以得到进一步锻炼与提升。

总之,当幼儿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时,教师首先要为其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进行有效支持,同时,在日常活动中注重合作技能的养成,其次要完整的关注幼儿的学习探究过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在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指导性评价,促进幼儿发展。

参考文献:

[ 1] 杨芳霞.探索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 J ] .科学大众,2010 ( 10 ) .

[ 2 ] 王作浩.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J ] .新课程研究,2010 ( 3 ) .

[3]肖川.论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4]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论文作者:于宏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浅谈幼儿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创建与开展论文_于宏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