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S环境下基于智能代理的质量信息系统

CIMS环境下基于智能代理的质量信息系统

张宝情[1]2002年在《CIMS环境下基于智能代理的质量信息系统》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质量对制造企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对质量管理已经或将要提出更高要求,探求新的智能性、自主性质量管理方式已势在必行,顺应这一趋势,本文提出基于智能代理的质量信息系统。通过较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取得了下列成果:(1) 总结了产品质量对制造企业具有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实施基于智能代 理的质量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意义。(2) 建立了基于智能代理的质量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对分别完成其质量 计划制定、质量检测与管理、质量评价与控制、质量成本管理及质量综合信 息管理五大功能的五个Agent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设计,阐述了它们的运行机 制和优越性,说明了系统与CIMS其它功能子系统的信息集成。(3) 提出了基于智能代理的装配生产线在线质量监控的新方法。建立了基于多代理的装配生产线在线质量监控智能结构,设计了系统中各种代理的结构,分析了它们的功能,详细介绍了其中具有高度智能化并且对质量监控的自动化、智能性、实时性具有最重要作用的数据分析Agent和决策Agent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4) 对基于智能代理的装配生产线在线质量监控系统的关键功能进行了实现和仿真:对分析监控功能进行了编程实现和仿真;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系统的智能推理功能,确定了所用神经网络的具体结构,对智能推理功能进行了仿真及验证。

许华虎[2]2004年在《CIMS环境下基于WEB的分布式网络系统管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针对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框架,重点研究其支撑平台中的综合网络系统管理——CIMS环境下基于WEB的分布式网络系统管理的研究与开发,目的是在于为企业CIMS以及整个企业信息化提供网络平台及其网络资源的智能管理,同时该平台可以扩充应用到城市信息化、电子政务、教育信息化、邮政信息化、电信信息化、军事信息化等领域的网络平台管理。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863 CIMS项目《上海市CIMS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号为863-511-810-031)、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CIMS应用项目《SABS CIMS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号为971411002)及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项目《基于WEB的分布式智能网络系统管理的研究》(项目号为013A8)。本文是作者结合上述的实际课题,兼顾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从理论、方法、关键技术、自主版权软件开发、应用实践多个层面进行研究和工作总结。 本文从理论上,通过对信息平台及网络系统的研究以及应用现状,结合现代集成制造哲理以及相关方法与技术,阐明CIMS支撑平台网络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其发展趋势。根据CIMS支撑系统的要求,分析了CIMS环境下网络管理应用的现状,提出了ShuNetview的基于WEB、分布式、智能化的系统管理,确立了系统的设计思想。 本文在方法上,在基于WEB的网络系统管理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实现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智能代理、分布式、WEB等技术集成解决分布式智能的网络系统管理。利用智能代理及DCOM技术,给出分布式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在SNMP网络管理基本协议的基础上,扩展了其操作协议集及其MIB翻译器接口;在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上引入了基于产生式规则系统。 在软件开发上,我们强调自主版权以及产品的概念,以市场为导向,力求走出一条研究、开发、测试直至市场化的新路。 本文在应用实践上,确立了ShuNetview以OSI系统管理为框架,以通用的事实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SNMP为基础,在SABS的企业网络平台、上海大学计算中心网络环境中给以验证与应用。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用纸及代理技术应用在本系统,从而实现大型、异构的网络系统管理,那些不遵循标准协议的设备,管理站通过委托代理来实现管理;引入基于事件推理、基于规则推理管理,实现网络智能管理:利用W七b技术仪ML技术,从而实现网络系统的管理地理上和系统上的可移动性和平台的移植。 第四章:土要介绍了ShuNetview的系统体系结构、框架结构设计以及网络(拓扑)j报务模块的设计,授权服务模块的设计,用户服务模块的设计,资产服务模块的设计,软件分发服务模块的设计,病毒扫描模块的设计,端系统模块的设计。 第五章:ShuNetview是自主开发、具有独立版权的软件产品,是针对异构网络环境卜的企事业单位而专业设计的一套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软件。作为Shu系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意在组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中的一些重要功能,形成一个功能强大、运行独立、操作简便的产品软件。ShuNetview采用了业界流行的分布式对象计算技术;完全遵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支持数十种管理信息库MIB;应用了专用代理技术,充分实现了工作站平台和WINTEL平台系统的数十项指标实时监控;整合了网络安全的密码技术和授权、验证技术。它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拓扑管理,事什分析,性能统计,网络配置,系统安全,资产管理,病毒扫描,软件分发以及实用月__具,为CIMS_l_程的实现和系统维护提供可靠的网络平台。ShuNetview系统在企业及各部门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改进关键业务网络、系统、应用程序的管理,管理员可以从中央管理控制台或Web浏览器跨地域全面控制分布式网络和计算资源;自动化的管理任务和问题解决,通过在用户受到影响之前识别、关联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来改进资源的可用性: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全面的数据管理有助于信息技术服务人员为其所支持的用户保持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为管理W已b资源使用、性能和链路审计及监控提供有效的工具;可靠、一致的管理,该系统为分布式环境带来了企业管理解决方案以及通过一致的用户界面提供关键管理信息。 本论文的创新点有: l)将网络管理提升为系统管理; 2)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系统管理体系结构:包括信息模型/组织模型/通信模 型/功能模型; 3)将sNMP的协议操作进行创造性的扩展,如Get肠ee,Get几ble等; 4) ShuNetview具有原创及自主版权的软件产品; 5)基于web/X ML的分布式的网络管理系统; 6)利用委托代理技术实现不遵循标准协议的网络资源管理: 7)根据用户需求提出网络系统管理的九大模块,并已开发应用。

杨建华[3]2002年在《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敏捷企业动态建模研究》文中认为开发一个能适应未来变化、具有敏捷性与柔性、有利于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支持扩展企业业务协同与企业集成、支持可扩展的信息系统成功建设的制造企业模型是实现网络化制造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化制造的需求,提出了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敏捷企业基本框架与模型结构,将子整体(Holon)与整体结构(Holarchy)的概念、智能代理(Agent)技术、模型本体论方法、对象建模方法与企业组件建模方法运用于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敏捷企业建模,开发了基于UML的敏捷企业本体论与项目制造敏捷企业参考模型。具体内容如下: 1.结合我国国情及两个典型企业的具体情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化制造的体系结构框架,提出了网络化制造的敏捷性体系与敏捷企业的管理理念,分析网络化制造的需求,概括了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敏捷企业的关键特征。扩展了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敏捷企业SWOT战略分析方法,基于典型企业的分析提出了敏捷企业战略实施原则。 2.运用一般企业结构体系与方法论,建立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敏捷企业基本框架;提出了企业通过大规模配置虚拟企业而获得敏捷性的叁种可行模式:虚拟企业驱动价值链、基于虚拟产业群配置虚拟企业、项目驱动虚拟企业。针对典型企业的现状,结合世界级企业的经验,讨论了专业化虚拟企业驱动的大型敏捷企业的模式与建立原则,并指出这一模式应成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努力的方向。 3.提出了敏捷企业的模型层次结构,对诸模型进行了有重点的讨论。分析了企业协同业务框架与协同模式,讨论了基于多代理的层次型、分布式整体结构(Holarchy)的敏捷企业协同机制。 4.讨论了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敏捷企业建模中使用的子整体(Holon)与整体结构(Holarchy)的概念、智能代理(Agent)技术、企业本体论方法、UML对象建模与企业组件建模方法。基于典型企业的抽象,将企业组件建模中组件的范围扩展至业务层,定义了企业组件建模中业务组件的互操作抽象机制,提出了业务组件配置规则。 5.集成多种建模方法,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立了敏捷企业的本体论模型框架,开发了项目制造敏捷企业参考结构,并以此为例说明了敏捷企业过程视图模型、信息视图模型、资源视图模型与组织视图模型的建立过程及其关联。 在典型企业的CIMS工程实施中结合了有关的理论与方法,对整个价值链业务过程的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捧未[4]2004年在《基于敏捷制造模式的制造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敏捷制造作为21世纪的制造企业战略,是一种适合全球产品市场快速变化的新型制造模式。探索和研究敏捷制造模式下的信息系统,对于实现产品的敏捷柔性制造,促进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敏捷制造的哲理出发,在系统论述敏捷制造模式及其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敏捷制造系统的概念,敏捷制造信息系统的结构、建模和构建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首先,论文在分析敏捷制造的基本特征、敏捷制造企业的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敏捷制造系统的概念,建立了敏捷制造系统的功能结构,该结构主要由经营管理与决策支持分系统、工程分析与设计分系统、加工制造分系统、质量控制分系统、支撑平台分系统五部分有机组成,是研究敏捷制造信息系统的基础。 其次,通过深入分析敏捷制造企业对信息系统的要求,阐明了敏捷制造信息系统(AMIS)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并与传统的信息系统进行比较。在系统分析目前支持敏捷制造企业的信息基础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AMIS的体系结构。同时利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思想,提出AMIS的抽象层次结构,将其划分为资源层、功能层和流程层。 接着,研究了敏捷制造信息系统AMIS模型。根据敏捷制造联盟企业的特点,以及先进制造系统信息集成的观点,建立了敏捷制造信息系统AMIS模型,并按照敏捷制造信息系统的不同阶段划分描述了AMIS模型的建模过程。采用Multi-Agent的设计思想和目标驱动的过程建模方法,给出了AMIS的过程模型,同时研究了基于Multi-Agent的敏捷制造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建模方法。 另外,根据敏捷制造信息系统的敏捷性要求,给出了敏捷制造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并按层次关系将敏捷制造信息系统的重构划分为过程重构、功能重构和资源重构。考虑到资源重构是敏捷制造信息系统重构的基础,论文重点讨论了资源重构及其模型化。同时研究了基于XML和Web Services的敏捷制造信息系统敏捷性设计方法和集成方案。 最后,对敏捷制造信息系统的实施进行了研究。以某系统为对象研究了敏捷制造信息系统实施的整体框架,构建了具有开放、可扩展、可重用、异构兼容的敏捷信息服务平台与敏捷制造信息系统数据中心,以Web Services为核心实现了敏捷制造信息系统软件架构设计,提供了保障系统敏捷性的解决方案;围绕敏捷制造信息系统的结构架构,给出了基于敏捷制造模式的制造信息系统的研究对敏捷制造信息系统数据整合建设、数据交换建设、数据共享建设、数据资源建设等的具体实施过程。关键词:敏捷制造敏捷制造信息系统体系结构Multi一AgentWeb serviees

陶丹, 范玉顺, 许青松, 吴澄[5]2001年在《基于多代理系统的动态联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文中提出多代理系统研究相互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个体(智能代理)在分布式环境下的协调合作,其研究及成果为动态联盟企业信息系统的描述和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文章在分析多代理系统与动态联盟企业的共性基础上,提出利用代理技术构建支持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给出了系统结构和代理结构的详细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简单的联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张晓东, 柴跃廷, 任守榘[6]2000年在《敏捷供需链管理系统实现方案的探讨》文中提出敏捷供需链管理系统的实现 ,需要结合分布式对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本文讨论了这些技术在实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当达到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敏捷供需链管理系统实现框架 ,并进一步详细讨论了供需链计划与调度内核的实现方案 ;原有信息系统封装的实现方案 ,以及运用业务对象构件体系结构和对象数据库实现敏捷供需链管理系统执行系统的优化方案 ,并分析了实现过程所涉及的技术要点。

梁爱民[7]2004年在《大型信息系统柔性体系框架多簇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分布式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实施了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更为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控制和业务管理。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不断对信息化程度和业务覆盖范围提出新要求。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实现动态的集成高级业务日益迫切。但是由于整个信息化建设普遍很难实现统一的规划,而且各个系统的性质不同,系统应用散乱,各底层系统采用各自的参照技术标准和规范,造成各信息单位按部门划分功能,连通性和互操作性很差,大量的基础数据需各系统重复维护,导致重要的管理信息难以为其它系统及其管理人员及时利用,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如何利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重用遗留信息系统(legacy information systems),智能地提供即时实现高级服务和进行新业务快速展开,保护信息系统投资,对现有信息系统的体系框架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由于现有企业信息系统能够较好的处理个体领域知识,实现有限范围内控制和管理,因此重用现有信息资源,避免为新业务进行大规模投资开发具有极大的优势。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以铁路智能交通系统(RITS)的研究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簇理论的大型信息系统柔性体系框架。多簇理论由社会经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多代理系统(MAS)的结构和模型,从组织优化和功能提取方面探讨了资源重用的方式。多簇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多代理系统组成,类似于人类社会组织或企业结构,忽略多代理系统基于人类情感世界的BDI结构,进而着重研究面向资源共用,智能实现新业务的簇间协商、协调、协作理论,从而实现更具经济实践结构性的通用框架。本文通过引入合同网框架模型,为多代理系统设置了“把关人”概念,使各个簇能够动态交换各自的资源使用知识,达到以松耦合方式提供服务、综合利用对方能力的目的。在多簇协商机制中,“把关人”部分通过XML等标准自描述定义语言描述、传递本地知识,并赋予该知识以相应的可信度,合同网构件模型平台采用智能处理和建模,协调各作用簇的应用资源,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获得相关业务的即时业务模型,动态分解任务交付通用数据操纵平台,建立安全、可靠、兼容、开放的分布式业务应用。合同网构件模型平台基于知识内容,通过招标、投标、中标、失标等市场行为,实现及时(just-in-time)集成,协调业务整体行为和性能。因此由应用逻辑层向物理实现层的映射是动态的,智能的,即时而且具有相当的鲁棒性。 综上所述,多簇理论主要应用于分布式复杂大型系统的分析和构建。为了处理遗留信息系统重用和实现新业务功能的快速展开,需要从高层框架实现逻辑功能和物理功能之间的优化动态映射,为充分利用已有软件资源和无数遗留信息系统构建灵活有效的功能和应用提供自由而严谨的模式。multi-cluster理论面向企业组织的整体要求和相互联系,通过动态协商的方式,实现逻辑功能和物理实体之间的优化动态映射,实现“实时企业”和“智能市场”,在应用中更好的符合了实际要求。 多簇组织具有递归性和灵活性,不仅能够应用于各种规模的信息系统,而且作为一种高度提炼的方法论,对其它领域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袁锋[8]2005年在《基于资源优化的制造过程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世界各国制造业都面临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和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了赢得市场和客户,现代制造业正在努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实施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提出了多种制造模式,每种制造模式都十分强调制造过程模型。实际上制造过程模型是过程建模、过程分析、过程重组和过程管理的核心技术。 对制造过程模型的研究可以从多个方向来开展工作。目前已经提出了许多制造系统的企业建模集成体系结构,这些体系结构中都建立了由过程视图和其他多个关联视图所组成的多视图模型。在过程视图也有了事件驱动过程链或工作流方法等各种制造过程建模方法。通过集成一些过程仿真分析工具,还可以对制造过程模型进行优化和重组,使得制造过程的各项性能指标得到提高。最后开发软件系统以支持这些优化的制造过程模型,使用工作流管理系统来实例化运行。 本文围绕制造过程模型这一核心技术,在上述制造过程模型的多个研究方向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基于制造企业建模和业务过程工程,提出了集成制造过程建模体系结构IMPM。IMPM主要专注于制造过程视图模型,其他多个关联的视图模型只是作为辅助的支持。在IMPM中,通过增加对象重构性维,全面引入面向对象技术和面向重构技术。IMPM采用UML业务建模,对UML元模型进行了扩展,用元对象设施MOF定义新的业务建模元素,用对象约束语言OCL来限定扩展业务建模元素的语义。IMPM使用这些新的业务建模元素对各个视图进行业务建模,从而为制造过程建模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IMPM在过程视图模型中,提出了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过程链oEPC。oEPC使用IMPM中扩展的形式化业务建模元素,松散地基于Petri网的并发执行语义,采用多种复杂的过程逻辑控制节点,实现对实际制造过程进行业务过程建模。由于oEPC基于形式化语言,因此oEPC过程模型可以被各种UML建模工具所理解,可以映射到其他建模工具或编程语言中。 (3)oEPC过程模型通常描述的是制造系统当前的业务流程,需要对这些制造过程模型进行分析和优化。通过建立面向对象的制造过程仿真工具,能够模拟oEPC制造过程模型的实例运行,生成制造过程仿真数据。通过分析仿真数据来改进过程方案,实现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 (4)在优化分析的制造过程模型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可重构制造管理系统RMES的子系统制造过程管理系统MPMS。MPMS基于Windows DNA的多层体系结构,采用基于组件开发模式和XML网络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提高了制造数据的可重用性和多

裘炅[9]2004年在《MC-PDM与ERP集成环境下设计流程分布式协同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批量定制技术是现代制造的一种重要主导模式,与批量生产模式相适应的PDM技术,理所当然地迫切需要发展到大批量定制生产模式下的MC-PDM技术,PDM与ERP的集成环境也过渡到MC-PDM与ERP的集成环境,在该集成环境下为适应大批量定制的需要,要求集成设计流程,并进行协同管理,以实现快速客户定制、产品成组及合理分类、缩短设计和生产的周期及成本等需求。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技术为企业的定制设计过程提供了技术使能,而构建支持协同的设计流程集成及访问控制,则是协同设计集成系统的基础。 本文结合国家“八六叁”高技术发展项目“面向大批量定制的协同商务和集成设计系统”(项目编号:2001AA412010)及浙江省重大攻关项目“大批量定制的产品配置管理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电梯制造业中的应用” (项目编号:021101279)支持下,对支持协同的设计流程集成和访问控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从协同流程集成、协同图档管理、协同项目管理、协同资源访问控制和协同流程访问控制等方面构筑了支持协同的设计流程集成系统,并且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和多家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企业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有: 第一章从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协同设计、协同产品定义管理及协同产品商务四方面阐述了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技术及其在设计方面的应用。在重点综述目前协同产品开发以及协同设计访问控制相关研究现状后,总结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协同设计流程及访问控制管理框架。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建立了支持协同的产品开发流程建模与管理框架,将协同流程集成的相关内容(项目管理、产品BOM、组织、产品设计、配置设计、资源、商务业务过程等)分成四类:静态资源、应用系统、流程和知识,来构造协同流程的活动。将活动间的控制分基本型、发散型和聚集型叁类进行了详细描述。定义活动与控制之间、资源之间的关系,用来分析工作流的执行状态,并给出活动、控制和关系的形式化描述和图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过程集成的工作流管理扩展模型。 第叁章提出了协同图档流程管理的模型,分析了协同图档流程的相关性操作和流程管理模式。协同图档流程管理是协同设计、文件管理、设计流程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通过定义图档文件集、文件关系和协同图档操作以及描述图档文件类型、图档文件版本,说明了协同图档流程模型;通过文件类型识别、协同图档文件操作规则和协同图档流程处理描述了协同图档流程的管理模式。 第四章提出了协同设计项目变更流程管理模型,分析了项目变更的处理过程。分析了当前分布式企业联盟的工程变更管理的不足,提出了企业联盟的协同设计项目管理框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企业联盟工程变更集成模型,结合分布式产品数据管理定义了工程变更在BOM、项目管理、工作流管理中的相关信息,形式化描述了分散式资源的集成和企业间流程的集成过程。实现了资源优化的工作流集成和对冲突资源集的检测,并通过重组变更流程来达到变更处理的高效性。 第五章提出了应用特征码的基于角色的设计资源访问控制实现方案,用特征码表示角色、权限,特征码的合成即角色导出信息来表示角色间的继承关系。方案提供了角色授权、摘要角色继承、设计资源存取授权等方面的安全管理,考虑了系统动态变化时的处理方法,并扩展了对角色私有权限及多角色同时控制数据存取等情况的处理。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基于角色的RBAC管理模型,给出了角色管理域的概念,每个角色可在其管理域范围内进行各种角色管理活动,有效实现了RBAC的分布式管理。为确保角色间的约束关系,模型中定义了一系列在进行角色管理活动时应满足的规则并对角色继承关系、用户一角色指派关系及角色一权限指派关系的管理进行了描述。 第六章提出了应用角色访问控制的协同流程授权模型,分析了协同设计流程的执行过程。构造了一个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协同设计工作流动态授权模型,模型形式化地描述了角色、用户、权限、任务单元、授权策略、授权约束等实体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提出将授权约束分为需求角色约束、需求用户约束、拒绝角色约束及拒绝用户约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授权约束的冲突检测规则。模型实现了授权流与工作流的同步,并通过授权约束的冲突检测确保了工作流的有效执行。 第七章以本文建立的支持协同的设计流程集成及访问控制为基础,开发了基于角色的协同设计流程集成系统,实现了协同工作流执行的监控、基于角色的工作流授权、个人工作流工作台、基于xML的流程处理和应用xACML的翔L工作流控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第八章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关键词:大批量定制;协同设计;工作流;流程集成;流程建模;协同图档流程;项目管 理;工程变更;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约束;权责分离.11.

李葳[10]2004年在《面向服务架构的应用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企业应用集成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包括相关技术和相关产品的概况和特点,得出现有的应用集成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根据对这些问题分析,文章提出了企业应用集成的需求,以及企业应用集成平台的总体功能目标和整体性能目标。在这些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深入探究传统架构方案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应用集成的架构产生的新影响,提出了一套面向服务架构的企业应用集成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通过基于代理的方式在DCOM多层分布式环境下的代理支持分布式企业应用的集成,这种实现方式使系统能够较好地支持组件扩展模式和Web访问方式。同时,平台通过提供SOAP入口实现企业间的商业服务调用,以此支持了Web Service的集成模式;平台提供界面重构机制,通过生成的界面实现企业内部企业服务的调用,支持了界面的集成。本文还重点对解决方案中的几个主要支撑模块(商业服务管理、企业服务管理、代理管理、工作流、代理)的设计,特别对难点和关键的设计思想,及其实现的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说明。同时,提出了一些进行平台综合配置管理的设计思想。本课题的研究还实现了企业应用集成平台的原型系统,并将原形系统的运用,完成两个具体项目的需求,以此来验证本文提出的系统框架和实现策略的可行性。整个平台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遵循软件工程的开发思想和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本文最后展望了本课题的发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 CIMS环境下基于智能代理的质量信息系统[D]. 张宝情. 重庆大学. 2002

[2]. CIMS环境下基于WEB的分布式网络系统管理的研究[D]. 许华虎. 上海大学. 2004

[3].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敏捷企业动态建模研究[D]. 杨建华. 南京理工大学. 2002

[4]. 基于敏捷制造模式的制造信息系统的研究[D]. 赵捧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4

[5].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动态联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J]. 陶丹, 范玉顺, 许青松, 吴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

[6]. 敏捷供需链管理系统实现方案的探讨[J]. 张晓东, 柴跃廷, 任守榘.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000

[7]. 大型信息系统柔性体系框架多簇理论研究[D]. 梁爱民.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4

[8]. 基于资源优化的制造过程建模与仿真研究[D]. 袁锋. 东北大学. 2005

[9]. MC-PDM与ERP集成环境下设计流程分布式协同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D]. 裘炅. 浙江大学. 2004

[10]. 面向服务架构的应用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 李葳.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CIMS环境下基于智能代理的质量信息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