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亲子关系研究_亲子关系论文

亲子关系研究浅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亲子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亲子关系内涵的界定

家庭是人类生活中最主要的一种基本社会群体,多为有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的成员所组成。它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儿童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容易接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时期。而家庭中父母亲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又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核心,所以研究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对于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而提高家教水平的重要意义已早为人所共识。当前国内外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的专家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采用各种方法对亲子关系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研究。

所谓亲子关系,一般认为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近来有人将其界定为“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以抚养、教养、赡养为基本内容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这一界定排除了非血缘关系的养父母、继父母的亲子关系,同时也排除了虽有血缘关系但未共同生活担负抚养、教养、赡养等义务的亲子关系。毫无疑问,这样来界定亲子关系对于亲子关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不过这一解释对于亲子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亲子之间的双维活动、双向原则的内涵表现得不够明显。“抚养、教养、赡养”等只说明了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当前亲子关系的研究多属于此),而子女对父母行为的影响则不够清楚、突出。可否将亲子关系理解为“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这样既可以排除非血缘关系的亲子关系,有血缘关系而未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亲子关系,又突出了亲子关系中的双维双向原则和亲子之间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为亲子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较为明显的研究内容、范围和方法。但如何更科学地界定亲子关系,还需要从理论上、从儿童发展的实践中进行深入探讨。

二、有关亲子关系的研究

关于亲子关系的理论研究,国外许多心理学家都早已作了探讨,如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生态学、人本主义理论等在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中都强调儿童与双亲之间的关系是早期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中心部份。美国心理学家西尔斯(R·R·Sears)明确指出:“儿童的发展与其说是在个体心理范围内产生的单一行为体系。不如说是在亲子相互关系的双维行为体系中发生的。”墨森(P·H·Massen)也强调父母和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亲子关系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发展为两个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儿童对这种相互作用起作用,正象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对这种相互作用起作用一样”。“父母和儿童都为他们相互作用的关系带来了一些特色。例如:过度活动的儿童有身体好动的历史,行为控制力差,要问的问题多,游戏时较少依从别人。而他们的母亲比正常儿童的母亲有更多的指令性和否定性。母亲行为的这些差别,也许是儿童最初倾向于多动引起的,而儿童的行为又反过来受母亲反应的影响”……。这些理论对我们现在的研究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近年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传统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的观念与实践发生了一系列变革,激励着有关研究者深入探讨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但我国对亲子关系的研究仅停留在某些方面,而且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内容的单向性。只着重探讨家长对子女的影响,忽略了儿童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研究方法存在单一化倾向,许多研究都以问卷调查为主,很少深入到家庭,深入到亲子交往的实际中去观察、实验,缺少行为变量的研究。虽然如此,仍有一些研究在理论探讨和实际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取得一定成效。

三、关于亲子关系的模式结构

对亲子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既要有明确的亲子关系的界定,还必须有相应的模式结构。王坚红曾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提出了六种模式结构。

第一类,非相互作用型。这是亲子关系研究中最为简单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六类,家庭与外界交互作用型。将家庭这个分析单元置入更大的社会环境体系中,强调外部系统(社会制度、社会意识、社会文化传统、亲属、朋友、社会组织……)与家庭的相互作用:

以上各种结构模式,目前大多仍停留在抽象概括的层次上,尚不能在实际研究中采用。国内外的研究者,主要是运用第三类模式,研究儿童生活中父母的教育作用以及儿童对父母教养行为的反作用。我们认为,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应结合所要研究的变量内容,根据所具备的客观条件,选择适宜模式。同时还应从发展变化的观点出发,使模式适应于亲子关系这一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同时还可制定更多的模式结构来适应实际研究的需要。

四、亲子关系对儿童影响的研究

国外关于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问题研究已取得一些成绩,这些研究对家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儿童影响的研究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多,都肯定和强调了儿童个性发展及特征与父母教养态度关系很大。如日本学者诧摩武俊原关于双亲的教养态度与儿童的个性方面的研究,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双亲如果采取保护的、非干涉性的、合理的、民族宽容的态度,儿童就显得有独立性、积极性、态度友好、情绪安定等性格特征;双亲如果采取拒绝的、干涉的、溺爱的、独裁的、支配的、压迫的态度,儿童就显示出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性、反抗性、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特征。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等人进行的母亲养育态度与儿童个性关系的研究与诧摩武俊原结论非常吻合。

(2)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影响的研究

鲍姆林德(D·Baumrind)曾研究过权威型、 专制型和纵容型三种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权威型的父母十分温和,对待儿童真心诚意,母子之间有良好的交往,父母对孩子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儿童有符合他们年龄的成熟行为,他们既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又坚持自己的合理要求。此种教育方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有独立性、自信、知足、爱探索、能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自我肯定;专制型的父母在使用理性的控制方面较差,强制较多,对孩子的慈爱、温暖较少,有些家长滥用职权,不鼓励儿童与父母不同的看法。此种教育方式下的儿童有中等程度的能力、自信和自我控制力。相对来说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纵容型的父母是随随便便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没有要求,奖惩不明、不训练孩子的独立和自力精神,家庭管理不好。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有高度的依赖性,自我控制力最差,遇到新奇的事物或紧张的事情会退缩。鲍姆林德的结论也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工作者的认同。

(3)父母职业对儿童影响的研究

父母的职业类别,往往预示着不同的工作条件、升迁机会、社会地位和家庭的物质生活,所有这些又与他们的自尊、身份感、安全感、抱负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转而影响到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和行为方式,并通过与女子的交往及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个性发展(见下表)

父母职业与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

(日·村山良子)

父母职业儿童个性

1、专门性职业 反省性、外向性、友人多、不合群、协同性、

钻研性、顺从性、意志力、虚荣心、责任感

2、无职业 神经质、不健康、内向性、友人少、好读书、

协同性、亲切、决断力

3、事务性职业 外向性、人际关系良好、合群、做事慢、空

想、自私、顺从性

4、商业神经质、不健康、反省性、内向性、友人多、

喜欢群集、虚荣心、空想、自私、见异思迁、

依赖、意志薄弱

5、技术性职业 轻微神经质、外向性、人际关系不良、不合

群、无协同性、不亲切、嫉妒、依赖、无责

任感

6、半技术性职 人际关系恶劣、嫉妒、不亲切、无责任感

以上是从亲子关系的不同侧面所进行的父母亲对子女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虽然不能全面说明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是却已清楚表明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以及亲子关系对孩子教育的重要作用

五、亲子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已不容置疑,因而亲子关系的研究也势在必行。我国虽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但研究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如何进行研究,我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

第一,亲子关系的界定是研究的依据。如果我们将亲子关系界定为“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则应将亲子关系研究的对象,确定为有血缘关系的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亲子关系,而不是非血缘关系的亲子关系,有血缘关系而未生活在一起的亲子关系。

第二,亲子关系的研究应根据双向双维原则,单向性的研究是很难说明亲子关系的。

第三,根据亲子关系研究模式结构的复杂性、变量不易控制的特点,对亲子关系的研究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从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综合的结论。

第四,亲子关系贯穿于人的一生,但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以儿童期为例,亲子关系在儿童早期与儿童晚期就表现不同。因此,应根据亲子关系的动态过程采取不同模式、不同方法进行研究。

第五、亲子关系是家庭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家庭关系的特点、性质在亲子关系上都得到充分反映。亲子关系和其他家庭关系一样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同的社会形态、民族文化传统,不同的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的父母、子女构成的亲子关系是不同的。

总之,亲子关系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课题。国外虽有许多研究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明确,也有许多困难亟待克服,需要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创设一些研究方法,使亲子关系的研究得以发展,为提高我国家庭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标签:;  ;  ;  ;  ;  ;  

论亲子关系研究_亲子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