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论文_杨丽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白银 730900)

【摘要】目的:针对肿瘤科护理风险事件形成的诱因进行详细地分析,且提出有关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肿瘤科出现的50例护理风险事件。就其原因展开分析,且提出了预防措施。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在肿瘤内科的比例为34%的化疗药物过敏、24%的医院感染、22%的跌倒、16%的静脉血栓、2%的自杀。对比各个种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需要关注肿瘤科的护理风险,且采用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以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提升肿瘤科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肿瘤内科;风险事件;防范措施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002-01

引言:肿瘤科的大多数病人都被诊断为恶性肿瘤。由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肿瘤科住院患者的病情也更加复杂化,相关护理工作越来越繁重。因此,有必要提高癌症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现阶段,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是临床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于一些不确定因素或者突发因素导致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处理、管理,对于给家属和患者带来的风险伤害给予一定的评价,尽量减少安全风险事件,减少经济损失。肿瘤科作为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主要从事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以及外科肿瘤的放射治疗。由于疾病病因、致病因素、治疗方式、疾病发展迅速等因素给肿瘤科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存在重大的护理风险。该文通过总结本院肿瘤科临床护理遇到的风险问题,并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法,提高患者的护理风险意识,为加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材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法回顾分析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肿瘤科出现了50次护理风险性事件。其中男性28人,年龄30-70岁,女性22人,年龄28-65岁。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内部肿瘤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护理风险原因主要有:(1)肿瘤科所收治的患者多数在疾病方面具备特殊性,如果不针对性对待很容易发生护理差错事件。肿瘤科患者的病情差异也比较大,不同疾病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治疗医护服务,护理人员在疾病掌握情况较差时便会导致护理服务的不及时、差错性服务等;(2)因为疾病的困扰,大多数患者都存在复杂的心理状态。另外,疾病和相关医护工作而言,患者往往缺乏充足的了解,不愿意配合护理工作,从而导致医护矛盾的发生,引发不良事件;(3)护理和护理管理方面的原因。临床护理工作繁重,患者数量较多、护理工作开展频率较高,从而很容易发生差错事件。另外,肿瘤科护理人员无法及时和患者家属有效沟通,导致医患、护患之间的配合程度较低,从而引发多种矛盾事件。

肿瘤内科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为:①三级质控网络:采用一级责任护士自控、二级护理组长督导、三级护士长监控的三级质控模式。②识别护理风险,建立风险预案:药物事故、患者身份鉴定、患者跌倒、感染控制、医疗记录数据、医疗仪器故障等。③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科内建立非处罚性不良事件呈报制度,通过医院信息网页交流风险信息,分享经验、吸取教训,及时纠正行为偏差。④实行层级管理:根据护理工作者的学历、职务、临床经验的不同,制定如不同培训计划,进行分组培训,同时提升各级护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质控水平。

1.3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22.0软件就数据展开分析以及处理。测量数据表示为(平均标准差)和t检验。计数数据表示为(n,%)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对本院的肿瘤内科护理各种类型风险事件统计并对比如下表所示,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肿瘤内科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统计对照表

肿瘤科有许多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我院80例癌症患者进行了研究。主要危险事件包括药物过敏、院内感染、静脉血栓和自杀。

化学药物过敏:本研究发现化疗风险在内科化疗药物过敏数为17例。化疗药物过敏的主要原因是护士的责任缺失和用药不规范。防范措施:①在首先需要对病人的每一项指标进行检查,例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肾功能等,与此同时,还应该将有关的急救药物以及器具准备好[2]。②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第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在本研究中,化学药物过敏患者的过敏反应在相应治疗后得到缓解。

医院感染:造成这种风险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无菌操作的保障,主要表现为导管护理和维护不足,或其他导致患者免疫耐受下降的原因[3]。为了有效避免患者感染的风险:①患者穿刺置管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②穿刺后,每日更换敷料及纱布敷料一次,每周更换透明敷料及肝素帽一次,每十天更换正压接头一次,如有出血或污染需及时更换。③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并注意患者的整体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发热、发冷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在本研究中,医院感染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后,及时得到治疗[1]。

跌倒坠床:肿瘤科病人常伴有体质下降。如果他们离开床太快,或者在其他特殊情况下,他们很容易因为身体疲惫而摔倒。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护士需要更多地关注病人的行为。对于有特殊需要的患者,需要提供适当的扶手或医疗器械,帮助患者生存,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静脉血栓:从该研究中可以看出,出现静脉血栓的关键诱因是:患者血液高度凝结;肿瘤细胞和化学物质损害血管内层;造成导管将血管内膜损伤[4];由于患者自主活动时间的减少,血流速度较慢;因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或周围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患者随机活动受限,导致血瘀[2]。有关的防范措施:①合理使用抗凝剂可有效预防和减少长期导管致血栓形成。②指导病人正常行走防止卧床休息,压迫至管侧肢。③帮助可能出现血栓的患者抬起侧肢,并指导他们握紧拳头。要想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四肢需要高出心脏水平30厘米左右。④在溶栓抗凝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皮肤、粘膜、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

自杀: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护士对病人情况的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护士和病人之间缺乏沟通,缺乏对病人可能的想法的注意,造成患者缺乏对疾病的理解,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自杀倾向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护士要有耐心和细心的态度,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多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多启迪。另外,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为病人提供充分的照顾,避免危险。同时,还应优先考虑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做好交接工作,建立早期预警档案,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说明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可以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金娜[3]对肿瘤内科风险管理应用情况的研究显示,通过风险管理的运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也符合本文的研究结果。俞新燕等人[4]研究表明,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中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4%,对照组为10%。这也与该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了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亦有多项研究表明,在多科室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对护理工作者护理安全情况有明显改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结束语:总之,肿瘤科存在着许多容易发生的风险问题。护士应该更加关注这些风险问题,并注意这些风险问题的原因。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可以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护理工作者护理安全情况有明显改善,降低患者投诉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忠武.肿瘤内科化疗药物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3):201-203.

[2]李娜,张红娣.肿瘤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及护理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5):93-93.

[3]金娜.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2):161-161.

[4]俞新燕,许佳兰,华于琴.探析腹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风险因素与预防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4):82-83.

论文作者:杨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论文_杨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