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产业概论_国民经济论文

中国信息产业概论_国民经济论文

我国信息产业概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说论文,信息产业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信息产业的内涵

信息产业是经济理论界对国民经济进行分类所采用的专门术语。它是从传统产业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兴产业。有的学者称之为第四产业,它代表着新一代的生产力。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信息学家马克.波拉特等人撰写的《信息经济》一书,提出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四产业划分法”,即划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并采用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的提法。与信息这一术语一样,信息产业至今没有公认的科学的定义。各家说法不一,产业内部的分类又有许多交叉和渗透,但基本看法还是一致的。一般认为,狭义的定义为:信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广义的定义为:除包括上述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外,还包括信息传输业。也可以这样说:信息产业是指一切与信息生产、流通、利用有关的产业,不仅包括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还包括了与信息相关的科研、教育、新闻、广告、金融等部门,由于它拥有工业产业的特征,又有服务产业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并将大大地推动全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国际现状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范围的激烈的经济竞争导致世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发生了,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崭新的信息经济转变。

信息产业目前已成为国家产业结构中的优势产业,这种优势体现在信息产业的内涵已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智力和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化。美国在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美国最先认识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资料说,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而传统支柱产业建筑业为14%,汽车业为4%,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推动美国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美国率先步入知识经济,其它西方发达国家也接踵而至,竞相加大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投入。日本在1996年度的研究与开发投资达15亿日元。占GDP的3.1%,欧盟1995年3月在“西方七国集团信息社会部长级会议”上,提出建立“全球信息社会”。亚洲国家更是不甘落后。韩国提出了建设“头脑强国”和“瞄准2012”的口号。其内容是在2010年把韩国建成知识信息国家;马来西亚计划建设“多媒体超级走廊”;新加坡则提出建设“一号网”和“智慧岛”。总之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全世界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2.2 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邓小平同志早在1984年就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总书记也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是国民经济的加速器和倍增器,并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把推进信息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程度显著提高”列为“九五计划”的一项重要目标,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要“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在这一系列战略方针指引下,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虽然我国信息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就总体水平而言,我国的信息产业基础仍很薄弱,手段落后,信息服务业基本上是传统式的人工操作,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根据90年代初的统计数字,我国信息产业仅占世界总产值的0.3%左右,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如果我们深入考察一下,就会发现,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很低,社会信息化意识较差,尚未形成有效的信息市场,信息供求矛盾还很尖锐。

2.3 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际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大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同时,我国的经济基础较为落后,所以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在表面的乐观下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表现为:(1)发展资金不足,缺乏投资力度。这是影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国家对信息产业的投资缺乏,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未给予信息企业以有力支持,从而失去发展能力,最后被市场竞争所淘汰。(2)人才缺乏。主要是缺乏大量的信息技术研制和开发的优秀科研人才,信息产业各个领域技术人才的流失,使信息产业丧失了领先机会。(3)产业发展不稳定,地区发展不平衡。(4)信息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参与世界信息产业的竞争。(5)我国信息市场的发展还不完善,缺乏统一管理,且法制建设滞后,使信息产业缺乏应有的保护。

3 我国信息产业的未来

3.1 “十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

信息产业部部长吕新奎在第16届世界计算机大会上表示,在未来5年内,中国信息产业仍可保持3倍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5%左右。吕新奎指出,“十五”期间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是:(1)抓紧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继续建设完善以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为基础的光传输网,大力发展以IP为基础的宽带高速互联网,积极开发各种层次、系统、种类的信息资源,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2)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进一步提高信息化装备能力,积极引导和推进数字技术的应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3)大力推进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应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等,实施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

3.2 我国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产业的发展已使世界各国间的信息交流更为频繁和迅速。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而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主要围绕着INTERNET而展开,相关的网络产品和网络技术的开发、生产,将成为21世纪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也将是未来世界经济的热点和主导。世界未来信息产业的走向决定了中国未来信息产业的潮流。未来中国将是一个以信息产业为龙头、与大工业并行发展的国家,信息产业将以INTERNET为核心展开、扩展并与其它产业融合。所有这些发展,必然也会使电信、银行、工业、农业、教育等行业同信息产业联系起来,形成以信息产业为“服务器”、各部门行业为“客户终端”的网状结构。这将是信息产业的最终结果。

3.3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原则

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发展信息产业应与国民经济发展宏观规划相适应;发展信息产业应具有超前意识;发展信息产业应面向未来;发展信息产业应走向法制化。只有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我国信息产业才能稳步、快速地发展,才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3.4 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策略与建议

在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制定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加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脉络贯通的网络;壮大信息市场,加强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加大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投入;提高信息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着力培养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人才;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标签:;  ;  ;  ;  ;  ;  

中国信息产业概论_国民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