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羊水异常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及对应措施论文_谭源源

谭源源

衡南县人民医院东院 湖南衡阳 421131

【摘 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羊水异常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及对应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前往我院分娩的200例妊娠合并羊水异常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20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并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0%,而同期对照组为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羊水异常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更高,给予妊娠合并羊水异常者给予人工破膜引产、保胎治疗、终止妊娠等措施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孕妇分娩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妊娠;羊水异常;新生儿窒息;相关性;对应措施

羊水异常主要是指孕妇在妊娠的任何时间段羊水数量≥2000ml或<300ml两种情形,前者被临床称之为羊水过多症(hydramnios),而后者则被叫做羊水过少症(oligohydramnios),二者均可引起妊娠或分娩异常情形发生[1]。新生儿窒息(asphyxia neonatorum)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主要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诉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同时也是导致新生儿致残或致死的重要诱因[2]。如何降低新生儿窒息成为临床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目前临床针对新生儿窒息的诱发因素所开展的研究较多,但是在羊水异常与新生儿窒息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则鲜少涉及,致使该领域存在着较大的空白之处。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妊娠合并羊水异常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展开深入分析并就此提出应对性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前往我院分娩的200例妊娠合并羊水异常孕妇作为研究组,年龄22岁~40岁,平均年龄(31.5±1.5)岁;孕周32周~37周,平均孕周(35.5±1.0)周;羊水异常类型:羊水过多症38例、羊水过少症162例。另选同期20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0岁~42岁,平均年龄(32.0±1.0)岁;孕周30周~38周,平均孕周(35.0±1.5)周.两组孕妇性别、年龄、孕周,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分组比对的可行性。

1.2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分娩资料并对其中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依据所得相关性结果提出预防或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应对措施。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选取的观察指标为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其严重程度采用阿普加评分(Apgar评分)量表分别于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10min予以测定,包括肤色(Appearance)、脉搏(Pulse)、对刺激的反应(Grimace)、肌张力(Activity)、呼吸(Respiration)五个维度,Apgar评分0分~3分为重度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4分~7分为轻度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8分~10分为无窒息[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0%,而同期对照组为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3.1妊娠合并羊水异常与新生儿窒息相关性

新生儿窒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则有可能引起新生儿大脑缺血缺氧,致使其智力、情绪、活动能力、行为能力发育异常,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脑瘫情形,对新生儿身心发育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当前医学界针对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开展的研究日益深入,如周玲玲[4](2015)在其临床研究中指出,该院分娩活产新生儿1749例,新生儿窒息者80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57%,而诱发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则包括母体因素、分娩因素、胎儿因素三方面内容,尤其是高龄孕产妇、早产儿、脐带异常及羊水异常等因素属于高危因素,更是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使得临床对于孕妇妊娠期间的羊水异常与新生儿窒息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而本次研究通过分组比对的方式对妊娠合并羊水异常孕妇以及正常孕妇分娩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发现妊娠合并羊水异常孕妇分娩后轻度窒息16例、重度窒息4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0%,而同期正常妊娠孕妇分娩后轻度窒息6例、未出现重度窒息,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二者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既有报道及本次研究结果最终可以认定,妊娠合并羊水异常与新生儿窒息具有直接关联性,无论是羊水过多症还是羊水过少症均可引发新生儿窒息,必须予以妥善处理方可保证胎儿健康发育,提高孕妇分娩质量。

3.2妊娠合并羊水异常处置措施

针对妊娠合并羊水异常的处置措施,需要根据孕妇孕周、是否合并胎儿畸形实施针对性的处置措施,如:羊水过多症/羊水过少症且胎儿已经发生发育畸形者,应及时采取高位破膜引产的措施终止妊娠,破膜前应做好意外情形的处置预案,同时破膜时应促使羊水缓慢流出孕妇体外,防止腹压骤降所致的胎盘早剥情况发生[5]。而如果未合并胎儿畸形者一般破膜后数小时内即可引起宫缩或自然分娩。如果破膜后超过12h仍然未分娩则应及时给予抗菌素以及催产素注射推动孕妇分娩进程,分娩后立即给予缩宫剂注射以防止产后出血。孕周数不足的患者则可采取保胎治疗,常用的手段为服用中药方剂,方药成分:茯苓皮25g、黄芩、白术、兔丝子各20g、泽泻15g、桂枝9g,水煎成剂后温服。当孕妇症状得到逐步改善且无胎儿畸形时,也可以采取人工破膜引产的方式予以处理,羊水过少且妊娠足月者应及时终止妊娠,采取剖宫产术实施分娩。尤其是宫内窘迫现象发生时,临床必须立即结束分娩。不论采取哪种处置措施,均需要做好应急预案,以保证孕妇分娩或引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降低医疗事故发生几率,以满足妊娠合并羊水异常患者临床治疗需求,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临床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羊水异常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更高,给予妊娠合并羊水异常者人工破膜引产、保胎治疗、终止妊娠等措施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孕妇分娩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石增晔.围生期高危因素与新生儿窒息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10(04):52-53.

[2]王文丽.150例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15,11(09):1386-1388.

[3]鲁静.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和抢救体会[J].当代医学,2015,12(04):17-18.

[4]周玲玲.新生儿窒息与产科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5(11):2137.

[5]章敏姬,王双燕,卞咏梅.胎儿窘迫与新生儿产时窒息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3,14(06):313-315.

论文作者:谭源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妊娠合并羊水异常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及对应措施论文_谭源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