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装置在汽车电路中的安装与运用论文_李鹏,张双丰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 071000)

摘要:随着电子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对于自动控制装置有了更高的要求。唯有掌握好自动控制的电子技术,才可以让用户的用车体验得到极大的满足。文章中笔者以汽车蓄电池电解液位过低报警装置、汽车照明昏暗自主发光及自动延时控制装置为例介绍了其安装及运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动控制装置;汽车电路;安装及运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发展,对汽车的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汽车自动控制装置的性能要求。现阶段,汽车自动控制装置早已有了非常高的水水准,其性能早已满足驾驶人员的基本需要。然而,关于汽车自动控制装置的安装及运用还需深入的分析。文中主要对汽车蓄电池电解液位过低自动报警装置、汽车照明昏暗自主发光及自动延时控制装置的控制技术进行了陈述,以供参考。

一、汽车蓄电池电解液位过低自动报警装置

蓄电池是汽车的重要电源系统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汽车保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事项。汽车在运行时,尤其是电解液添加的时间不恰当,会严重影响蓄电池的电容量,进而影响车辆的行驶可靠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安装汽车蓄电池电解液自动预警控制装置,从而增强汽车的行驶可靠性。

(一)技术背景

蓄电池是汽车发动机启动的源动力,如果电池的维护不正确极易缩减电池的使用期限,从而导致各种故障的发生,进而增加车辆行驶的危险性。如果不能准确掌握电解液的液面高度,会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性,然而频繁的拆卸检测,会带来非常繁重的工作量,同时也会影响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安装蓄电池液面自动报警装置,当电解液液面低于预警位置时,警示灯会亮起,提示车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电池因电解液液量过低而带来的故障问题。

图1 汽车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预警控制图

1、蓄电池2.单格电池、点火开关K3.铅棒传感器、预警灯L、预警板块开关

(二)安装及运用原理

如图1所示:由于蓄电池当中存在一定量的电解液,因而阴阳两极间具有电位差。当电池的电解液液面具有一定高度时,铅棒传感器与阴极间就会存在一定的电位差,通过电池中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变化而使电位差值产生变化,从而控制晶体三极管的开关,并利用复合管来控制报警器的显示状态。

当蓄电池中电解液液面高度处在正常范围时,铅棒传感器与阴极间就会存在电位差,进而给予了晶体三极管中的每个晶体单元连通的条件。在复合管断开的情况下,预警灯熄灭,表明蓄电池的电解液液面高度处在正常范围内。

蓄电池中每单格电解液的液面存在未达高度时,因铅棒传感器未能浸没在蓄电池的电解液中,铅棒传感器与电池的负极间未有电位差,进而导致与铅棒传感器相连的晶体三极管电位和发射极电位等同,管中无电流经过,无法为晶体三极管的开关导通提供条件,而复合管接通,预警灯亮起,表明蓄电池中电解液的液面高度至少存在不正常的状态,提示车主采取必要的措施。

二、汽车照明自主发光及自动延时控制装置

随着汽车产品的不断更新和研发,对于汽车灯光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要。在汽车的运行中,当车辆所处环境的光强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须在短时间内连通照明系统的电路,避免因驾驶员视野受阻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在晚上,昏暗的停车场会给车主的停车离开带来不便,如果灯光可以自动延时关闭,就会给车主带来一定的照明和方便。

(一)技术背景

汽车的灯光照明系统,是汽车夜晚行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照明装置,随着物质水平不断提升及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与汽车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当汽车处于行驶状态下,车的照明强度会有所降低,在车辆进入隧道时,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通照明电路;尤其在晚上,当驾驶人员停车后离开车辆时会经过一段昏暗的路段,这会给车主带来非常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安装及运用汽车的昏暗自主发光及自动延时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当汽车在经过光照较弱的路段时,电路中的自动控制装置能够自动接通照明电路,从而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

(二)安装与运用原理

如图2:

1、当汽车行驶在黑夜时,装置会自动连接照明系统的开关K3,继电器K5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即远光灯L1或近光灯L2亮起。

2、发动机停止运行后,机油压力开关K4闭合,按下照明系统延时开关K2,电池B对电容器C1充电,第三三极管VT3基极连通,继电器K5线圈有电流经过,开关闭合,连通照明系统。

图2 汽车前照灯昏暗自动发光及延时控制装置原理图

K4.油压力开关K5.继电器K6.变光开关L1,L2前照灯K1.点火开关K2延时按钮K3.灯开关

3、关闭照明系统延时开关K2,电容C1在电阻R4、三极管VT3开始放电,照明系统仍然亮起。电容C1电压下降到三极管VT3停止时,三极管VT3与继电器K5断开,电磁圈与铁回路相连接,继电器K5开启,照明系统关闭。

4、汽车在行驶当中,当光照强度降低时或车辆行驶进昏暗区域时,光敏三极管VTC因不光照强度减弱,其电阻阻值急剧上升,三极管VT1和三极管VT2所构成的复合管不连通,三极管VT3处在连通状态,继电器K5开始进入工作状态,照明系统亮起。

5、白天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光敏三极管VTC因光照强度处在正常方面而连通,三极管VT1和三极管VT2所构成的复合管连通,三极管VT3断开,继电器K5停止工作,照明系统停止工作。

三、结语

为了解决汽车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故障问题,在原有电路上增添相关的控制装置,可以显著提高车辆的使用稳定性,降低故障发生率。在装置的反复实践与调试中,显著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用户的驾乘感受,从而为用户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舒适。

参考文献

[1]于明进.于光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224-225.

[2]赵福堂.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3):185-187.

[3]宋广辉.汽车电路和电气系统检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154-155.

论文作者:李鹏,张双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自动控制装置在汽车电路中的安装与运用论文_李鹏,张双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