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电站工程建设砂石骨料管理包括搞好前期勘测规划设计、审查投标人的技术设计文件、加强砂石料生产过程的管理、留足储备料仓容积、对砂石料场开采过程中意外问题的应变处置、做好砂石料场开采过程中的外部协调工作和内部协调工作。
关键词:水电站建设;砂石骨料生产供应;管理
在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特别是面板堆石坝,砂石骨料往往是需求量最大的材料。砂石骨料能否充分及时供应,直接成本关系到水电站相关单位工程和总体工程进度。而供应的砂石骨料质量又影响到混凝土和各相关工程的质量。同时,砂石骨料的供应成本也影响总体工程造价。为此,笔者结合参加某S水电站砂石骨料管理的实际,认为要保证足量及时的砂石骨料供应,必须抓好如下几个环节的管理:
一、搞好前期勘测设计
砂石料生产系统成品料的供应量,除满足拌制混凝土需要外,对挡水建筑物为面板堆石坝的电站,还应满足供应垫层料、过渡料、反滤料等需要的成品砂石料强度要求。根据《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规范》(DL/T5098-2010),天然砂石料场和人工砂石料场的规划开采量,应考虑料场的地形、水文和施工因素,按设计需要量的1.25-1.5倍选取。以笔者参加的某S水电站(挡水建筑物为面板堆石坝)为例,施工准备工程主要包括导流洞、放空洞、交通洞、施工道路等,混凝土总量约7.10万m3。砂石料需要总量约15.0万t。该部分主要从上游河床砂卵石取料,要求料场的可采储量大于10万m3(自然方)。设计阶段选择了就近的两个天然料场作为砂石料生产天然料源,可开采量为13.2万m3,没有达到设计需要量的1.25-1.5倍。主体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发电引水系统、电站厂房和永久道路等,该部分混凝土用人工骨料制备。垫层料、过渡料、反滤料等大坝回填料人工制备。主体工程混凝土和上述大坝回填料的净需要量为2045954t,计入1.2损耗系数合计需要量为2455144t,计入的损耗系数略低于设计需要量的1.25-1.5倍。
二、认真审查投标人的技术设计
投标人的技术设计应遵照《水利水电砂石加工系统施工技术规程》(DL/T5271-2012),工艺流程应满足各类成品砂石骨料生产能力和品质要求,适应不同施工时段各级砂石骨料需用量的变化。S水电站设计文件确定主体工程人工砂石料生产系统建设混凝土高峰浇筑强度为90m3/h。最小规模成品砂石料生产能力330t/h设计,成品砂生产能力75.5t/h。
施工方的技术设计骨料生产能力如下表
骨料大石大石中石小石砂合计
粒径(mm)150~8080~4040~2020~5<5
比例(%)24.0015.3114.5719.8326.29100.00
设计能力(t/h)8060607080350
审查要求生产系统的产出总量和各规格骨料产量都要满足设计要求。
三、加强对砂石料生产承包人的管理
督促承包人履行投标承诺。即使勘测设计和承包人投标文件满足砂石料需求总量要求和高峰期需求强度要求,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是可能出现砂石料不能及时足额供应的问题。投标人为了中标,一般在投标文件配足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旦中标,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会减少机械设备的投入。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分包。最终的分包人也可能力不足和投入不足。最终也可能导致砂石骨料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而供料不足。对此,监理单位要检查承包人的实际生产能力是否设计要求的生产能力。如果没有达到,要查明原因。一般要督促承包人按合同要求配足机械设备。对于因自身实力确实无法保证按期完成生产任务的分包商予以更换。
四、要留足储备料仓容积可大不可小。
砂石料生产系统建成后,往往是一个均衡的生产过程。而砂石料的需求是不均衡的,有多个需求高峰期。砂石料的高峰需求量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差额,要靠前一个低谷需求期生产的砂石骨料量进入储备料仓进入调剂。《水利水电砂石加工系统施工技术规程》(DL/T5271-2012)规定:成品粗骨料容积宜满足混凝土浇筑高峰期3d至5d的粗骨料需用量;成品细骨料容积宜满足混凝土浇筑高峰期5d至7d的粗骨料需用量。S水电站设计文件要求砂石料生产系统有储存成品堆料不小于14万m3的能力。前期由于场地的限制,储备料仓容积约为6万m3。结果在大坝回填高峰期,储备料仓成品骨料用完后,大坝回填出现等米下锅的状态。中后期增加了3个储备料场地,储备料仓容积扩大到约14万m3。砂石骨料生产和储备及时足额满足了施工期间的骨料需求。
五、加强对砂石料场开采过程中意外问题的应变处置。
在砂石料场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开采出来的骨料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情况:含泥量高;出现多条强风化带等。导致矿山达不到原先的规划设计开采数量。这就需要对料场重新进行规划。如果新料场不在原来的征地范围内,则需重新征地试验。水电站建设各种水工混凝土和大坝回填料对岩石品质有不同要求。而岩石各种性能指标的试验时间长短不一。比如碱活性成分含量试验,则需要较长时间。所以一旦发生要更换料场的情况,要在前期勘测设计阶段做好有关的备用料场的试验。
六、及早做好砂石料场开采过程中的外部协调工作。
水电站工程砂石料场开采也存在的征地和移民工作。征地和移民工作越早完成,砂石料生产临建工程能越早开始,越早形成砂石料生产能力。在S水电站天然砂石料生产施过程中发现规划开发的两个天然料场中的一个料场被当地私人开发,较迟才征用过来。征过来后又遇汛期,取料和运输困难,导致砂石骨料应紧张。S水电站人工骨料生产过程中,由于大坝回填料料源不足,不得不新开一个T料场。在T料场完成规划、覆盖层剥离、施工道路修筑等过程中,由于和当地政府组织修建的移民复建存在施工交叉干扰,多次出现移民复建路施工人员阻断T料场进场道路的情况,建设单位与当地政府多次交涉无果,最终不得不放弃T料场开采,另选料场。所以规划料场一定要在建设单位可以协调掌控的范围、而且干扰少的地方。
七、要做好水电站建设各个标段的内部协调工作
在施工组织上,建设单位往往将水电站建设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标段,如导流洞标、大坝标、溢洪道标、发电引水系统标、永久道路标、砂石系统标等。其它标段要将砂石骨料需求的计划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审核后以监理通知书面形式下达生产计划给砂石系统标。监理单位通过监理周例会、月例会进行协调。另外,在面板堆石板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堆石区骨料由大坝标自己提供,垫层料、过渡料和混凝土骨料由砂石系统标提供的情况。由于大坝标回填料和混凝土骨料要求品质不一样。回填料一般可能采取硐室爆破方式取料,砂石系统标一般采取梯段爆破方式。不同标段的石料场不宜相连,应相隔一定的空间距离,避免相互影响的。在S水电站砂石骨料生产过程中,由于料场的限制,一度出现砂石系统标石料场和大坝标石料场紧邻,双方都为了抓进度,出现严重的相互施工干扰。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花大量的精力来协调。最后通过砂石系统标让出原石料场另开新石料场的方式解决。
总之,在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砂石骨料需求量大,牵涉面广,需要从上述七方面做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为工程建设足额按时供应砂石骨料。否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砂石骨料的生产供应,进而影响水电站工程建设总进度。
参考文献:
[1]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规范 DL/T5098-2010
[2]水利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施工技术规程 DL/T5271-2012
论文作者:邓宏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砂石论文; 骨料论文; 料场论文; 水电站论文; 大坝论文; 过程中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