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模式研究_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模式研究_银行论文

中国商业银行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中国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原有的4家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成为一个时期内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现仅就中国商业银行模式问题作些探讨。

一、目标模式

建设中国商业银行,必须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并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于商业银行,国外的银行法规中一般表述为:“凡是收受普通存款与办理一般放款、汇兑及票据承兑或贴现者”。这一表述,只能反映出商业银行的外在特征及其业务范围。更能反映商业银行基本特征的表述是: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各种形式存款,并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

(一) 西方商业银行基本特征

商业银行是从事货币信用经营活动的金融机构,是当今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基本特征有:

1、具有一定量的自有货币资本。它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一样,以追求最大的利润为目标。按照一定的经营规律,依法从事经营活动。

2、比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齐全,经营更全面。现代商业银行为顾客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

3、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商业银行多是非官方银行,一般采取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式,股份制银行的董事会必须承担银行事业成败的重大责任。董事不仅受到股东的监督,监事会的监督,还受到法律监督。一些国家有明确的法律或法规,规定董事的法律责任。

4、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其经营对象是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内容包括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相关联的服务。商业银行作为一种金融中介组织,它通过发行负债筹资,然后用这些资金去购买有收益的资产。因此,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就是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另外还有中间服务。

分析西方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我们得到的启示是:第一,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必须是真正企业,必须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根本目标,其社会效益应服从于经济效益。第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服务功能应更趋综合和全面。第三,我国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必须正视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以此为契机解决一些干扰和影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难题和障碍,努力使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目标模式和运行机制与国际惯例对接。第四,我国商业银行应力争在开放与竞争中生存。现代市场经济是全方位开放的经济,商业银行应向不同所有制企业开放,向国际市场开放。商业银行必须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增强自身实力,求得发展。但这种竞争应是平等的,合法的竞争。

(二) 中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难点

我国专业银行商业化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转化过程。长期以来,专业银行承担着政策性、商业性双重职能,同时在金融组织结构、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同市场经济下的商业银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存在着难以一步就可超越的鸿沟,它表现在:

1、产权关系模糊。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银行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产权界限不清,资产责权不明,所有者虚化,不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同时在专业银行内部,全部资产归专业银行总行所有,分支机构不是法律上的法人实体,当然也很少有什么自主权。

2、经营目标社会化。由于专业银行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混合经营,追求的目标也就有二:一是社会效益目标,二是银行自身效益目标。而在传统体制下,专业银行所承担的政策性业务面广量大,再加上严重的地方行政干预,“政府定项目,银行出资金”,社会效益重于银行效益。致使一些银行机构长期处于亏损状况。

3、业务经营单一化、粗放化。长期以来,专业银行经营的主要是存、放、汇三大传统业务,80%的负债来源于各项存款,尤其是储蓄存款,90%的资产集中于贷款,经营收入自然主要靠吃利差。当前,中介服务业务在西方国家已占银行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而我国目前不足3%。同时由于信贷资金不能作为商品进行经营,而是实行资金“供给制”,再加上经营管理不善,使得大量贷款呆滞、沉淀,风险贷款不断增加,贷款质量每况愈下,制约着银行经营效益的提高。

4、机构设置、经营管理行政化。专业银行的机构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一级政府有一级银行,一级银行保一级政府。专业银行实行的“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倒金字塔”组织体系,管理层次比重大,经营层次比重小,并依靠行政手段维持上下级关系。同时各级行政内部,实行的是一套“官本位”激励机制。

5、经济利益平均化。专业银行管理模式为一级法人,分级经营,统收统支。虽然近年来开始实行利润留成的办法,但是下级行吃上级行“大锅饭”的格局并未改变。在职工收入分配上,也基本上实行的是“平均主义”,没有把职工经济利益同工作实绩切实挂钩,影响了经营行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6、经营手段原始化。经营手段现代化是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而目前专业银行的硬件设施还基本上处于“一把算盘一把尺”的原始阶段,虽然在一些大中城市计算机网络已开始建立,但在数量和质量上,离现代化商业银行的要求相去甚远。

(三)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目标模式的确定

鉴于以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首要经营目标,只能是商业目标,即获取,即获取最大的利润。在市场经济中,包括银行业在内的所有产业部门的主体,都要以生产财富,创造利润作为内在目标或内生的目标,其他的种种社会目标都是外在的或外生的,甚至是为利润目标服务的。

具体讲,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

其一,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专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授受信用的特殊企业,在向商业银行转变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树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观念,在遵守国家金融政策、金融法规的前提下,把获取最高利润作为自己经营活动的宗旨。

其二,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最大的经营利润,必须成为能够办理各种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的“金融百货公司”。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银行商业化的策略取向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股份制改造为基础,以业务经营为中心。要全方位拓展国内外证券、信托、租赁、投资、咨询等新业务,努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系列化的金融服务。逐步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金融企业。

其三,必须学会在竞争中求发展。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专业银行商业化,也就是由垄断性向竞争性转换。各专业银行当前的紧要任务就是认清形势,从行长到一般行员都要尽快树立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强化银行的市场竞争机制,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其四,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商品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都是明确的,所有者都具有独立而相互制约的经济权利。因而界定产权,明确资产责任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也是专业银行商业化的重要环节。从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股份制是专业银行商业化理想的产权组织形式。专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可以使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进而改变政企不分的局面。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可先在经济发达、市场及其它条件都比较成熟的地方试点,然后,分层次、分步骤、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

其五,建立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国有商业银行是统一管理,分级经营,按经济发展需要设置的综合性银行。应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强化自求平衡和自担风险的责任。在理顺专业银行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对其建制进行再造,按照经济区域设立分支机构。针对专业银行“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现实,可将其一、二、三级行变为三个层次的法人,各行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只有业务往来关系。这样,既理顺了专业银行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也不至于影响经营行的资金实力,分散资金。

(四)中国商业银行运行特色

我国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是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条件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在转换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具备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另一方面不能立即将其转换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那种模式,而是要建立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商业银行。这是中国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成败的关键。我们认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商业银行具有以下特色:

1、所有制单一。我国商业银行均为国家专有制或国有股份制,没有私有制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将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

2、自由度较低。中国商业银行一般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并明确规定其分支机构没有投资权。而国外商业银行及其各级分支机构都具有控制的投资权。同时,中国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要受一定的行政约束。而国外商业银行虽然也要接受金融监管和政府监督,但在信贷决策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

3、实行业务分工,限额指导。中国商业银行有基本业务分工,但允许其业务交叉,开展竞争;而国外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业务分工,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仍实行有限额指导下的资产负债管理。

4、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中国商业银行要自负盈亏,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以盈利为目的。但同时政府还要求其考虑社会效益和国家产业政策。

二、经营模式

从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看,作为商业化银行的商业性职能,经历了职能专业化到职能全面化的转变。二次大战之后,尤其是70年代以后,职能全面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主流。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

商业银行职能全面化,银行产权融合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发展的大趋势。其经营范围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不受行业分工的限制,每个商业银行都是一个“金融百货公司”,业务交叉,公平竞争。

第二,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打破了地域或国界的限制。

第三,同时经营包括长期投资在内的多样化业务已成为发展主流。

最后,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对象,尤其是贷款对象,不存在所有制性质不同的限制,诸如只能给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贷款,限制向私营企业或个体企业贷款,等等。

(二)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要以争取最大的利润为基础来确立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的主要内容是:

1、实行负债业务的多样化

负债业务是银行的资金来源业务,是银行经营的基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其负债业务应向着如下方向发展。

(1)必须保持相当数量的自有资金。目前,我国专业银行自有资金与国际上对商业银行自有资本的要求还差一段距离。今后的办法:一是国家每年从银行上缴的利润中返还一定比例,作为国家拨给银行的信贷基金或国家股。二是银行根据自身业务的发展,每年从利润留成中拿出一部分,这个比例一定要法定化,不得随意减少。同时要建立不准擅自冲减银行自有资金的制度,以保证银行自有资金的完整和增值,并与整个资金总量保持一个相应水平。

(2)必须把吸揽存款作为立行之本。吸收存款是银行信用活动的起点,也是银行的基本职能。没有存款就没有贷款,银行只有在扩大存款的基础上发放贷款,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效益。目前,专业银行的存款业务种类偏少,设置不合理,不灵活。今后在存款业务上,首要的问题是不断创造新的信用工具,最大限度地挖掘社会的资金潜力,发展和壮大自己的资金实力。

(3)必须采取多种渠道借入资金。据测算,1992年我国工商银行借入资金占总负债的25.62%,其中向人民银行借款为25.07%,发行金融债券0.55%,结构比例极其不合理。借入资金一般包括向人民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发行金融债券。而现在借入款集中在向人民银行的借款上,其他项目的借款几乎没有。1994年地方人民银行不再发放贷款,这个窟窿就无法填补,特别是资金短缺的地市专业银行。今后,各行应考虑发行金融债券,向资金市场融资或向其它银行贴现,以弥补这个窟窿。

(4)必须广泛开展中介业务,积累资金。增加银行中间业务品种,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的中间服务,以扩大资金来源。

2、实现金融资产的多元化

我国专业银行长期以来存在资产结构单一、信贷资产质量不高,逾期、呆滞、呆帐贷款占相当比重,风险大、效益差的严重问题。专业银行的这种资产结构必然导致金融资产流动性差,风险大、效益低。而这恰恰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即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相背离。因此,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国际化趋势,必须逐步开拓资产业务新领域,以调整和改善目前专业银行的资产结构状况。

(1)商业银行要建立经营保障机制,将目前的以信用贷款为主,改为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并实行贷款受理阶段的评估机制,发放阶段的审贷机制,使用阶段的信息调整机制,逾期贷款的跟踪收贷机制,呆滞阶段的稽核检查机制。盘活存量,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2)在商业银行体制下,要改变以储蓄与对公存款作为单一筹资手段的格局,加大市场筹资比重。同时必须打破现有条块分割,区域隔离的封闭型资金市场模式。通过纵横拆借、贴现与再贴现等方式,多渠道多方式运用资金。

(3)完善专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机制,由目前再贷款为主逐步转移为再贴现为主。同时,中央银行每年拥有相当数量的信贷资金,这部分资金,中央银行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资金供求状况和资金营运情况,除发放再贴现贷款外,适当投入部分资金到资金拆借市场。让其灵活融通,以打破目前资金供应上的“配给”模式,扩大再贷款市场调节比例,使资金真正走向市场。

(4)把各家专业银行系统的纵向资金调度为主转换为跨地区、跨系统的资金融通为主。以充分利用资金运动的时空差、地区差,提高拆借资金频率和融资量。发展银行之间的转贴现、转抵押信贷业务。尽快建立健全有关资金拆借市场法规,规定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维护拆借资金的安全、信用,提高拆借资金的使用效益。

3、实现业务领域全方位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应向多功能、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在经营传统业务的同时,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不断地拓展新的业务。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经营第三产业的领域就相当广泛。

银行经营其他实业,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挖掘潜力,在企业化经营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壮大的有效途径。

4、银企合作共同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趋势会不断加强。商业银行应利用其可靠的信誉度、广泛的影响力及强大的资金流通能力,开拓一条金融与产业融合的道路,组建中国式的新型财团。

目前,从我国状况看,商业银行进入企业集团的核心,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控股”、“参股”的方式。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商业银行的股权化。目前,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也将成为趋势,它能吸引工商企业资金向银行转移。这样,银行不但可以进行实业投资,而且还能凭借自身的信誉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游资进入投资领域,实现大规模的资金合流。

二是投资方式股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开始向企业投资入股,目前银行股权化投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参与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如现在就有银行做了一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另一种是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公司不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只有少数法人股东,他们以认定的出资额对企业负责,操作程序比较简单。

5、实现利率市场化

利率作为调节资金市场供求的杠杆,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季节,甚至不同企业应随行就市,有涨有落,不断变化,以灵活自如地进行市场调节。目前我国利率差别过小,贷款利率过低。进入8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率大部分时期均超过银行利率水平,致使银行利率长时期为负利率。而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基本都低于银行贷款利率,长期以来一直是正利率。而且经济发达国家的最优惠利率实际往往也比我国在资金供应短缺情况下银行贷款的最高利率还高。

深化利率改革不仅仅是一个量的确定,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合理的利率体系,形成一个良好的金融运行机制。利率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从金融体系来说,形成一个以基准利率为主导的,包括浮动利率,市场利率为主体的利率结构体系;从整个金融市场来说,形成一个按期限划分的存款利率、债券利率、贷款利率的利率体系。其结构是:存款利率<国债利率<贷款利率。

6、实现金融业务国际化。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迫切要求专业银行提供全方位的涉外金融业务。而目前我国专业银行国际业务品种单一,手段落后,发展慢缓,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转变经营战略,拓展国际金融业务成了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当务之急,也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的重要措施。当今世界,经济活动国际化,金融活动全球化,一个国家的金融业不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不按国际商业银行的规范作法来运作,不面向国内外两个金融市场开拓业务,要实现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国际金融是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一体发展的桥梁,是金融国际化的纽带,必须积极开办国际金融业务。

三、管理模式

西方商业银行从信贷管理、组织管理、财务管理到风险管理,其着眼点都是通过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实现银行资产和负债双方总量和结构的动态均衡,以降低经营风险,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利益。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是一种自主性的管理,在业务上受中央银行监管,主要是通过经济立法间接管理,政府机构不能直接干预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商业银行只是国家普通的纳税人。

我国的专业银行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是行政隶属关系,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受国家指令性计划约束,具体方式就是以信贷资金指标管理为基础。虽然,这种指标管理又改革为“差额”指标管理,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这一来自银行外部、强制的控制方式,不能把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专业银行商业化需要建立新的管理模式。

(一)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外部环境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必须重视现实社会、经济环境,为经营管理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1、要有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改革以来,我国一直面临货币发行量过多、经济过热的压力,并已发生过几次程度不同的通货膨胀。每发生一次通货膨胀,国家就不得不采取调整和整顿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延缓了改革进程。所以稳定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既是银行体制改革的外部条件,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从银行方面看,如果经济运行发生波动,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失去稳定,国家被迫采取调整措施时,银行必然首当其冲,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进程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因此,中央银行要以稳定通货为首要目标,创造一个宽松的宏观环境,以保障专业银行实现商业化改革。

2、要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专业银行商业化首要任务是压缩和处理风险、呆滞贷款。但是,随着改革的推进,企业走向市场后,优胜劣汰的趋势非常明显。有些企业经济效益低下,难免出现生存危机甚至破产、倒闭,部分职工面临失业的威胁。这都会给银行的信贷资产造成风险。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安置失业职工和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进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也是专业银行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外部条件。

3、要有一个健全的法规制度体系。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后,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标,实行自主经营。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法规制约,金融企业经营行为就难免出现偏轨现象,整个金融秩序就难以稳定。因此,必须加快经济,金融法规建设,在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保证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二)中国商业银行管理模式

商业银行的管理工作应围绕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进行。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应包括内部组织机构管理、信贷资金管理、投资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方面。

1、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与机构管理

商业银行组织体系的构建,必须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必须根据国家政策和金融业管理的各项规定,从有利于整个金融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来设计;第二,必须反映商业银行的内在实质,遵循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规律;第三,必须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以实现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第四,必须有利于充分理顺商业银行的内部和上下级之间行政经济上的关系,使其组织体系达到最优化。

商业银行组织体系的建立,必须在考虑上述四个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打破专业银行现存的不适应转轨要求的僵化体系,重新确立灵活自如、高效运转的体系。真正理顺商业银行的内部关系,发挥商业银行自主经营的积极性,使经营与管理相结合,经营与效益相结合,保障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健康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的机构层次应在现有机构层次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商业银行机构设置的办法并充分考虑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在要求重构。重构后的商业银行机构主体分为三个层次:总行、分行、支行。三级机构既是管理行,又是经营行。三级机构除总行依据行政地位设置,以保留同其它部门和经济组织等交流的地位外,分行及其支行均可依据经济区域而设置,从而摆脱银行业务行政干预的影响,增强其自我调控的能力。

(1)总行。总行是商业银行系统的一级机构,它根据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以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具体负责拟定并颁布商业银行的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对全行业务进行宏观调控,从而达到对商业银行二、三级机构进行管理的目的。总行内部可设若干个业务部门和其它必备的行政部门,以便于商业银行内部正常运转;总行可设营业机构,开办金融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总行既是管理机构又是经营机构。

(2)分行。商业银行分行是依据经济区域设置的二级机构,它主要负责对区域内设置的三级机构的管理。分行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结合国家政策和上级行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中观政策和办法。同时,分行可设立营业机构,对外开展经营业务。

(3)支行。支行是商业银行的基层单位,是商业银行业务运行和微观管理的基础,也是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竞争的前线。支行也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资金平衡的经济实体,支行可根据区域经济要求和规模效益原则设置,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

2、建立以负债制约资产的比例管理体系

资产负债管理就是在银行管理中,合理地确定资产、负债的比例对应关系,使信贷资金的配置在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之间达到最佳组合,从而达到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灵活经营的营运目的,以谋求经营上的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资产负债比例配置的依据是,总量控制,结构对称,风险最小,效益最佳。要求对各项指标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具体定量分析,根据指标特有的系统调控和基层内部的不同功能作用,采用分层次的比例控制办法。

(1)存贷比例管理。负债包括自有资金、各项存款、人行借款、拆入资金及占用的应缴款项、结算资金等。其中银行存款是资金的主要来源。从总趋势上看,银行存款表现为逐年增加,但波动性大,有时是突升突降,而发放贷款是刚性的,一旦增加上去就很难降下来。因此,必须坚持以存定贷的原则,确定一个合理的存贷款比例,防止资金超负荷经营。要根据存款增长的客观可能来确定贷款的增长速度,即贷款的增减要根据存款变化确定。如,美国商业银行当年新增贷款额不得超过当年新增存款额的75%,日本商业银行贷款额约为存款额的70%。我国银行对贷款增长的控制兼有货币运量的调控职能,当然不可能照搬国外银行实行的控制比例,但以之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可以规定一个上、下限内波动的区间比例,根据银根的松紧保持一定的弹性。参照国内外经验,贷款比例应掌握在70-80%,以75%为最佳,这个幅度既可以使来源制约运用,又可以增强对中介目标的调控,使信贷资金得到充分运用。

(2)存款备付金比例管理。这一指标是银行为加强系统调控和基层银行为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管理而设立的,其主要作用在于扩大系统调度资金的实力和保证集中支付的需要。因为不留足存款备付金,就不能保证存款支付,影响业务的开展。所以,各行资金营运中,首先要做到保证支付,然后才是放款。从国内外的一些作法看,存款备付金比例即备付金占各项存款的比重一般应保持在3-5%,如果低于3%,保证支付就有困难,就可能造成支付危机。

(3)固定资产贷款比例管理。为控制各行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产贷款的结构合理和平衡,鉴于固定资产流动性差的特点,在配置时既要考虑信贷资金流动性,又要考虑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关系,既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投入可能,又要考虑新投产流动资金配套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年增长率不能超过流动资金贷款年增长率,其比例配置以15%为宜。

(4)拆入资金比例管理。从我国银行目前状况看,有些行处拆入资金较多,并用于长期性资金需要,到期不能归还,就拆东墙补西墙,十分被动。对拆借资金,原则上要灵活掌握,不可不借,但不可多借。借款时,必须考虑资金的承受能力,不得短借长用,应做到按期归还,善借能还。为了防止超负荷拆借,对拆入资金,一般应控制在同期存款增加额的20%左右。

(5)单个企业(项目)贷款比例管理。针对大、中型企业或单个项目所需贷款数目大、流动性差、风险大的特点,在投放贷款时,不宜集中到几个大型企业或几个主要项目。为分散信贷资金的风险,可以试行以资金形式参股经营,或采取联合贷款以及银团贷款等方式,以增大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对单个企业或单个项目的贷款余额不能超过本行各项贷款余额的8%,绝对额最高不能超过一亿元。

(6)风险、呆帐贷款比例管理。风险、呆帐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是保证资产安全性的指标。风险贷款的管理目标不应超过各项贷款的20%,呆帐贷款应以0为目标。对以前遗留下来的风险、呆帐贷款,可采取分步消化的办法,风险贷款的降低率为每年递减10%,呆帐贷款降低率为5%。

(7)迅速补充资本金。《巴塞尔协议》要求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例至少为4%,这已成为跨国性银行监管原则。我国银行资本金占有率很低,必须迅速补充资本金,否则将严重影响银行业向国际化迈进。

3、实现信用工具票据化的会计结算管理

要使结算一活二通三快,必须实现票据化。信用工具票据化是开放商业信用的产物,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的扩大,单靠银行信用是难以适应的,必须采取有管理的开放商业信用作为补充。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下,商品的买卖与货款的清偿不可能都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进行,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会出现分离,这就使得商业信用成为必要。过去,强调钱货两清,不准“赊销和预付货款”,但从来就没有完全实现过。托收承付也好,委托收款也好,都是先给货后付款的交易。三角债、连环债屡清不绝,都是企业欠企业的,都是商业信用,只不过由银行充当中介,按行政手段监督划款罢了。这包收款的包袱,理不尽的三角债,长期让银行背负。因此,专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实现信用工具票据化。主要包括:(1)积极提倡使用商业承兑汇票。(2)大力推行信用卡和支票结算方式。(3)严格限制银行承兑汇票、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的使用范围。

4、实行全新的劳动人事工资管理

要打破干部任免由上级决定,论资排辈的旧体制。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提高商业银行的素质,重在改革用人制度和工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为此,必须做到:(1)以德、能、勤、绩为内容考核干部实行干部聘任制。(2)以实际知识水平,实际工作能力及思想品质为内容考核职工,落聘者另行择业。(3)对现行工资制度进行改革,要以岗定编,以编定薪,实行员工工资制,干部、职工工资均与工作岗位及业绩挂钩,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4)打破单位、地区限制,大力吸揽开办新业务所需专门人才,建立人才引进、培训、考核、使用的特殊人事管理制度。力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行干部交流和职工换岗制度,使他们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一专多能,更好地适应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发展的要求。

5、符合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

商业银行应以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银行的依法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情况下,不断增加银行财富,使银行资产总价值达到最大。商业银行应当实行“统一管理、分级经营、逐级核算、自负盈亏”的财务管理体制。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内容就是银行的资金运动过程,包括资金的筹集(负债)、资金的运用(资产)、资金的耗费、资金的收入和资金(利润)的分配。总行对各级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各级行根据比例自主经营,上下级行之间形成的资产负债一律计价结算,其利息列入各级行的营业收入营业支出。总行对下级行的收入、费用也应采取比率管理办法。各级行除了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口径进行全部成本核算外,还要按照相应的口径核算分部标准成本和资金负债的分类标准成本。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应与国际惯例接轨,改进现行的会计核算基础。适应收付记帐法改为借贷记帐法的需要,按全国统一的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和商业银行的特点,修改会计科目的设置方法,全面推行权责发生制,对会计监督、培训、操作、档案等均实行规范化管理。各商业银行均应建立与效益挂钩的预算控制制度和以盈利为目的的财务分析制度,完善经营成本控制体系,充分发挥财会部门运用总帐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作用。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商业银行模式研究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