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作的本质_定势效应论文

论创作的本质_定势效应论文

试论创造的本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是创造?这个问题就其形式而言是极为简单的。然而,不同的学者只是依据自己的特殊研究方向从特定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即使在十分关注人的创造性并努力激发人的创造性的现阶段,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争议,没有给予统一的合理的解释。其结果是,与各式各样创造技法的问世并得到广泛传播这一繁荣景象相反,有关创造的理论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使创造学成为一门成熟科学的历史进程,并且反过来限制了各种创造技法的有效应用。因为,当人们还不明晰创造的本质和各种创造技法的性质、适用范围的时候,那些寄希望于从创造技法中获得创造灵感的人,首先遇到的还不是用哪一种具体的方法着手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而是被迫首先在各种创造技法中进行选择,这样一来,创造技法越丰富,人们越是觉得无所适从。

摆脱这种困境的关键是,以各种研究人的创造性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从哲学的高度反思创造的本质,克服具体科学在考察创造本质时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因为人的创造性不是人的偶然特征,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体现。人类社会的每一重大进展都是在人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的推动下完成的;人的创造性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上都有其充分的表现。创造不能仅仅被想象为一个成果,而是一个不断产生成果的过程;它也不能被设想为只是在人类社会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有限的领域才显示其力量的幽灵,而是在任何领域都发挥着巨大作用的现实力量。

本文拟结合创造的成果、创造活动所面对问题的性质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揭示创造的本质。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笔者将对创造本质的解释扩展到创造学方法论和创造技法的领域,以揭示它们所面对的问题。

原苏联的学者捷普洛夫对创造活动是这样概括的:“按照创造的本来意义讲,凡是能提供新的、第一次创造的、新颖而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都叫创造活动。”〔1 〕诸如此类的概括是人们经常看到的把握创造的方式,其特点是站在创造成果的立场上去揭示创造一词的构成和定义。这样做有其合理的一面。无论如何,人类进步是建立在创造成果这一现实基础之上的,没有创造的成果,社会进步就永远不会实现。同时,由于创造的成果是整个创造过程中最直观、最容易把握的事实,以致于通过对它的考察,成为揭示不同行业、不同学科领域的创造活动所具有一般本质的有效的突破口。但是,这种合理性并没有被充分地加以利用,学者们对创造成果的关注还只是停留在现象的范围内直观地刻划创造成果所具有的一般特点:新颖独特的、前所未有的和有高度社会价值的,对创造成果的这种规定既是唯象的又是功利主义的。说它是唯象的规定,是因为尽管这种规定是正确的,但并没有揭示出创造成果一般特点的根源。说它是功利主义的规定,是因为它即使没有完全忽视创造的过程,但还是把创造过程挤入创造的成果之中,因此只把成功与创造联系在一起,而无视失败的尝试,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没有说明功利主义的实现是如何完成的。这样一来,创造的成果何以能够产生依然是完全神秘的问题。

创造成果所具有的一般特点的根源,虽然不见于固守创造成果的学者的概括之中,却在具体创造成果的一般介绍、评介中以清晰的方式显露出来。下面所引述的是对纽可门所发明的第一台实验蒸汽机和瓦特对蒸汽机改进工作的一般介绍:

纽可门“对德温和康沃尔的锡矿很熟悉,深知他们因无法把矿井里越积越深的水抽出来而感到很恼火。纽可门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他花了十年时间来作实验,最终才找到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法。……蒸汽机的垂直汽缸在顶上开口。活塞杆用链子联在枢轴上转动的横梁的一端上;泵杆则用链子联在横梁的另一端上。当泵杆下降时,其重量便将活塞从汽缸中提起。与此同时,一个阀门打开,让从锅炉来的蒸汽在活塞下充满汽缸。当活塞到达顶点时,蒸汽供给卡断,另一个阀门打开,开始喷射冷水。蒸汽的冷凝在汽缸内造成真空,活塞上端受到的大气压力将使活塞下推。这种动力冲程举起泵杆从而将矿井的水抽出。”

“纽可门是靠汽缸中的活塞成功地利用动力的第一个人”。

“蒸汽机根本不是瓦特发明的。他对蒸汽机的贡献,是把在汽缸内冷凝蒸汽改为在一个分离的密闭容器里冷凝蒸汽,从而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他还封闭了汽缸的顶端,用低压蒸汽代替冷空气向下推压活塞。”〔2〕

在上述对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的一般介绍中,谁也没有看到诸如新颖独特的、前所未有的和具有高度社会价值的等语词,但却处处体现蒸汽机做为一项创造成果所具备的一切特征。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当然是新颖独特的、前所未所有的,因为纽可门第一次靠汽缸中的活塞成功地利用动力,而瓦特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它也同样具有高度的社会价值,因为从最直接的发明者和改进者在发明的改进完成以前已经可以预期获得的角度来说,纽可门解决了采矿业矿井里的抽水问题,而瓦特解决了纽可门蒸汽机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煤耗量。但是,对创造成果的一般介绍和评价从一开始就比捷普洛夫的概括要深刻得多,一方面,它不受创造成果的新颖独特性等直觉表象所诱惑,而直接说明一项创造成果实现了或改进了什么功能,因之解决了人们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它没有停留在某种功能是如何实现的。这一点是这样完成的,它不仅说明创造成果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而且说明了这些构成要素是以何种方式联结起来从而构成一项完整的创造成果。

从哲学的观点看,创造的成果是创造本质的最终体现,而创造成果一般特点的根源就根植于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之中。

唯物辩证法将普遍联系看作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而普遍联系恰恰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联系是事物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事物的性质只有通过联系而存在。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具体事物的统一体,没有无内部构成和内部联系的事物;每一事物同周围其它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内外交织、纵横交错的联系之中。从这一科学世界观的表述出发,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体性是任何具体事物的基本特征。所谓整体性是指事物通过其内部要素以某种确定不移的联结方式生成一定的性质,并且通过它与其它事物发生联系来表现其性质的现实状态和过程。这一结论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即整体具有任何一个其构成要素都不可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否则其它要素的参与就是不必要的;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以某种确定不移的方式联结起来是生成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具有的功能的全部奥秘之所在,各要素间不同的联结方式构成不同的整体,因之整体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只有当整体与外界要素联结起来的时候,整体的功能才能表现出来。

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去考察创造的成果所具有的一般特点——新颖独特的、前所未有的和具有高度社会价值的,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现,创造成果一般特点的根源就是创造成果的本质,即一定新要素的提取或提供要素间新的联结方式,以此实现了新的整体功能的成果。

这个结论是适用于人类一切领域创造成果的一般性结论。在社会实践领域,只有当人们把生产的各个相对独立的环节提取出来并以新的确定的方式联结起来时,新的生产运行方式才能产生出来并对提高生产效率有所贡献;只有当人们把各个相对独立的(权力)机构提取出来并且以新联结方式联结起来时,新的政治生活才能产生出来并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在科学领域,理论科学家研究工作的重心是寻找支配某一类现象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实质性要素,并将这些要素联结起来,这是他们能够提出关于事物运动规律的科学假说的关键所在;实验科学家的中心工作是通过实验、观测仪器的制造、选择,并将它们以某种方式联结起来,以便为发现某一科学事实或验证某一科学假说铺平道路……

创造的成果体现了创造的本质,但其本身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创造。如果把创造的成果孤立起来,那么它的出现仍然是神秘的。创造是一个过程,它始于问题的提出,着力于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终于问题的解决。因此,要揭示创造的本质就必须阐明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意义。

凡是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都高度评价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大卫·希尔伯特说得好:“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3 〕希尔伯特本人在1900年第二届数学家大会上所提出的几乎囊括当时整个数学领域的二十三个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本世纪数学的发展。事实确是如此,人类文明的一切重大进展的源头并不在于问题的解决,而在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者和问题的解决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但即使两者不一致,如下的事实也是不容忽视的,即问题的解决者必须首先认识到别人所提出的问题可能具有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否则,他(或她)就不可能以问题解决者的面目出现。所以,问题的提出与人的创造力紧密相关。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就是目前状态和某一企求目的之间存在的差距。用哲学的观点看,认知心理学对问题的表述揭示了问题的产生根源于现实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对立。康德深刻地意识到,知性不可避免地要在事物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作出鲜明的区分,这一点在他看来可以成为描述理智的基本结构,并把这种结构同所有其它可能的认知方式区别开来的一般标准。如果抛开康德的唯心主义基本内核而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他所阐述的人类理智结构进行合理的阐释,那么他的观点就是完全正确的。在这里,现实性和可能性并非仅仅是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区分,而且更重要的是认识论的区分。因为人类意识对某一现实事物所具有各种可能性的把握,并不意味着现实事物自身具有把握自身变化的各种可能性的能力,它只能在适合自身某种变化的条件下自然地演进到下一个阶段。也就是说,现实事物没有在其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使某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其它的可能性变为现实能力。人的意识对现实事物各种可能性的把握既不是纯粹的自然过程也不是纯粹的智力游戏,而勿宁说其目的是要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使某一种可能性转化为能够为人自身服务的现实的东西。那些经过人的取舍而保留下来的可能性,就是人的企求、人的目的,或者更确切地讲,那些被选定的并非在现实中存在,而只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可能性就是人所希望实现的理想客体。当理想客体被初步确立之时,它还不是完全清晰的模型,但是,人们必然会发现它与现实的对立和差距。这样一来,那种业己显示出人的创造力并需要进一步发挥创造力的问题就出现了。

提出问题是源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并进而为改变现实提出理想客体的过程。这一点恰如德博诺所说:“如果某种东西能够使人们满意,那就没有什么压力去考虑更好的东西。”〔4〕因此, 提出问题的重大作用是,人们开始准备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即弥合不能令人满意的目前状态和某一企求目的之间的对立,使理想客体成为现实的东西。

这里存在着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如果说创造始于问题的提出,那么是否问题的提出就必然导致创造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原因与提出问题的性质和解决不同性质问题的方法相关联。认知心理学认为有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如果问题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明确,那么这个问题可以叫良构问题或规定明确的问题;如果问题的目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不明确,那么这个问题可以叫做非良构问题或规定不明确的问题。解决良构问题的方法集中在演绎推理之上,即利用问题所赋予的条件和已知法则,逻辑地演绎出必然为真的结论。良构问题复杂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解决它所需利用的规则是人们通过学习已经获得的东西。所以,提出良构问题的意义并不在于创造,而在于使人类的知识得到延续。与解决良构问题相反,解决非良构问题的方法更强调发散型思维的作用,而演绎推理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只是必要的手段。换言之,非良构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建立或发现规则的过程,这些规则一方面在已往的人类知识状态中至少是不完整的。另一方面,它们既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同时又是问题获得解决的最终结果。因此,提出的问题只有在需要建立或发现新的规则才能促使问题的解决时,才能表现出人的创造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所重视的以及现在我们所谈及的问题都是针对这类问题而言的。

那么,从非良构问题的提出到探索其解决的手段方法是如何表现人的创造力的呢?

让我们回到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这个原理属于本体论范畴,其目的是要揭示事物联系的客观普遍性,但是,客观性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范围之外的任何意义上都不是摧毁人的自由意志、人的创造力的东西;在旧唯物主义那里被看作是摧毁人的自由意志,成为人的意志枷锁的客观性,在唯物辩证法那里则被看成人的意志发挥创造力的可靠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并为发挥人的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空间。因为无论如何,这个现实的世界并没有向人们展示出一切可能的,并且一旦实现也同样是客观的东西。唯物辩证法强调整体,原因是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其奥秘就在于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是以某种确定不移的方式联结起来的。从本体论的角度看,这是人的意识所不能撼动的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如果孤立地从本体论角度审视这一结论,撇开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那么事物普通联系原理这一本体论内容就失去了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事物普通联系原理作为本体论是世界观而不是世界本身,它同样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并进而成为激励人们进一步探索未知领域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一方面,如果我们考虑到世界是永恒变化、发展的过程, 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事物的整体性具有相对的性质,它是可以改变的整体,而不是永恒的。整体的变化或者源于新要素对其原有构成要素的替代,或者源于新要素在不替代其原有构成要素的情况下成为整体的一个构成成分,或源于要素之间联结方式的改变,而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导致整体功能的变化。于是产生了整体变化的种种可能性。另一方面,当我们将本体论内容与人的目的结合起来而重新审视整体性的时候,我们又会发现整体的功能尽管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但不一定与人的目的相一致,即整体功能不必然优于部分功能之和。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人们对整体变化的种种可能性的考察之中。

至此,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说明导致创造的问题的性质,以及在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的创造性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理想客体是人们基于对现实客体所具有的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提出理想客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才是符合人的要求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具有创造性的问题的提出是理想客体功能认定的过程。理想客体在问题中是模糊的,因为人们既不知道它是否还会有其它的功能,更不知道理想客体被认定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这一点正是需要人们进一步发挥创造力加以解决的,因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困难所在。结合前面对整体性问题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要使设定的理想客体的功能转化为现实的东西,必须建立或发现新规则,这种规则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想客体的构成要素,二是理想客体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结方式。因此,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建立或发现新规则,即结构认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创造性就表现在选取什么样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以何种方式联结起来才能实现理想客体被认定功能的过程。从美国发明家查理·古德易尔的硫化橡胶技术的发明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生橡胶有一种不能令人满意的特性,天气冷的时候容易失去弹性,天气热的时候又会变粘。当人们在十九世纪初把生橡胶转变为实际应用材料的过程中,生橡胶的这种特性也没有被克服掉,因而使新兴的橡胶工业频临绝境。古德易尔决心改进橡胶的特性,但此时,他并不知道这种理想的橡胶到底是怎么样的。他改造橡胶的方法是在生橡胶中加入其它的东西并经过一定的处理。可是加入什么东西才能达到目的呢?为此他把他能找到的东西都尝试着与生橡胶混在一起,经过三年的努力才在一次实验中,通过偶然把生橡胶与硫的混合物加热,找到了克服生橡胶特性的硫化橡胶技术。

现在,如果综合对具有创造性问题的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创造成果一般特点的阐述,那么创造的本质就会清晰地显露出来。所谓创造就是围绕理想客体并使之转化为现实所从事的一定要素的提取以及确立各要素之间联结方式的活动。

对创造本质的揭示是否是科学的不仅取决于它自身,而且取决于它能否与创造学方法论及创造技法统一起来。一般而言,创造的本质是创造学方法论和创造技法的理论基础,创造学方法论和创造技法是创造的本质在不同理论层次上的拓展和实现。如果把对创造本质的探讨同创造学方法论、创造技法割裂开来,那么创造的本质无论得到什么样的刻划都势必成为空洞的理论。创造学方法论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人们有效地发挥出创造力。这个问题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如何才能使人们发挥出创造力?如何刻划有效地寻求促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具体方法的可能性空间?要解决这些问题既是极为困难的,又大大超出本文论题的范围。在这里,笔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仅在于,通过将创造本质延伸到创造学方法论和创造技法的领域来说明我们对创造本质的阐述是适当的。为此,我们选取相对狭小得多的领域(包括心理学对心理定势效应的研究和创造技法中的智力激励法)为对象概括性地介绍和评价,来说明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重要的问题。

人们都会接受如下的结论:创造力并不为少数人所垄断,任何正常的成年人都具备这种能力。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许多人不能将这种能力表现出来呢?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心理定势效应所导致的。心理定势效应就是凝固化的形式规则的运用,由于它规定了欲使问题得到解决而必须采纳的使已知诸要素联结起来的方式,因之当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不加思索地把各种条件纳入特定的思维模式之中。心理定势效应与创造活动有本质性的区别。创造活动是围绕理想客体建立或发现新的规则的过程,它所面对的问题是非良构问题,所使用的思维方法主要是发散型思维方法。而心理定势效应是运用已有规则的过程,它所面对的问题是良构问题,所使用的思维方法是演绎推理的方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讲,心理定势效应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如果人们已经掌握了某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那么,当把它应用到非常类似的问题上去时,会使问题的解决者的思维方式越来越自动化,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加速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当人们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而需要发挥人的创造力的时候,它反而成为思维枷锁,成为发挥创造力的桎梏。因为面对这样的问题,人们首先要做的是在人类已确立的范围广泛且行之有效的知识范围内选择某种形式化规则,当尝试适用这种规则没有促使问题解决的时候,人们要么怀疑是否遗漏了某些条件,要么怀疑是否在运用规则时背离了它,要么怀疑是否选对了规则,而不会首先想到在人类知识的范围内还不存在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规则。在心理定势两方面的作用中,前者是积极的,它有利于人类知识的延续;后者是消极的,它阻碍了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并进而成为扩展人类知识领域的障碍。

所以,要使人的创造力这一本质力量发挥出来,就必须冲破心理定势效应的消极作用。这是创造学方法论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各种创造技法也必须做到这一点。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会因具体创造技法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美国企业家、发明家奥斯本提出的智力激励法成功地克服了导致心理定势效应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使集体的创造力发挥出来。奥斯本是这样做的:对于集体讨论的形式建议分两个阶段进行,即设想组先提出设想,然后将这些设想提交给分析组进行分析。设想组的基本任务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大量的设想,多多益善,以量求质,即使是不切实际的设想也必须记录下来,供分析组评判。为此,设想组在成员构成上最好选择那些富有抽象能力和幻想能力、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无隶属关系的人;在组织原则上严格排除评论性批判,即设想组成员提出的设想无论正确与否不得批评,甚至不许有任何怀疑的表情、动作、神色。这样,在任何设想的提出都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设想组的每位成员既可以凭自己的知识水平提出各种设想,也可以受他人所提出设想的激励,进一步提出新设想。设想组提出各种设想之后,交给分析组的专家们进行鉴定,其任务是尽量发现每一种设想的合理内核,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应该说,智力激励法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因为它既重新确立了人们所熟知的善于提出设想者与善于批评者的区分,又将以往的那种使两种类型的人混成的联结方式转变为新型的联结方式。在传统的联结方式中,善于提出设想者由于随时随地都受到善于批评者的评价,因而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善于提出设想者的积极性和能力,这种情况反过来由于新设想的源泉被阻塞而使善于批评者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更严重的是这势必会导致一个集体的固步自封或不思进取。奥斯本发现了让“幻想家”和“批评者”同时起作用所产生的矛盾,于是他以其特有的方式使两种类型的人重新组合起来。智力激励法的核心法则是在提出设想阶段的排除评论性批判原则,它可以从根本上清除那种由种种社会原因所导致的影响人们提出新设想的心理障碍,并且如果这一法则能够得到严格执行,那么不同职业、不同知识水平的人交互影响,对于设想组成员摆脱自身知识框架的束缚也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样,在每一种类型的人都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集体作为一个整体也会表现出创造力和进取精神。

因此,冲破心理定势效应的消极影响是使人们能够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步骤,其直接的结果是各种设想的提出,从而形成探索问题解决方式的可能性空间。这一点与创造的本质是一致的。由于蕴涵在非良构问题中的理论客体只是理想客体功能的认定,而如何实现这一功能并最终使理想客体以清晰的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在没有畅通的逻辑通路的情况下,创造者所面对的是一种奇特的填空题,其中需要填入什么样的要素,需要多少要素以及要素间具有什么样的联结方式才能实现理想客体的功能?这些问题都是未知的,而且对问题的解决者而言,任何一个选择项都没有明确的范围。要解决这些问题,试错法是最恰当的方法,而能够运用试错法的前提是能够提出各种设想。所以,创造者在获得成功之前总要经过艰苦的尝试,经历多次的失败这一事实就不足为怪了——每一次尝试和失败都与特定的设想相对应,每一种设想的提出都与冲破心理定势效应的消极影响密切相关。

然而,一个同样重要且更为复杂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这个问题就是创造学方法论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刻划有效地寻求促进问题得以解决的具体方法的可能性空间?这一问题可以从创造的本质引伸出来而又无力解决的问题。它的重要性可以这样来说明,假如人们不再受心理定势效应的影响,那么为解决某一问题所能提出的设想数量即使不是无限的,也会庞大到足以使任何人都要望而却步的程度。这一点与下国际象棋相似,要找到一种最好的走法必须从10[120]种可能性中选择, 如果每毫秒可以考虑三种可能的走法,还是需要一个人尝试几个世纪才能完成。事实上没有人会这样下棋,优秀的棋手与拙劣的棋手之间的差别不在于设想可能的行棋方法的数量,而在于能否发现对局中自己所面对的真正问题是什么以及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的可能行棋方法的质量。因此,如果创造学方法论不对发散型思维方法作任何限制,或者更准确地说不研究塑造怎样的问题解决方式的可能性空间才是有效的,那么人的创造力很可能成为盲目的,不结果实的花朵,而且也无法说明各种创造技法的性质、特点和适用范围。正如原苏联著名发明家、创造学家Γ·C· 阿利赫舒尔针对智力激励法所提出的极为深刻但没有回答的问题:“奥斯本为了减少思维的有序性不得不增加思维程度本身的有序性,引进一定的规划。不知奥斯本是否看到了这种矛盾?……”〔5〕

标签:;  ;  ;  

论创作的本质_定势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