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幼儿园教师体态语的作用及其有效性的因素论文_包菲菲

试析幼儿园教师体态语的作用及其有效性的因素论文_包菲菲

包菲菲 平阳县鳌江镇钱仓中心幼儿园

【摘要】体态语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在课堂上或幼儿一日生活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准确、恰当、自然协调地使用体态语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调动学生情绪,长时间吸引幼儿注意力。本文基于对幼儿园教师体态语基本情况的观察,发现体态语是幼儿园教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分析幼儿园教师体态语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有效性的因素。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体态语;作用;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126-02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幼儿教师。教师的每次举动将对幼儿留下深深地印记。别看他们小,其实他们的记忆和模仿力远远超出我们成人。平日,教师也许能一时停止有声的说话,却不能停止发出信息,即我们的身体总是有意无意地通过特定姿势、动作等各种身体态势不断发出信息,这时,教师已成了幼儿的模仿对象。所以做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全面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人师表。

体态语是一种无声语言,具体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语言。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教育过程中,教师若能注意运用好体态语,在表情上既热情又和蔼可亲,在动作上既温柔又因地制宜。通过微笑的眼神、铿锵有力的手势来表达对幼儿的肯定;通过拍手、爱抚和拥抱的方式来表达对幼儿的鼓励;通过批评、不满的表情来表达对幼儿的阻止。比如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传达着某种信息。有时候看到幼儿园里有的老师带班很累,孩子们都不听老师的话,而有的老师却很轻松,孩子们都很听她的话,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是否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去亲密师幼之间的感情。其实老师对幼儿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产生神奇的力量。概而言之,幼儿教师体态语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有:

一、体态语能让幼儿感到温暖

具有不同个性的孩子随时会出现一些问题,着如同一棵棵小树的成长,需要园丁随时修剪。虽然修剪后的小树仍然会不停地长出歪歪扭扭的枝杈,但它会永远不停地向上生长,这就是孩子成长的规律。作为教师,我们不要苟求孩子事事做得好,处处令人满意,而要正确对待孩子发展中的问题。比如有一次,晓晓妈妈送她进班后,她马上赖在地上不让妈妈走,以哭来对抗,老师过去把她扶起来,可还没站稳,她又赖在地上,而且哭得更厉害,还把裤子尿湿了。老师又急又疼,一边给她换上干净的裤子,一边摸摸她的小屁股和胖肚子,并让她依偎在怀里,轻轻地拍肩,这一切都在无声中进行,使她的情绪慢慢的好起来,脸上还露出了笑容。因此,每天迎接幼儿入园,以热情的表情从家长怀里接过孩子,用手摸摸孩子的小脸,并可抱他到玩具角、动物角看看,使孩子减少对陌生人、陌生环境的恐惧,体会到教师也像妈妈一样的关心、爱护。体态语言则好像春雨滋润的心田,润物细无声。对幼儿来说,午睡至关重要,如同饮食、阳光和空气。培养幼儿良好的起居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每天的行为来养成。在幼儿的午睡管理中,差不多每班都有个别幼儿不能安静入睡,还要影响别人,如口头提醒会影响整个班的睡眠质量,最好的良药是摸摸他的头,或闭闭眼睛,或坐在他的旁边,轻轻拍拍的肩来提醒该睡着了。

二、体态语能促进幼儿的独立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谈到:爱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天性。确实,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身心才能获得充分的健康发展。如在玩商店、娃娃家、食品厂等各种游戏中,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经过选择后,玩得非常开心。但是,那些攻击、破坏、任性、不能与人友好相处的问题行为更容易在这里表现。如:在玩商店时,中班幼儿天天小朋友为买到一辆八轮的小汽车,竞推开前面的小朋友,嘴里还哇哇地乱叫,生怕别人给买走。这时,老师走过去看了看他,摸了摸一下他的头,他似乎明白了老师的眼神和这摸头的份量。随后,他就乖乖地排在队伍的后面,还不时地叫旁边的小朋友排队,教师向他点头微笑,表示肯定了他的做法,还奖给他一个“大拇指”。采取这种体态语,不仅促使他注意到了自己的不良行为,还为他提供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了目标的隐蔽性教育。

三、体态语言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生性好动、只顾自己玩,控制力较差,容易受新事物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教师经常用有声语言来提醒、维持或结束幼儿的行动,不但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和正确的反应,而且有时还可能增加了更多的杂音干扰教学活动。因此,教师使用体态语来代替口头语言,用自己坐端正的姿势或眼睛正视那些小朋友示意幼儿认真听,积极举手发言,或眼光盯着他,示意他静下来,或走过去摸一摸他的头,或摇头来制止不良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幼儿回答问题积极的、正确的,以点头或拍手来表扬和肯定,当幼儿回答不正确时,也要面带微笑,从中引导,鼓励幼儿说下去,让幼儿感受到被重视、被爱、孩子才会对学习感兴趣。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和孩子有暗号”的方法,给那些坐不好、注意力容易分散、活动过渡喜欢玩弄小玩具等这类的孩子商定了各自的暗号,如闭下眼、用手指指耳朵、拍拍腿、等等,说也奇怪,还真灵,马上就坐得端端正正,还把玩具收藏起来,知道吗,这无声的暗号可是我和他们这间的秘密呢,甚至有的还是他们自己想的。这样做效果可真好,不仅不扰乱正常的活动进程,还避免了被提醒幼儿在众目睽睽之下面红耳赤,调皮的孩子也变乖了,真是:说十遍,不如做一遍,我们的体态语暗示法在幼儿健康成长、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体态语言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动作协调的能力,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多种体育活动的幼儿,往往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而且行动积极向上。相反,个别幼儿动作迟钝,胆小,恐惧的幼儿,表现为缺乏自尊和自信,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这类问题幼儿,教师不是轻易地加以否定和批语,而是运用体态语让孩子们在体育活动中自己去实践、去领悟,在实践中长才干,用体态语给孩子多一份尊重、多一份鼓励、多一份信任,少一点干预、少一点支配、少一点指责。如在一次的“麻雀跳树”游戏中,目的让幼儿练习并脚行进跳,可依依小朋友就是不敢跳,一个劲的往后面躲。可当得到老师的拉手,鼓励的语言和赞许的眼光,并经过手拉手式的一起跳后,她也欲欲试跳时,老师立即表现出为她的努力而高兴地搂抱她时,她完全放松地、自主地尽情在游戏之中。通过这样,幼儿在被老师和同伴鼓励和气氛中,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也更加强烈了。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做一名幼儿教师如果能好好运用体态语,那将对幼儿的一生的鼓励。对幼儿主动学习、获得知识、技能起着积极作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手势等动作来表情达意,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一大特点。教师如能巧妙地运用体态语,可以让幼儿从无声的语言中体会到教育内容中的意境,从而掌握知识、技能,面部表情是反映出人们内心情感的透镜,运用面部表情可以进行情感交流。如果体态语运用得好,还能起到控制和调节教学活动的作用。但是只有了解了幼儿在教育过程中体态语的反馈信息,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体态语在教育过程中的的作用及其有效因素:

(一)教师步入教室之后,以温和的目光扫视全班,可使教室安静下来,进入课前准备状态。同时,教师的目光又是亲切的问候,无声的交流.它可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严格要求。表情是反映出人们内心情感的透镜,起到传神烘托的作用,运用面部表情可以进行情愿交流。如指导幼儿讲故事时,就可以运用面部表情来表现故事的内在情愿蕴含。讲到欢乐时,容光焕发,眉开眼笑;表达气愤时,面色铁青,横眉立目;表达悲伤时,面容凄戚,眉目低垂;表达蔑视时,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等等。启发幼儿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运用体态语,往往也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许多幼儿没有进入思考,或因问题较难幼儿不会思考时,教师可做出思考这个问题的表情,全然顾幼儿的存在而自言自语。实际上,这时许多幼儿己随着教师的思考而进入思考状态,又随着教师自言自语的启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师生的情愿交流中,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帮助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既培养了幼儿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教学顺利进行。可见,教师高尚的情操、正直的品质、和蔼的态度、善良的心地及教学的机智,会通过他举手投足、一笑一颦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于无声处见精神”。这就是给我们大家说明了体态语运用在课堂上起着有效的效果,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沟通师生情感,看似与教育活动无关,实际上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了教师,才有可能很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它是所有教学活动的铺垫.教师的仪容、风度、神色、情绪以及授课的姿势、动作、手势、目光都会给学生最直观、最明了的印象和情感激励。沙土比亚说过,动作是一种雄辩力。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手势等动作来表情达意,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一大特点。教师如能巧妙地运用体态语,可让幼儿从无声的体态语言中体会到教育内容中的意境,掌握知识、技能,同时发展幼儿的敏捷思维能力。在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教学中,教师的手势像乐队指挥那样: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重、时而轻;时而缓、时而急………再加上教师适当的语调和时而和谐愉悦的表情,时而欢快的动作等进行讲述,幼儿的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从无声的体态语言中体会到栩栩如生的意境,领会到赞美大自然的热烈情感。这就是教师体态语的魅力,离不开教师的每个动作,它将会影响身边的每个人。

(三)信息反馈功能即分析学生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方案。理解体态语的运用规律,接受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对教学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当遇到有学生听讲时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便有可能是他们对所讲内容不感兴趣:或双眉紧皱,面带疑惑,有可能是对所讲内容不理解。这时,教师应尽快调整教法,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四)信息强调功能即突出教学重点功能。当教师讲解到教学重点时,如配以贴切恰当的动作加以强调,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留下深刻的印象。体态语运用得好,还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更好的控制和调节。首先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体态语表达的反馈信息:幼儿凝神屏目视老师,说明教学启发得当,情绪高昂,对教师所授内容理解;幼儿交头接耳,蠕动嘴唇频频举手或眼神呆板游离表示可能有话要说或对教师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幼儿坐立不安做小动作,说明注意力分散;幼儿眼泪汪汪低眉垂目表示可能受了委屈也可能是受了批评等等。只有注意了解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体态语的反馈信息,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体态语在教学中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体态语言调节幼儿的学习活动:教学时善于用眼神巡视活动室,以免漏掉哪一个角落的幼儿。当教师的目光和幼儿对视时,可以给幼儿一种“老师就在你身边”的感觉,使之精神振奋,;发现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可借机走到他旁边,轻轻地拍他一下或用眼神注视他,使之注意力集中于活动中,避免直呼其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影响其他幼儿活动。在活动过度环节幼儿讨论热烈或吵嚷声未停下来时,教师可不出声,直视幼儿,同时用手做“停止”的动作或做手指操,幼儿就可戛然而止,静心听讲。幼儿也是根据教师的体态语言的变化来判断教师的态度的、情愿和教学的重难点,以调节自己的活动。曾有人形象的描述道:“组织教学活动,第一流的教师用眼神,第二流的教师用语言,第三流的教师施以惩罚。”这真是道出了体态语对教学控制调节功能的重要作用及其有效因素。运用体态语必须强调:1.体态语是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但它既可以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也可以破坏教学工作,教师的艺术就是在于使体态语更好的为教学服务。2.动作准确、自然、适度。准确就是采用的体态语应符合教学内容客观实际及情愿基调,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和性格,符合景色的特定环境。自然就是不矫揉造作,与教学内容协调一致,不要产生生硬、做作等毛病。适度就是恰如其分,该用的地方用,不该用的地方不要强求。3.得当的体态语不管借鉴吸收了什么艺术门类的营养,它都应该是教师消化的、个性化的东西,而不是硬装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和谐的美感。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体态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体态语虽同有声语言一样可以传情达意,但仍有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实践中勤学苦练,把体态语同有声语言完美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也显.教学论新编[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2]耿二耿.体态语概说[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3]张秦中.体态语的运用及因素[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7.

论文作者:包菲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试析幼儿园教师体态语的作用及其有效性的因素论文_包菲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