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程国中

浅谈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程国中

中国建筑第二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我国现代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绿色环保建筑概念的被提出,在城市有限的的地域空间,现有的城市住宅已经不再满足人口居住的需要,这就使得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城市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它不仅关系到整个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同时对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高层建筑;分析

引言:国内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科技的推动下,建筑施工技术工艺日趋成熟,普通的住宅施工技术日益完善,然而在高层建筑的施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对于建筑的质量和功能性也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施工显得十分的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在高层建筑中的施工难度,还需要对施工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的合理解决都提出了巨大的考验。

1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伴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施工普遍运用了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它能够弥补传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缺陷,同时对于快速高效的完成高层建筑项目施工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含义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水热化现象导致混凝土内外之间温差大于引25℃,并且施工墙体整体厚度大于80cm,同时它还符合国家的ASS5标准。大体积混凝土的优点表现在很多方面,它的结构厚实、成本较低、高强度、能够抵御一定强度自然灾害的侵袭等,由于施工技术的优势也决定了它的施工技术难度要更高,对于各方面的要求都更为的严苛。本文为了更好的阐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这里选取了某高层建筑项目为例来进行分析,结合技术特点、施工难度、经济性价比等方面来进行分析。据经验来统计,本次工程项目施工需要用混凝土2442.34m3,按照C30的强度来配置。

①大体积混凝土中的石料需要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每次配比时都要经过详细、准确的计算才能够得到理论的混凝土强度,在每次的配比前都需要进行多次的试配,然后测试出最优的一种方案,将其作为最终的混凝土配料方案。配比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好搅拌的速度、水温以及材料的粗细等,这样才能够确保配比过程顺利进行,进而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混凝土用料。

②大体积混凝土材料选择需要骨料所占比例能够达到混凝土绝对体积的80%以上。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应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应大于1%,细骨料的采用细度模数应大于《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含泥量不大于3%。水泥的选用应当遵循少用的原则,在满足设计要求和符合施工规范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水化热高的水泥不得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骨料中的碱成分的活性,进而选择合适的低碱水泥。为了保障骨料的配制质量,需要在配比、搅拌的时候往里面添加一些添加剂,这样做的目的是暂缓水泥水化温的产生时间,同时防止混凝土出现过快的的凝固。

③高层建筑质量关系到用户的居住安全和居住体验,我们需要从建筑施工工艺方面进行改进,不仅要重视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还要重视施工过程的管理,注重施工细节的把握: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沟通和调度,要确保现场的通讯设备完好无损,并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物料供应连续充足;现场施工时需要认真仔细的检查现场的是否存在杂物,要检查现场的物料是否充盈,并认真的检查施工是否符合方案的设计要求。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关于模板的施工技术

在整个建筑施工中,建筑模板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配合支撑系统保障施工人员的工作安全,也能帮助混凝土凝固成所需形状。因此施工人员应时刻谨记工程标准,按照标准要求一丝不苟的完成施工。在进行模板工程的时候,必须依据施工方案中的设计尺寸与要求施工。铺设的模板要能容纳包括混凝土重量及施工时的全部荷载,同时也要保证混凝土不发生渗漏、变形的问题,从而形成整齐标准的模板。搭建的脚手架也要提前计算设计,确保其承载能力大于施工中施加的全部荷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施工方会选择钢模板或是胶合板来制作模板,在混凝土成型时,应先清理模板表面,并保持表面清洁,从而使混凝土成型标准。在浇筑混凝土前,为了保证安全也要检查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检验是否牢固可靠。同时应该定时在干燥清洁的模板表面淋水来满足铸模湿度的要求,当然水多了也要进行烘干。简单来说就是为了使混凝土形成标准的形态,必须合理安装各零件设施,保证安全零误差。

2.2浇筑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作业关系到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因此我们需要紧紧的围绕创新建筑方法入手,从多方面来控制浇筑作业的有效性,确保浇筑作业能够顺利的展开。

(1)要严格按照设计浇筑的顺序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不能为了一时方便或者其他因素打乱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2)为了确保浇筑质量,应该尽可能的一次性完成所有的浇筑任务,避免反复的进行浇筑。此外,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不能出现偏差。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不能为了浇筑的方便而向混凝土中加入过多的水,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密实性与和易性。

(3)浇筑时间影响着浇筑作业的质量,要把握好施工的进度,尽可能的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一系列的浇筑任务,避免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防止出现裂缝、抗震能力不足等情形的出现,对于需要进行多层浇筑作业的建筑工程,新一层的浇筑作业必须要在前一层混凝土尚未凝固前施工最佳,并做好对混凝土的充分振捣,这样才能够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达到最佳。在具体的检修作业时应当充分的考虑到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这关系到混凝土的凝固速度的快慢等,这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中显得十分的重要。

2.3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技术

混凝土的振捣作业关系到整个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的提升,它不是简单的震捣作业,需要控制好各方面的因素,比如像检查钢筋是否被固定到位、保护垫块是否松动等等。要控制好混凝土的下料,连续均匀的适当下料,将振捣时的震动设备插入到设计好、具有一定间距的振捣位置上,设置好振捣的时间,保持振动棒与用料呈垂直的状态;在进行斜向振捣时,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要成40~45°。在进行振捣工作时,要遵循先周围后中间的原则,这样往往能够达到理想的振捣效果。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由于建筑物都是高层或者是超高层,因此对于混凝土的用量很大,难以确保出现的水化热现象影响到施工过程中或者是后期的使用中建筑物出现裂缝。控制由水化热导致的混凝土因为内外的温差而出现建筑物墙体的受力不均衡,长此以往受力较多的那部分就会发生裂缝或者是断裂,严重的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3.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1)在前期的设计准备时期,要结合墙体的防裂缝来进行考虑,应当针对后期的墙体裂缝问题科学的配制配筋,并针对裂缝问题适当的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2)选择适当原材料,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合理地掺入添加剂如:掺入减水剂、膨胀剂、缓凝剂等以提高材料性能;

(3)做好混凝土的配比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性、抗震性、坚实度等。优化混凝土成分是提高混凝土整体质量的重点;

(4)做好混凝土的后期保温保湿的养护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浇水来降低墙体的内外温差,同时利于混凝土的凝固,该阶段应当在混凝土浇筑后的8-12h内开始进行的。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对墙体的的充分振捣,确保混凝土之间均匀、充实,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渗透水,提升混凝土的整体强度,降低裂缝的产生;

(5)及时对温度进行监控和测量,测好所用水泥3d和7d时的水化热,以便出现不符合温度指标的时就要马上调控温度,使裂缝出现减少。做好混凝土成品保护,不宜过早拆模、踩踏或堆放材料。

3.2裂缝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裂缝产生要采取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弥补。对于产生裂缝的混凝土首先要确保其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才能对其进行处理。浅裂缝在处理前应当充分的将裂缝处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浇水使其保持湿润的同时应避免积水的堆积,并采用注浆的方法将裂缝进行封堵。裂缝较深的处理办法也是采用的事是注浆的方式,它在裂缝的两头分别设置一个进浆孔和一个排气孔,然后再进行注浆作业。对封缝的密封效果应进行检查。注浆后待缝内浆液固化后,方可拆下注浆嘴并进行封口抹平。

结语: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高层建筑业不断进步,大体积混凝土具有非常多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工程,然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相对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各种因素,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来对可能出现的混凝土使用的一些问题进行控制,以提高层建筑质量,促进我国建高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建生.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在高层建筑基础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7):78-78.

[2]苗青松.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41-41.

论文作者:程国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  ;  ;  ;  ;  ;  ;  ;  

浅谈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程国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