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方法: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具体选择时间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本次研究对象选择随机划分的方式,具体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9,对照组总有效率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住院时间和病情恢复时间比较,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pH、PaCO2和PaO2的对比时,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当对急性心衰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无创呼吸机的应用相对比较理想,使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衰;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疗效观察
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属于常见疾病类型,且具有发病急和病情重等特点,临床特征包括低氧血症和肺水肿等,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在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时,其主要包括改变体位和面罩给氧等,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但治疗效果仍然较差,一些患者更是由于呼吸不畅导致死亡[1]。近几年,伴随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按照该疾病的发病特点,对无创呼吸机予以治疗,可以提高其整体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率。本文选择96例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患者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详细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具体选择时间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具体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诊断标准:患者均出现呼吸困难和面色苍白等;呼吸衰竭诊断时,PaCO2超过50mmHg;PaO2低于60mmHg。实验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对比,比例控制25:23,平均年龄为(44.7±3.3)岁;其中Ⅰ型呼吸衰竭患者14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6例,Ⅲ型呼吸衰竭患者18例。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对比时,其比例为27:21,平均年龄为(43.5±3.5)岁;其中Ⅰ型呼吸衰竭患者17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5例,Ⅲ型呼吸衰竭患者1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扩血管和面罩吸氧、利尿等一系列治疗。,确保患者可以早日恢复健康[2]。
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对患者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患者治疗前期,按照患者病情变化,对呼吸机的参数值进行相应调整,即氧浓度需维持40%-100%期间;潮气量应该维持8mL/kg-10mL/kg范围内;呼吸频率每分钟控制14-20次左右;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控制于3-8cmH2O标准。同时还应对患者的病情予以密切观察,按照患者病情实际变化情况,对其参数予以调整,直至达到撤机标准[3]。
1.3 观察标准
当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疗效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疗效指标主要从住院时间和病情恢复时间方面进行,血气分析指标则包括pH、PaCO2和PaO2。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患者治疗有效率用%表示,予以X2检验,疗效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则选择±s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
在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9%(47/48),死亡率为4.1%(2/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40/48),死亡率为18.7%(9/48),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患者予以疗效指标的对比时,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较为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急性心衰的病情变化较快,且具有病情重和起病急等特征,对于急性心衰患者来讲,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呼吸衰竭症状,当患者发病时,可能会发生心排血量的下降,导致静脉血压的不断升高,最终造成渗液进入肺泡内、肺间质中,使其出现合并肺水肿的情况[4]。如果患者的换气功能发生障碍,极易引发低氧血症若是没有进行相应干预,则会导致患者部分器官的衰竭,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通常情况下,急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其主要是以扩血管和强心等常规治疗为主,以便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不全情况,但却存在治疗时间长等缺点,导致患者错过有效治疗时机,最终造成患者死亡率的提高[5]。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9%,死亡率4.1%,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对此,在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使其治疗效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王晓云.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6):31-32.
[2]王平,谢枫.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5):2525-2525.
[3]周玉平.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4):44-45.
[4]尤振辉.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20):21-22.
[5]陈莹.无创呼吸机用于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8):2781-2783.
论文作者:吴祥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衰论文; 实验组论文; 呼吸论文; 呼吸机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