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飞机,让科学家耍起来论文

纸飞机,让科学家耍起来

文/焦林芳

今年春节时,我被很多科学界的大咖在朋友圈里刷了屏,其中有一个段子看起来搞笑,实际上也确实很搞笑——盘点搞笑诺奖。

说起诺贝尔奖,大家都很熟悉,那是这个地球上迄今为止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至于搞笑诺奖,顾名思义,是一本正经地说特别不正经的事情,或者以一本正经的宏大研究去说你想也想不到的奇葩话题。

“没有,他认定了你,哪里肯结婚!他得了抑郁症,现在快疯颠了。”黄书记叹了一口气,头仰在沙发的靠座,双眼望着天花板。

严肃点儿,我们搞笑呢

搞笑诺贝尔奖名字虽然叫“搞笑”,它的内涵却很严肃。

Surgical revascularization by ex vivo repair of the renal artery using a saphenous venous graft.

(2)两化融合有效激发高级生产要素作用,驱动重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阶跃提升 两化融合可有效激发技术创新活力,不断夯实支撑两化融合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行业技术发展各项重点的全面落实。同时,随着两化融合的持续深入,企业对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一般性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而技术、管理,尤其是数据等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被不断激发,两化融合水平与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相关,且呈现阶跃式提升。

每个奖项颁发都有一些搞笑环节。得奖者只有一分钟可以发表感谢词,如果超出一分钟,就会有一个8岁女孩儿在台下高喊:“下去吧,我烦了!”得奖者要自费去领奖,而且奖品是不值一文的粗糙的手工艺品。至于奖金,据说是10万亿津巴布韦币,折合人民币约两块五。

第三是颁奖地点和颁奖嘉宾严肃。

搞笑诺奖活动从1991年开始。那个年代正是各类期刊举办活动的最佳时期,人们乐于参与,也乐于口口相传活动的效果。所以,只要是杂志举办的活动,非常容易达到全民传播。

活动虽然搞笑,但宗旨却很正经。杂志宣称,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

第二是评选过程严肃。

最初的时候,这个奖项由杂志的编辑记者和科学家组成评委会,从全球公开发布的各类科学研究中选出。既然有科学家参与,入选的标准也得科学。评委会公布的评选标准是:科研成果必须不同寻常,能激发人们对于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而且所有参选的研究成果必须在著名的学术性期刊上发表过。

搞笑诺贝尔奖的发起者名叫马克·亚伯拉罕斯。这个美国人是幽默期刊《不太可能的研究实录》的创始人,这个奖项的举办,最初的目的是扩大杂志影响力。

先不说他们研究的过程,就这些题目是不是就够普通人开脑洞了?所以有人说,这些搞笑诺奖研究真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这个扫地的老头不是别人,正是哈佛大学的物理教授罗伊·格劳伯。他是世界公认的物理学科开创者,国宝级物理学家,地位何等崇高。每年搞笑诺奖结束后,他都自愿报名打扫卫生,他曾感慨:“现场的垃圾并不多,只有两三万个纸飞机而已。”观众扔上台的纸飞机并非蓄意挑衅,而是只有认同或是想鼓掌时,才会抛出,这也被领奖者们视为最高的荣耀。这位身怀绝技的扫地僧只有一年缺席了搞笑诺奖的颁发现场,也就是2005年。那年,人家不是干别的事,而是飞到北欧去领真正的诺奖了。

除了罗伊·格劳伯,颁奖现场还有一个牛人,就是那位常年把自己漆成金银色在会场给演讲者打光的“人肉灯柱”。每逢颁奖盛会,老头就会把自己漆上金银色,光着身子,认真地举着手电筒,为台上的演讲者打光。你猜这老头是谁?人家可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查尔斯·胡尔。传说中的3D打印机之父,说的就是他!

一是发起目的严肃。

奇葩研究脑洞太大

因为世界上有一些有趣的人,所以世界才变得有趣。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语言的使用越来越倾向于从中心范畴向外扩展,甚至会有一些完全颠覆传统的语言使用方式,而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使用方式实际上蕴含着特有的内在规律,也正是人的一般认知方式的体现。

这些搞笑诺奖得主无一不是有趣的人,来看看他们搞的那些奇葩研究。

在网购时经常会出现物流配送时间较长或迟迟不发货的情况,使顾客感到焦虑,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淘宝网会在第一时间内与客户联系,取得客户购买商品的信息及时安排发货。为了方便客户查询购买商品的物流情况,淘宝网会及时更新物流网上的信息。如果卖家没有及时发货,顾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适合的商品,不仅可以省去等待的时间,还可以尽快收到商品。这种物流配送方式有效的提升了顾客对物流配送时间的满意度。

2018年的搞笑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有8位。他们搞了一项共同的研究,证实葡萄酒专家可以通过气味识别葡萄酒杯中是否有苍蝇存在。这一年的营养学奖则是“计算出‘人肉食物’中的卡路里热量远低于其他传统肉食”。

搞笑诺奖不同于其他行业以评选最差为目的的奖项,颁奖地点随便搞个地方就了事,例如电影界里声名远播的金酸莓奖,在一个普通人家的客厅就办了典礼。这个搞笑诺奖每年一定要在哈佛大学颁发,关键的关键是,颁奖者们都是货真价实的诺奖科学家,甚至连活动结束后扫地的老头都是诺奖得主呢。

2016年颁奖典礼上有这样一幕:日本人东山获得了这一届的感知奖。这位教授上台发表完领奖感言后,突然走到一旁把腰弯下来,然后从胯下望向台下。人们大笑中才知道,这位教授是在示范他的研究成果:人们如果头朝下从两腿间颠倒着看世界,会觉得前方物体距离更短。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们一定想亲自试一下,看这个成果是不是真的。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一定得亲口尝一尝。听完东山教授的讲述,台下的几位诺奖得主也跑上台来,纷纷弯腰从胯下看起了世界。

比这一幕更怪诞的是,这一年的生物学奖得主干脆是爬着上台的。他为什么会爬上台?也是缘于他的研究成果——利用假肢,人能像羊等四足动物一样运动。为了他的研究,这位名叫托马斯·塞维茨的英国设计师穿上特制的假肢,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上生活了三天,每天和羊一起吃草、聊天、睡觉……

可惜只有三天,如果生活三年,不知道这位科学家是不是还有新的发现?

再看2016年诺奖物理学奖题目,读者们一定会有更多感想。这个题目是:一只猫能同时处在固体状态和液体状态吗?

堆料装置采用双油缸支撑臂架或拉杆作俯仰运动(油缸行程由堆料高度确定),降低了落料点的高度,减少物料和物料之间的碰撞,从而减少了铺料过程中异味的产生。

2006年的医学奖是:直肠按摩能够治疗打嗝。也许你会说,有谁打个嗝会想出那么恶心且费事的法子去治疗呢?但这就是科学,还是脑洞被开到极致的科学。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胃肠道穿孔患者进行时,多层螺旋CT技术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判断胃肠道穿孔的情况。多层螺旋CT技术的检查时间相对较短,多层螺旋CT技术的术前确诊率高,且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低,对于胃穿孔的临床诊断能起到更准确的效果,该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听起来,这些研究是够逗的。但你别忘了,这些研究可都是刊登在著名学术期刊上的重大课题,可不是随便就能入选的。

关节轴承主要是由一个有外球面的内圈和一个有内球面的外圈特殊结构组成的滑动轴承.关节轴承一般用于速度较低的摆动运动(即角运动),在支承轴与轴壳孔不同心度较大时,仍能正常工作.

比如,2018年那个用邮票测试男性性功能的研究,得奖者是来自美国、日本和埃及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准备数张未撕开的邮票,在睡觉前阴茎松软时围绕根部贴一圈,当次日醒来时,发现邮票断裂,就说明夜里曾经勃起过。这个方法曾刊登在《泌尿学》杂志,据说准确度是100%,被认为是最简单、有效的阳痿筛查技术。

前一年的物理学奖是:无论个头儿大小,哺乳动物尿尿都是21秒。

笑出深意

搞笑诺奖颠覆的可不只是人们对于科学研究的刻板印象,还让人们认识到,原来科学家们不只是实验室里的活化石,他们要耍起来,那可是上天入地、七十二变,任谁也拦不住。

在搞笑诺奖的历史上,有几位中国人得过奖。前面说过的那个有关哺乳动物尿尿时间的研究者,就是一位叫做胡立德的中国人。他毕业于大名鼎鼎的麻省理工学院,现在是佐治亚理工学院工程学系的数学家,专业是流体力学。他说,他的研究开始于给儿子换尿布时的偶然发现:他和小孩子尿尿的时间居然一样。

从小对动物感兴趣的胡立德于是有了一个大胆猜想,也许哺乳动物的小便时间都是一样的。

总之,班主任工作,不简单;要做好,更不简单。我相信,在爱的教育途中,“用爱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一定会将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的。

我完全被搞蒙了,抬起头才发现,爸妈的视线并没有停在我身上,而是在瞪着秦晴。妈妈的声音更高了:“我在你房间里找到你画的漫画了,马上就要大考了,怎么又分心?你和你姐又不一样……”

于是,他安排了学生去亚特兰大动物园帮助他做这个项目的研究。学生们采集了各种动物的小便数据,结果有了发现:所有哺乳动物排空尿液的时间大致相同,都是21秒。之后,胡立德把这个发现称为“21秒定律”。

这项发现被媒体发布后,网络上先炸了营,有人说,胡立德是在胡说,一位网友说,他自己的平均尿尿时间是60秒,最长达到150秒。这项研究绝对不靠谱。

胡立德则用实验数据说明,这个网友反映的情况很正常,只是,他的年龄已经大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前列腺会把尿管压缩,根据尿尿时间,正好可以推测一个人的年龄。

他进一步公布了研究成果的直接应用: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排小便时间,来判断泌尿系统的健康程度。实际生活中有一种治疗尿失禁的设备,就是根据21秒定律。另外,一种人造尿管是否耐用的检测,也是根据这一定律。

胡立德说,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索没有人去过的地方,大部分时间,科学家需要绕个远路,而不是直接从A就能到B。

笔者也赞同胡立德的理论,这是搞笑诺奖真正有用的地方。事实上,人们认为的科学不只是特别严肃的实验室里的研究,它完全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意外发现。

标签:;  ;  

纸飞机,让科学家耍起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