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论文_邓建平

探索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论文_邓建平

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 404300

摘要:痤疮是一种易发于青少年的慢性炎症皮肤疾病,处于发育时期的青少年皮脂分泌旺盛,容易造成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继而引发痤疮。西医常用治疗方法为外涂激素和抗生素药膏,内服抗生素药物,常常效果不好。本文从中医基本论治方法出发,提出辩病辩证治疗痤疮的方法。由于该方法考虑到各种痤疮的差异,所以疗效比较显著。

关键词:中医;辩病;辩证;结合;治疗;痤疮;分类;方法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疾病,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在青春期都得过痤疮,所以痤疮在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学生中发病率较高。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皮脂腺分泌皮脂较多,容易造成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微生物过度繁殖而形成皮肤炎症。痤疮常见于皮脂腺较发达的面部、背部和胸部,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容易造成黑色素沉积,严重的甚至留下瘢痕,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西医治疗痤疮的主要方式是外涂激素软膏和抗生素软膏,以及内服抗生素药物,但是疗效常常不够理想。中医对痤疮的研究历史非常悠久,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痤疮在中医中的名称有“粉刺”、“肺风粉刺”等等。很多中医古籍中就有对痤疮的记载,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就有描述痤疮的语句,并且讨论了痤疮的发病机制;《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中提出了使用内服枇杷清肺饮来治疗痤疮的方法。因为治疗经验积累较多,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中医对痤疮的诊治有着独到之处。中医治疗痤疮主要使用辩病辩证的指导思想,对不同的患者病情症状使用不同的疗法,因而疗效较好。

一、中医辨病和辩证相结合的思想方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医的辨证论治并不是排斥辨病论治,很多中医学者都认为辨证论治是包含辨病论治的,所以中医从起源发展至今一直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论治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思想方法,比如《灵枢·五色》中有“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素问·离合真邪论》也有相似的记载。后来经过历代中医学家的研究和补充,形成了一整套的辩病辩证的论治方法。比如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以六经命名病,再依据脉候进行辩证,最后投以合适的药方进行治疗的论治法则。到明、清时代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理论已经趋于完善,比如明代张介宾的八纲辨证,就把辨病和辩证完美地结合了起来,使辨病和辨证相结合论治的理论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在现代,很多中医学家对辨证辨病中的“病”提出了讨论,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形成统一的结论。由于中医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很多中医提倡借鉴西医的理论,所现代中医所说的病即为西医之病,通过西医的诊断确定病,再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常常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本文按照现代通常的观点,认为“病”即为西医所描述之病。

二、中医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的方法

利用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首先要明晰痤疮的发病机理,如何按照辨证对痤疮进行分类,分类过程中也用到辨病的方法,最后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的不同,证候的不同等,给予不同的方剂、药膏进行治疗。

1.痤疮的病机病因

西医对痤疮发生的观点是:可能是由于人体内分泌系统失调,雄激素分泌过多,皮脂腺活性较强等因素,导致皮脂腺分泌皮脂过多,致使毛囊口角化严重,皮脂腺皮脂外流不畅,各种微生物滋生而得痤疮。当然,对于确定的原因目前还没有搞清楚。

中医则认为:痤疮发生的原因,多与饮食不节有关,患者可能喜欢食用辛辣或者肥甘厚味等食物,致使肺经湿热,加之外邪侵入,使毛囊闭塞,内热不得发散,致使血热蒸发于面部,形成痤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痤疮的辩病辩证分类

中医治疗痤疮都是先辨病和辨证分清楚病因,然后进行治疗。笔者沿用这一方法通过辨病辩证相结合的思想方法随痤疮进行分类,痤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肺经湿热型痤疮,对应于西医中的病为丘疹型痤疮。该类痤疮的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起粉刺,患者感觉红肿疼痛、瘙痒,常常伴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等现象。

(2)热毒型痤疮,对应于西医中的病为脓疱型痤疮。该类痤疮的主要表现为,患者皮肤出现炎症性丘疹和脓疱,脓疱多发于丘疹的顶端,丘疹的周围有红晕,患者常出现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等现象。

(3)脾胃湿热型痤疮,对应于西医中的病为丘疹型或者脓疱型痤疮。该类痤疮的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粉刺发作频繁,粉刺可以挤出黄白色的脂粒,或者挤出脓液,患者的脸部会出油光亮,并伴有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数等现象。

(4)肝郁气滞型痤疮,对应于西医中的病为皮疹。该类痤疮的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皮肤出现皮疹,皮疹通常分布于面部、胸部和背部,常常伴有胸闷不舒、两肋胀痛、易生闷气等现象。

3.各型痤疮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痤疮辨病辩证进行分类,就可以达到合理地给予方剂,有效地进行治疗。

(1)肺经湿热型痤疮的治疗方法以清凉肺血为主,常用的药方为枇杷清肺饮。枇杷清肺饮由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人参、甘草等药材组成。

(2)热毒型痤疮的治疗方法为清热解毒,常用方剂有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饮主要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等药材组成。

(3)脾胃湿热型痤疮的治疗方法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药方为芩连平胃散,芩连平胃散主要由黄连、陈皮、苍术(炒)、生甘草、茯苓、厚朴等药材组成

(4)肝郁气滞型痤疮的治疗方法为舒肝理气散结,常用的药方为柴胡疏肝散,该药方主要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等组成。

4.治疗实验统计

笔者通过对七十二例痤疮患者利用辨病辩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肺经湿热型痤疮为三十一例,热毒型痤疮十九例,脾胃湿热型痤疮十三例,肝郁气滞型痤疮九例。临床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临症进行加减组合。最后的治疗结果为治愈二十五例,显著效果二十八例,有效十五例,无效四例,总体有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四点四,治疗效果良好。

三、结论

综上所述,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论治方式是中医的重要特点,在治疗痤疮过程中,对痤疮按照辨病辩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类,按照分类使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要比使用统一的方剂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讨论稿)[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5);

[2]景春晖,夏庆梅,杜天乐.痤疮中西医治疗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5(4);

[3]鞠强,夏隆庆.皮脂腺与痤疮[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9(4);

[4]张秋仔.李灿东分脏辨治痤疮经验[J].河南中医,2011(12);

[5]孙经伟.寻常痤疮中药外治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

[6]陈昭,王建美,高顺强.痤疮病因研究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2).

论文作者:邓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探索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论文_邓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