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策略对预防NICU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效果评价论文_王红红,吴玉燕,赵彬芳,韩佩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38)

【摘 要】目的:探讨集束策略对NICU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NICU2012年12月~2013年11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703例作对照组,将2013年12月~2014年11月82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中心静脉置管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集束策略,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去除敷贴完整性、CRBSI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集束策略能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CRBSI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降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集束策略;NICU;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图分类号】R3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785-01

集束干预是针对某种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有循证理论支持的联合护理措施。研究表明,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对降低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效果[1]。现将我院NICU运用集束策略对CRBSI发生率的影响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NICU2012年12月~2013年11月留置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703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12月~2014年11月留置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82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0.3±20.5);男性459例,女性244例;对照组中高血压脑出血191例,急性颅脑损伤332例,肿瘤开颅手术后180例,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为(25.11±3.50)分。实验组年龄33~77,平均年龄(48.5±21.9);男性496例,女性329例;其中高血压脑出血210例,急性颅脑损伤398例,肿瘤开颅手术后217例,APACHEⅡ评分(24.53±3.91)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进行常规操作护理[2];实验组依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治疗指南与2008年美国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策略[3],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集束策略,按要求进行评估、操作与维护。

1.3 N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集束策略

1.3.1 规范化置管 (1)CVC的留置由资质医师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后再实施操作。(2)优先选择最小管腔导管。(3)科学合理选择穿刺部位,CRBSI发生率依次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患者避免行颈内静脉置管。(4)置管时减少人员的流动。(5)严格落实手卫生规范。(6)皮肤消毒使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皮肤消毒液,消毒范围直径>15cm*15㎝,自然完全干燥。(7)操作者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一次性手术衣,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人工鼻,防止分泌物污染操作区域,铺无菌治疗巾覆盖患者全身,确保无菌屏障最大化。

1.3.2 精细化维护(1)皮肤消毒:透明敷料去除后,用0.9%氯化钠棉签清洁皮肤,后使用75%酒精避开穿刺点再使用安尔碘对皮肤进行消毒,消毒时均要用力摩擦至少15s,消毒范围直径大于敷料范围。(2)敷贴更换:前3天每天更换,后每3天更换一次,若为无菌纱布敷料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更换敷贴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使用CVC维护专用治疗车。去除敷贴避免使局部皮肤受损,破坏皮肤的自然防护屏障,方法:以0°去除皮肤上敷贴,后利用安尔碘棉签将粘附在导管上的敷贴去除。(4)固定导管的思乐扣一周更换一次,污染时及时更换,更换敷贴时思乐扣的卡槽内也应彻底消毒。(3)输液装置管理:延长管、输液器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三通接头、优赛接头使用时间不超过72小时。附加装置污染时及时更换,不用时摘除。连接输液装置时,接头处用安尔碘纱布块由接头处向周围用力摩擦至少15s,自然待干。输液完毕后用无菌纱布包裹CVC接头末端,保持清洁。

1.3.3 科学化评估 CRBSI的发生与留置时间呈正相关[4]。导管留置期间每天由主治医师与责任护士依据深静脉置管及相关感染监测评估表进行评估,不需时及时拔管。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CRBSI、非计划性拔管和去除敷贴完整率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发生CRBSI发生43例,非计划性拔管103例,去除贴膜完整性59.6%;实验组CRBSI发生15例,非计划性拔管14例,去除贴膜完整性达97.8%,两组CRBS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文中针对留置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的去除敷贴完整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CRBSI发生率进行实验比较。相较于常规护理,集束干预策略下CRBSI发生从6.12%将至1.79%;非计划性拔管从14.59%将至1.71%;去除敷贴完整率也从以前的59.6%达到了97.8%,这也对降低CRBSI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4 小结

穿刺部位皮肤的细菌菌落数是CRBSI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局部护理直接影响局部皮肤菌落数的数量。临床实践证明,在各项诊疗护理工作中严格落实操作规范、流程,落实手卫生制度,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无菌;科学合理的CVC穿刺部位;合适的无菌透明敷贴;最大的无菌屏障与及时评估尽早拔除,可使CRBSI发生率显著降低。而对于NICU内病情危、急、重,抵抗力较低的患者,这些就更为重要。本文实施集束策略的观察组CRBS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应用集束干预对可降低CRBSI的发生率,保证NICU患者治疗顺利进行的同时降低其住院费用,而医护人员的诊疗操作更规范、科学,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因此,集束策略对预防N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单君,朱健华,顾艳荭.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10):889-891.

[2]王建荣,蔡虹,呼滨.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3]安友仲, 曹相原, 方强.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 6(28): 416-418.

[4]李燕玲,郭豫.中心静脉置管后感染的预防[J].中国水电医学,2006, (04):237-238.

论文作者:王红红,吴玉燕,赵彬芳,韩佩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集束策略对预防NICU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效果评价论文_王红红,吴玉燕,赵彬芳,韩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