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投资公司的战略问题与对策--对我国部分风险投资公司的调查_创业论文

中国创业投资公司的战略问题及对策——对中国部分创业投资公司的调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资公司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中国创业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业投资作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一直十分缓慢。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一号提案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创业投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1年9月底,中国共有创业投资机构200多家,注册资本总额近300亿元,已迅速成长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见表一)

表一:1995年-2000年各年的机构增长率

机构增长率

注册资本增长率

1995 4%

6%

1996 8% 10%

1997 38%

9%

1998 36% 46%

1999 55% 34%

2000108% 93%

但是由于国内创业极迟迟未能推出,并且受到整体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滑坡比较明显,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信心受损,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创业投资陷入低谷,国内创业投资已经从2000年的热潮中逐步降温,作为新兴事物的中国创业投资正处于大浪淘沙的发展低潮。如何在目前比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壮大是每一个创业投资机构最关心的问题。

发展战略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众所周知,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创业投资公司的成长经历了三次波折:一个是1999年开始现在已经破灭的网络泡沫;一个是1999年和2000年的投资二板公司热,套牢了很多投资公司;另一个就是很多投资公司在网络泡沫破灭、二板遥遥无期,自身发展方向迷茫之际,面对2000年的股市牛市,按捺不住,又赶上了股市暴跌。这三次波折,使国内的许多投资公司元气大伤,长期发展能力受到削弱。这反映出我国的许多创业投资公司在发展方向、赢利模式、业务运作等企业基本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

调查中,超过90%的公司受访者表示,公司战略对公司发展很重要,但太宏观,现在还不是研究的时候,企业需要扎扎实实做些实事,创造效益是当务之急;关于2002年的工作重点,增加银行贷款、招募与培训人才、寻找优质项目等是提及最多的(见表二)。表二中详细列出了所有受访者的回答及所占的比率。

表二:2002年调查样本创业投资公司的工作重点

2002年的工作重点  回答人占总受

访者的百分比

增加银行贷款,扩大债务融资92%

招募与培训人才89%

寻找优质项目 85%

完善公司投资方面的内部制度76%

完成年度利润指标 72%

证券市场运作 63%

争取实现项目的退出54%

增资扩股 45%

加强对项目的管理 41%

建立公司激励与约束机制28%

研发实验新型投资工具 22%

研究公司投资方向和重点20%

房地产投资16%

表二中各投资公司2002年的工作重点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创业投资业务的运作,包括寻找优质项目、完善公司投资方面的内部制度、争取实现项目的退出、加强对项目的管理、研发试验新型投资工具;第二类是公司其他业务的运作,包括增加银行贷款、证券及资本市场运作、房地产投资等;第三类是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包括招募与培训人才、建立公司激励与约束机制、增资扩股、完成年度利润指标、研究公司投资方向和重点等。其中和公司长远发展有关、涉及公司经营战略的只有两个方面,增资扩股和研究公司投资方向和重点,分别只有45%和20%的投资公司准备将其作为2002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创业投资公司更多地将精力集中在业务运作层面,而将对公司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的战略研究放在比较次要的位置,超过80%的公司还未将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关的问题列入2002年的工作计划中。为什么90%的投资公司承认战略的重要,但只有20%的公司准备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调查中发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成立时间短。调查样本的平均历史为2.6年,其中52%的公司成立只有一年时间目前基本都处于建设人才队伍、规范公司运作的阶段。由于公司历史较短,公司业务人员几乎都是新入行者,因此各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都很有限。

对创业投资的运作特点还处于摸索阶段。各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和项目经理几乎都没有从事过创业投资,对创业投资缺乏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对创业投资的认识多来自书本和讲座。创业投资非常强调对“地气”,也就是当地各方面具体情况的深入了解,创业投资者这种业务模式必须和所投资国家的社会文化、技术、法律等方面具体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而目前国内创业投资机构的管理层和项目经理对创业投资的认识还比较教条和肤浅,限制了其从战略高度考虑公司发展的能力。

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美国创业投资的发展历史相比,中国创业投资的蓬勃发展只有短短两三年时间,政策、法律、资本市场的配套设计还存在诸多缺陷。比如创业投资的行业法规欠具体化;政府实际优惠政策少;为创业资本提供撤出服务的二板市场的建立被无限期推迟等政策方面因素使创业投资机构对未来行业的发展缺乏一个稳定的预期。

项目判断能力不强。目前从事创业投资业的专家团质量还不够理想,非常欠缺能从创业投资特有运作方式出发选择项目的专家顾问,公司自身人才的经验有限,网络泡沫的破灭、高技术行业的快速变化及不确定性也使相当一部分国内创业投资机构产生迷茫,感到很难把握,这也是许多创业投资机构很难明确公司投资特色的一个原因。

短期赢利压力较大。样本公司中90%以上都是按照公司法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法规定的是实收资本制,这样创业投资公司必然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在手中。调查中发现,闲置资金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率从40%到90%不等,平均为72%。有超过60%的公司董事会对管理层有年度业绩考核指标,最常用的是净资产收益率,一般都在10%以上。创业投资很难在短期产生回报,因此为完成利润指标,很多公司只好将相当精力投入到能产生快速回报的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而忽视了创投主营业务的开展。

总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创业投资公司对自身的发展战略没有精力或没有能力加以研究和实施,而最核心的问题来自创业投资机构对创业投资欠缺真正深刻的认识。

与传统的公司不同,创业投资公司主要的作用类似于投资中介,将投资者和新成立的风险企业联系起来。创业投资公司通过至少三种方式来证明其作用和存在的价值:比其他方式更有效率地将投资者和创业者联系在一起(Bygrave1987);相比于创业投资公司的投资者(股东)的决策能力,创业投资公司能作出更高水平和质量的投资决策(Sanbergetal1987);通过提供管理咨询等形式的增值服务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管理,降低了被投资企业的运营风险,改善了其经营绩效(Corman and Sahlman1986)。

如果创业投资公司不能在这三个方面体现其自身价值、形成自身特色的话,其生存的空间将变得有限。而调查显示,样本公司目前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都不强。其中80%的投资公司对所投资项目不直接派人参与管理,主要是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发挥作用;超过90%的被访公司都承认,其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务与创业企业的需要有很大差距。

创业投资的过程包括交易发起、筛选、评估、构建交易及投资后管理五个阶段(Tyebjee and Bruno 1984)。其中筛选和评估阶段涉及项目选择准则的使用,交易发起指的是根据项目选择准则开发项目源,投资后管理指的是为已投资企业提供帮助,并选择合适的退出方式,实现投资的增值。这些阶段通过隐含的方式紧紧联系在一起,项目选择准则是创业投资过程的核心,它取决于不同的投资退出方式,决定了项目选择方向和领域。调查中,84%的受访公司表示,国内上市(创业板或主板)是其目前投资退出的首选方式。但我们知道,不同国家的资本市场其上市资格价值是不同的,在美国上市资格只不过是程序性资源,而在我国上市资格是稀缺性资源。以浙江省为例,目前浙江省有100多家准备上市的股份制公司,其中70多家已完成了辅导期,2000年上市的只有两家。但被调查的公司中,创业投资总额的53%投向了以国内上市为目标的股份制改制企业,40%投向成长期企业,只有不到7%的资金投向种子期企业。国内上市之难使这些投资中大部分的增值退出变得非常困难。这反映了创业投资公司没有深刻理解创业投资过程,只是教条的照搬国外创业投资的业务运作过程,没有将项目的选择、筛选和评估、投资后的管理与退出等各环节结合国情联系在一起考虑。这也是目前创业投资公司投资不能顺利有效退出,不得不依赖其他业务来维持收益窘境的原因之一。

构建创业投资微循环体系

为摆脱目前创业投资公司普遍的困境,实现其可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立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创业投资体系(见图1)是必由之路。具体分析如下:

图1 创新投资公司的投资微循环体系

1、创业投资公司居于体系的中心地位,体系的设计与构造由公司根据发展需要来精心打造。公司对体系要素如项目源、孵化器、产业基地、中介机构的控制或影响方式需按照退出方式的具体形式,根据自身的资本实力或其相对重要程度来选择。

2、项目源包括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重点实验室及研究所、科委系统和上市办等相关政府部门、券商等。

3、体系中的孵化器不仅能为创业企业提供优惠的经营场地、工商法律等方面的配套服务,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在特定专业方面提供特别的服务,如为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项目提供昂贵的软硬件实验运行环境、提供国际标准(通过企业成熟度CMM标准认证的软件企业,产品才能进入国际市场)的认证辅导、行业特点的财务管理帮助以及在市场营销、行业供应商及客户资源、战略合作伙伴、担保、融资租赁等方面给与帮助。这种孵化器的服务目的是为有很大发展前景但自身团队能力除技术以外又存在诸多不足的种子期项目提供其发展过程中所欠缺的关键资源,最大程度的降低其高死亡率。对创投机构而言,能提高其投资回报率,增强对优质种子项目的吸力作用。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相对于资本金及所管理的资金规模的增长速度,公司智力资源都将处于较慢的增长。对于相对有限的智力资源的使用,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种子期项目不可能在创投公司的投资组合中占很大比重,创投公司的主要投资方向更多的是中后期项目,而这种项目的来源将来自孵化器。对孵化器的控制方式,可以采取全资、控股、参股、合作等方式,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孵化器在整个微循环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

4、产业基地,顾名思义即是指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规模的放大。创投公司如能实质控制或利用一个生产型制造型企业,则相关项目的产业化都可以共用产业基地的生产及检验设备、生产管理、采购及销售渠道和资源,缩短产品市场化的时间,降低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

5、体系中的退出方式是创投公司的微循环创业投资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创业投资的退出方式包括:创业者回购;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将所投资的股权转让;所投资的目标企业直接上市;其他退出方式。

创业投资退出路径选择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创业投资基金如何在现有经济环境下,有效运用拥有的风险企业的股权,实现风险投资收益最大化。

6、中介机构(如券商、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中国证券市场的几次风波使中国中介机构的社会公信力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发展与中介机构多层次的联系和合作有助于创投公司业务的顺利拓展。

在整个公司微循环创业投资体系中,退出环节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和途径决定了这个体系的构造和特征,也决定了每个创业投资公司不同的经营特色。

根据国际和国内资本市场现状,我国创业投资公司投资退出的主要途径是:间接利用主板市场。由于26个场外交易中心被关闭,筹建中的深圳创业板市场被无限期推迟,目前一板市场还未健全,间接利用主板市场,通过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以收购、兼并等形式打通风险企业与资本市场的通道,这种方式是我国目前除外创业投资退出的主要途径。

直接利用国外二板证券市场。目前我国创业板无限期推迟,主板上市资格又是稀缺性资源,而国外创业板如香港、新加坡、美国的上市资格只不过是程序性资源,并且他们非常欢迎中国的企业的加入,因此开拓国际资本市场,将所投项目在国外上市不失为另一条较好的退出途径。比如美国的OTC(柜台交易)市场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NASDAQ,英国在1980年底建立的二板市场(AIM市场),日本政府于1983年分别在大阪、东京和名古屋建立的二板市场。此外,还有比利时布鲁塞尔的ESDAQ市场、法国巴黎的Nouveavmarche市场,马来西亚、新加坡(即SESDAQ)和香港的创业板市场。

对第一种退出途径,根据我们的研究,从总的趋势上看,上市公司对科技类企业的收购力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999年发生85起,2000年发生150起,增幅为76%;收购总额由1999年的¥2,061,336,576,00上升为2000年的¥4,466,155,250.00,增幅为54%;每次收购的平均额由1999年的¥24,251,018.00上升为2000年的¥35,445,677.00,增幅为32%。由于其收购的平均金额 2000年仅为¥35,445,677.00,所以创业投资公司欲通过这种方式退出的项目的总投资额一般不适宜超过3000万人民币,最好控制在一千万到两千万的总股本或者更小。越小的项目风险因素越多,对公司项目判断能力的要求就越高。这需要创投公司对该行业的技术、市场、管理以及风险因素等方面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较广泛的网络关系,需要公司的项目操作人员具有很高的判断能力和较强的增值服务能力。在受调查样本中除个别企业初步有这方面的能力外,96%都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由于公司的人力资源有限,如果在各行业面面俱到的话,是很难使公司对某些行业具有较深的根基,因此从长远看,每家创业投资公司都必须有自身的特色投资领域。但从短期看,特色投资领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积累。

图1概要地描述了创业投资公司的微循环投资体系,包括了从项目来源、项目选择、孵化、产业化及退出。其中项目的退出是目前中国创业投资最大的瓶颈,因此创业投资体系的建设应围绕项目的退出方式来构造,不同的项目退出方式,决定了我们不同的项目评价标准以及应建立的不同业务网络联系。体现在图1中,即是投资公司应根据所确定的主要退出方式对项目的要求,将有限的公司人力资源调整到相应的项目来源渠道、相应的中介机构和项目的需求方。根据退出方式对项目的发展阶段的要求加强对相应阶段基地(孵化器、产业基地)的发展力度;根据是直接上市(境内或境外)还是间接利用主板市场退出的不同考虑,决定企业资本运作的方向。

发展我国创业投资业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发育良好的创业投资体系的支撑。但与西方国家比较成熟的创业投资市场相比,我国的创业投资行业尚处于幼年期,在整个体系的建设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制约了我国创业投资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然而,“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环境因素公平地作用于我国每一家内资和外资的创业投资公司,如何在现有环境下应对环境机遇与挑战,扬长避短,反映了企业的战略能力。面对WTO的挑战以及比国内对手更为强大的国际创业投资机构的面对面竞争,如何抓住这宝贵的五年过渡期,尽快形成各投资公司的独特竞争优势和长期发展后劲,取决于各公司能否从现在起制定出行之有效并能够贯彻始终的发展战略。基于图1的创业投资公司的微循环投资体系来建立各投资公司的经营特色、开发公司战略,将对目前创业投资公司确立自身竞争优势有很大帮助。

标签:;  ;  ;  ;  ;  ;  

我国风险投资公司的战略问题与对策--对我国部分风险投资公司的调查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