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离职的智慧_爱立信论文

爱立信离职的智慧_爱立信论文

爱立信离去的智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立信论文,智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结构调整:爱立信的真正用意

从爱立信公司最近公布的2000年财务报告中看,其手机业务的业绩在2000年大幅度下跌,全年共亏损17亿美元,全球市场占有率也从15%降到10%左右———不可否认,由于产品种类单一和市场反映慢等原因出现亏损,是导致爱立信这次调整的直接原因。但是去年爱立信整体销售额上升了27%,共计2736亿瑞典克朗(约合320亿美元),如果仅因为部分亏损就导致这样大的跨国公司进行重大调整未免有些牵强。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郗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天机:“这次调整就是要把人力、现金流等资源集中到别人不能做我们能做、而且利润空间更大的领域,也就是把好钢使在刀刃上。”

有媒体说爱立信退出了手机市场,其实不然,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爱立信是不会轻言退场的。它将把解放出来的资源进行手机的技术研发、设计、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而生产和供应则交给新加坡的公司负责。从2000年7月开始,爱立信已经推出了“恢复利润”计划,其目标是在今年下半年使消费产品业务扭亏为盈。在记者得到的一份爱立信公司的最新计划书中,它定出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全球移动终端领域第二大公司的目标,这其中就包括手机。

爱立信这次调整更为重要的目的是进行战略重点的转移———集中力量发展通信系统。虽然大多数国内消费者是通过爱立信手机认识爱立信的,但是手机目前在爱立信业务中所占比重较小,爱立信是全球最大的通信系统网络供应商,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全球50%以上的2.5代和3代移动通信系统订单。爱立信将手机生产代工外包,集中力量发展其在系统设备方面的技术和产品,进一步加大对第三代移动系统的投入力度,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优势。在爱立信的计划中,未来几年内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移动系统供应的第一大公司。

郗建民透露,这样的调整爱立信其实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准备。

重复建设:国产手机面临的危险

我国手机生产商之一的“中兴通讯”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爱立信和世界一些大公司采取生产外包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实现效益最大化。他认为,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控制核心过程,提高产业化效率,企业才能随机应变。

权威人士分析说,目前不少国内企业看好手机市场,仅信息产业部批准的生产企业就达到11家,许多企业还在想搭上这班车。虽然目前我国手机需求仍然旺盛,但是随着生产厂家数量和产品产量的增加,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从价格上看,目前国产手机价格已经出现明显的走低迹象,普通型手机价格已经在1000元到2000元左右,甚至在1000元以下,利润率开始降低。一些手机生产厂已经出现亏损,或者在亏损边缘徘徊。

另外,目前国产手机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含量不高,生产商还大多出于创品牌和竞争的考虑,以大量的广告和较低的价格参与市场,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到产品的研发、服务的改善等方面来。如果朝这样的方面发展下去,若再有更多的企业涌入,非常有可能出现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价格恶性竞争。

专业人士指出,普通型手机已经开始步入成熟产品阶段,成品可以进行规模化组装。在这种情况下,低成本形成的低价格将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我国具有劳动力素质高而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可以在这一阶段成为手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但在这一阶段,产品的升级换代也将会加快,特别是近年来通信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爱立信这样的跨国大公司把资源集中到过去其做得不充分的技术和新品研发上,未来的竞争将会更为激烈———“巨头”不但没走,还将更加强大。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即的情况下,如果国内的手机生产厂仅仅满足“依葫芦画瓢”式的简单拼装,不重视产品的研发,仅仅满足于国内低水平竞争带来的微薄利润,那么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手机将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我国也将长期成为跨国公司的附属生产国。

结构调整:破解重复建设的良方

从洗衣机、电冰箱到彩电、VCD机,我国制造业长期存在着一个怪圈现象:新兴产品出现———大量企业进行生产———新兴行业产生———重复建设———供大于求———低价格恶性竞争———行业性亏损。在这样的怪圈中,大量资源被浪费,大量国有资产贬值,大量企业也在短暂的红火后进入了长期的亏损境地。

不可否认,产品结构的单一、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怪圈的主要原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爱立信公司将手机代工转包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必须以及时、主动的调整来面对市场的变化,而这种调整主要是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的调整。

在我国尚不掌握核心技术而市场又存在大量需求的情况下,大量企业因利益驱动进行生产,从而逐步形成手机生产能力的过剩在所难免。但是问题在于,怎样才能使过剩造成的损失变得最小呢?专业人士认为:其一,产品要向多元化进军,手机其实是移动通信终端的一个产品,移动通信终端其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还有很多,企业可以向多元化产品转化、向多个利润增长点转移。其二,在行业利润率还较高的情况下,要集中资源大力进行技术开发,力争取得别人没有而自己擅长的技术和产品。其三,企业一定要形成责权明确的体制和科学决策的机制,在市场出现变化或者企业运行出现变化时,要积极、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新闻媒介:议论纷纷

而针对爱立信宣布不再经营手机生产业务的举动,市场一片哗然,有关媒体对此纷纷作出评价:

北京晨报通讯业市场中翻覆的周期更加迅速。在这里,做不了第一,就有可能出局。

2000年里,爱立信全球市场份额从15%滑到10%。在做了最后的坚持后,爱立信放弃了价格战最终选择了离去。这不由得使人们联想到中国的彩电业。去年底,中国彩电全行业亏损,但即便如此,那些在彩电业中排在10名以外的企业也仍然会混迹于市场不肯离去,因为这些过多过滥的彩电企业背后都拥有当地财政的支持。这注定他们不会懂得爱立信选择离去的智慧。

解放日报在爱立信宣布退出手机市场的同时,多家国产手机厂商几乎同时推出了新机型。其实手机市场的竞争不仅在国产手机和国外手机之间,更在国产手机厂商之间。由于国产手机在经营思路上有着惊人的接近(主要表现在对外形设计的更新上),竞争将会异常残酷。

南方日报2000年,市场领先品牌的优势也开始表现得不太稳定,而品牌座次的变化,说明品牌形象的培养和品牌价值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管理工程,原先确立的地位稍有不慎便不复存在,优势品牌必须脚不停歇,不进则退。世纪之交的品牌座次大换班,显示市场常常会吐故纳新,只要有眼光、有策略,原先的弱势品牌和新进品牌也大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把“老前辈”甩到自己的后面。

粤港信息日报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此消息将是国产手机抢占市场的一个机会,因为在各项关键指标上,国产手机与国际知名品牌相差无几,而在价格和服务上,国产手机却占有一定的优势,国产手机正好借机会见缝插针,另一部分业界人士则指出,仔细分析爱立信此次调整带来的影响,国产手机面临的形势其实并非如想象中的乐观。生产手机厂商过去把爱立信作为打破洋品牌垄断的突破品,现在他们会发现,爱立信下去了,面前突然又多了几只“拦路虎”。只有当生产厂商真正掌握了像芯片生产这样的核心技术以后,国产手机才能真正向洋品牌“叫板”。

市场报部分专业人士对所谓“爱立信退出手机市场”一说表示怀疑,认为停止手机生产不等于退出市场,爱立信完全可能以委托加工的方式继续开展手机业务。停止自产仍保留品牌技术并将负责手机的技术设计和市场营销业务。据此分析,爱立信退出的只是手机生产环节,而非放弃手机业务,它很可能继续掌握手机技术研发和品牌营销环节,而将生产环节交由社会制造商完成。就像耐克公司自己不生产运动鞋,而雀巢也并不养奶牛。

标签:;  ;  ;  

爱立信离职的智慧_爱立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