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施工中遇到的混凝土通病论文_王灵芝

谈建筑施工中遇到的混凝土通病论文_王灵芝

榆林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站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现代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际上相对与西方国家,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占大多数的是因为混凝土质量不能满足施工标准引起的,为了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提升建筑物的品质,满足人们生活对建筑物的需求,就要尽快解决影响建筑物安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通病进行分析,然后对应地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解决混凝土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通病;解决措施

引言

社会的发展使得混凝土成为现代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目前多数建筑物采用的都是混凝土结构,无论是砖混结构还是框剪结构都与混凝土密不可分,混凝土质量是影响建筑物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相关经验以及有关资料显示,建筑物中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主要有外表质量低、易产生裂缝等感官问题,以及混凝土所筑构件强度不足、外形尺寸有偏差等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单个问题常常会被人们所忽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多个小问题累加起来就会给建筑物的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要想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就必须对混凝土的通病进行分析,做好预防工作。

1.建筑施工中遇到的混凝土通病

1.1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混凝土外观质量差的问题

混凝土表面质量差会给人们带来心理压力,对建筑物的安全性产生怀疑,同时也会给建筑物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常见的建筑物感官问题主要有蜂窝、麻面、建筑物表面不平整等。

1.1.1蜂窝

蜂窝的产生原因是混凝土表面不够密实,混凝土硬化凝结效果不好,或者是混凝土的制作中选取的石子级配不合理,致使混凝土表面出现了较多凹坑。通常是出现在混凝土的制作环节,原材料的配合比不正确,没有严格控制石子的投料。同时,对混凝土没有进行充分振捣或者模板的尺寸不合理导致对接时不能完全贴合,或者未进行间歇加固处理就对直接进行持续的混凝土浇灌也会造成蜂窝现象的出现。

1.1.2麻面

相较于蜂窝来说,麻面现象产生的几率更大,但是麻面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产生的影响极小,甚至可以忽略。麻面的产生原因主要是模板表面没有进行充分的清洁,或者模板在使用时没有充分湿润以致混凝土失水过多造成砂浆分布不均匀,或者模板表面的隔离剂涂抹不均匀等。虽然麻面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影响不大,但是分析麻面的产生原因发现大都是因为工人没有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规范进行,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1.1.3外表面不平整,厚薄不均。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前后工序之间的影响极大,如果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及时的抹平或者其他程序操作不到位,或者在混凝土强度还未打使用标准时就投入使用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平整以及板厚的均匀程度。此外,在进行支模时如果没有坚固的地基作为支撑,模板的支承强度又达不到要求的话会使混凝土早期即出现下沉现象,使表面不够平整。

1.1.4外形尺寸偏差

模板对于混凝土的影响极大,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表面,对于混凝土的外形尺寸也会有极大的影响。对于能够反复利用的模板,其自身因为使用时间较久而产生变形或者存在孔洞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缺陷;或者因为模板自身强度较低,承载力较小而引起的变形;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冲击力过大而引起的模板位移影响构件的尺寸。影响混凝土尺寸偏差的原因还有放线误差过大,在进行结构构件的支模时没有进行精细的核查而造成的尺寸误差。

1.2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问题

1.2.1混凝土使用中常常会出现裂缝、夹层现象

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但是有时出现裂缝是因为使用时间过久而出现的正常现象,而有时是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的警示,对于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必须要重视起来。影响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因素有温度、湿度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①湿度裂缝多半是混凝土的原材料出现了问题,通常是对原材料的保存工作做得不到位,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放在防水防潮的地方而是直接放在露天的环境中,原材料不合格导致后期建筑物不过关从而产生裂缝;或者是对混凝土的过度振捣致使混凝土过度收缩,产生干缩裂缝。②混凝土受到温度影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天气干冷的地区,外部温度过低影响模板温度,使得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从而产生裂缝。此外,一些构件按照要求需要进行蒸汽养护,蒸汽温度不均匀也会影响构件各部分的温差导致构件产生裂缝。相较于湿度裂缝来说,温度裂缝对于建筑物的影响更大,裂缝的产生通常是由内而外的整体性裂缝,所以必须重视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对于大体积或者大面积的建筑物,在浇筑过程中通常是分层浇筑,这样就极易出现混凝土的内部酥松而产生夹层,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灰层处理不到位,层与层之间留有空隙。在进行较高层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溜槽或者串筒极易在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水平或垂直方向出现酥松的现象,进而出现夹层。

1.2.2混凝土强度偏低,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混凝土是因为其良好的抗压强度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影响建筑物质量、使用期限的重要因素,混凝土的强度极易受到水泥、砂石、水的影响,对于原材料的保存以及配合比都有极高的要求,例如混凝土的砂石量加入不足,或者水的量不准确都会给沪宁土强度造成较大影响,同时,搅拌不彻底等也是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因素。

2.控制混凝土通病的有效措施

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相互配合才能对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隐患,总结以上混凝土的通病原因发现,解决这些可以从原材料的选取、混凝土的搅拌制作、施工过程等环节着手,进行严格的把控,保证施工工程的进度与质量。

2.1严格筛选原材料,规范操作过程

针对混凝土的强度不足以及裂缝问题,原材料的质量影响占极大部分,对于原材料的选取应该选择正规厂家,交接时做好检查工作,特别是砂石、水泥等基础性材料,要严格控制以保证质量。基础材料是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质量,一些施工负责人为了一己私利选择只关注价格而忽略了对质量的控制,需要选择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进行材料的挑选,尽可能的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在后期对于原材料的管理方面,应该严格按照规范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存储,防水防潮,关注温度对于材料的影响,避免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

在模板的选择方面要注意使用前对模板进行检查,保证模板表面干净平整,尺寸正确合理,避免因为模板问题产生构件尺寸出现偏差的现象;此外,还需要注意选择高质量,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模板,保证材料表面的平整度,减少对构件功能的影响。

混凝土的性能极大部分收到原料配合比的影响,例如在搅拌第一桶混凝土时应该减少石子的入料比例或者增加水泥和水的投入量;注意砂石过磅,水的用量计量准确;在搅拌时需要注意搅拌时间的充分,保证砂浆和石子充分混合均匀,减少蜂窝现象出现的几率。

2.2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以上混凝土通病透露出来的相通原因是工人的操作不规范,例如蜂窝和麻面的出现,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以及模板的清理过程、隔离剂的使用过程等的重视,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督,减少失误的出现。对于建筑物质量的管理,除了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工艺的控制,还需要对施工人员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设立责任制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结语

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建筑行业必须要面对的,想要提升建筑物质量就要加强对混凝土的管理,分析其通病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刻不容缓,严格规范对材料到施工过程的把控,才能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荟.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11(05):78-79.

[2]张喜新.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2.

[3]孙明喜,陈云飞,张颖.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150.

论文作者:王灵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  ;  ;  ;  ;  ;  ;  ;  

谈建筑施工中遇到的混凝土通病论文_王灵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