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积极发展: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解读_数学论文

关注学生的积极发展: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解读_数学论文

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日制论文,义务教育论文,课程目标论文,主动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首要问题是课程目标的研究。课程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桥梁。课程目标不能等同于教学目标,两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迥然的区别。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有许多相通的地方,相对于培养目标而言,二者都是子目标,都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都要体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活泼发展的教育意图。特别是在学科知识体系的要求上,都要体现逻辑性、序列性、阶段性、整合性的特点。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第一,从目标制定者来看。课程目标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和课程编制工作者完成的,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规定性,它不但要考虑学科特点,还应考虑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特别是社会需求,更是当前应着重考虑的。而教学目标主要由教师来制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在目标制定时不仅重视学科特点、社会需求,更要重视学生特点。

第二,从目标适用范围来看。课程目标首先是为课程编制提供依据和参考,其次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参考。课程目标处于教学目标的上位,它事关某一学科的全局,对该学科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教学目标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依据,它是对局部的教与学产生导向、激励和制约作用。

第三,从目标功能上看。教学目标是最具实践性和实效性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虽然在教学活动的实践指导方面弱于教学目标,但它的衔接作用和指导意义却是其他教育目标不可替代的。

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照本宣科,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那么课程目标就是用好教材的依据。有学者指出:“课程目标有利于澄清课程编制者的意图,使各门课程不仅注意到学科的逻辑体系,而且还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注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因此,我们作为课程改革第一线的实施者,必须研读课程目标,理解课程目标,以课程目标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我们可鲜明地感受到数学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时代特征。

《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分为两部分: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4条总体目标,从结构上看;第一条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第二条是要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条是了解数学的价值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第四条是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与以往数学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要求”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强调认识数学的价值和应用数学的意识,突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态度和情感。

在表述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标准》又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4个方面对课程目标作了具体阐述,每个方面都分解为若干个条目,以表达各项目标的具体意义。对目标的具体阐述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不同领域的要求,又使我们认识到这4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标准》将总体目标按1-3、4-6、7-9年级三个学段,划分为更具体的子目标体系,这对于不同学段的教学有具体的指导意义。按不同学段划分的目标体系与总体目标具有一致性,三个学段都有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4个方面对应阐述。学段目标还具有层次性,随着学段的提升,在具体要求上体现了序列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如第一学段“解决问题”部分,要求“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第三学段则阐述成“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综合起来看,数学课程目标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如果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那么其课程目标就必须指向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课程目标就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习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情感的陶冶,而且学习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情感的陶冶将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虽然,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有对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明确要求,但在由教育方针向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转化过程中,这一规定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尤其在课程目标上,存在着社会政治本位倾向,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教育本体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令人欣喜的是,数学课程目标由原来过多的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

与原教学大纲相比,课程目标降低了教学要求,但这不是降低教育教学质量。恰恰相反,这是从学生整体发展考虑(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专业教育),给学生自主的、多样的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提高教育质量,这是“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

二是把过程目标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参与和理解学习数学的过程,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保障机制。我们都知道,《辞海》中对“数学”条目的解释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数学”的理解是:“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是过程”,正是表明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注重过程,把对与错搁在次要位置,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探究是第一位的。

和以往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标准》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用参与性来确保理解性、自主探究的主动性。这有利于变革以往截断本源、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旧教学模式。

费赖登塔尔先生多次指出:与其说是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第二条总体目标就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学生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将会提高他们的数学意识。同时具有了比较强的数学意识,就会自然地用数学的方法看待、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造体验和处理现实问题的机会,经历数学和探索数学的过程。

三是突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化了学生主动发展内驱力的开启、唤醒和提升。《标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人本取向、情理统一、讲究认知与情感的平衡,关注知识、能力、心理同步发展。《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也就是说,当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的时候,就得舍鱼而取熊掌。传统的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倚重的教学,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把本来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具有个性的儿童教育得不愿意上学了,教育得没有自己的兴趣志向了,缺乏自信心了,提不出问题了。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真思考。如果我们的孩子一见到“数学”就发怵,还能持续发展吗?解读《标准》,我们的理念应该是,不但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当做一种手段,而且要把它作为数学教育的一项目标,我们应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生涯是否幸福”。

“教育是师生心心相印的事业”,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关照学生的精神家园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数学教育也不例外。教师、学生、数学三者感情纽带的力度,是衡量数学教育成功的系数。认识目标与情感目标的有机统一,是数学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

四是倡导学习有价值的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以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发展。所谓“基础知识”,《标准》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重要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的概念、公式、法则等这些数学事实,也包括“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要通过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来完成,是在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将现实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的。当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具有活动意义的学习情境和学习内容,学生参与其中,他们就会对这些知识产生刻骨铭心的体验。这时的知识,就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是由他的心血浸养的,是联系着他的神经和血脉的。属于儿童的知识本身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它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既属于智力范畴,又与情感领域交叉。因此,只是单纯、被动地听讲和简单、机械地做习题是达不到这样的目标的。对数学基础知识本身理解上的变化,必将引起数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的变化。

标签:;  ;  ;  

关注学生的积极发展: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解读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