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林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刍议论文_孙志伟1,田成龙2

关于营林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刍议论文_孙志伟1,田成龙2

1.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尚志林场;2.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黑龙宫林场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森林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不利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保护过程中,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空气净化,同时还有利于防风固沙和环境美化的作用和功能,因此人类需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为了有效的保证森林资源的质量,在营林过程中需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现本文就营林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营林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在森林的生长过程中,能够对森林资源产生危害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影响,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森林保护工作中一项重点工作,但是由于病虫害具有高发性的特点,对森林资源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因此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应该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科学的使用营林技术,坚决杜绝病虫成灾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的充分发挥。

一、营林使用技术的简要分析

在信息经济时代,经济建设的信息化、现代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林业的信息化以及营林技术的科技化、系统化已经成为林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下面我们就对营林技术的现代化体系展开简要的探讨,这是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础。

1、育苗技术

在营林技术中,育苗是一项最基础的技术,它与林木的成长和森林资源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开展森林资源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全面的分析和探究森林泽园的育苗工作。一般情况下,以下几个条件是需要满足的,从而保证育苗工组的质量,首先,应该尽量将林带附近设置为育苗的地理环境,并且需要保证便利的交通,只有这样,树苗的培育的生长环境比较接近林区,有利于促进林木成活率的提高。其次,应该尽量选择平地或者是坡度比较缓的空地作为育苗地,同时还需要保证育苗地的土壤肥沃和深厚的土层,以及充足的水分。最后,林木的育苗培育工作应该靠近水源丰富的地带,从而保证林木的灌溉用水便利。

2、人工造林技术

人工造林是一项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开展人工造林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和环节比较多,因此在开展每个项目的过程中需要秉持审慎性的原则。为了有效的提高人工造林的质量,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做好适地适树工作,具体来说就是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进行树种的选择,将合适种植的树木种植在适宜其生长的地理环境中。其次,科学整地,土地资源对林木的成长就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林地的整改,促进林木的健康成长,提高土地的适应性和高效性,这项工作有利于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再次,良种壮苗。在人工造林之前,应该选择优良的水中进行栽培,同时也应该选择粗壮的树苗进行培育,这样一来能够保证林木的成活率和稳定成长,提高人工植树造林的质量。最后,后期养护工作。在整个人工植树造林工作中,林木的养护工作一直是一项重要的重点,但是这项工作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项工作,所以应该加强对植树造林后期养护工组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造林的养护管理水平。林木养护工作的加强和制度化的养护管理措施的制定,有利于壮大林业资源的发展。

3、混交林的营造技术

通常我们在选择营造混交林时,一般应用到的混交方式主要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区域混交以及带状混交等几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的还要根据地理条件、树种特征以及技术条件来综合性的选择。混交林一般具有单一树种林不具有的优点,比如说,首先,它能改善林地的条件,使各色树种相互作用,发挥各自的生长习性和特点,从而使林地的各项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和补充。其次,提高林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最后,它还能提高整个林业区的生态效益和植树造林的整体效益。

二、营林技术中防治病虫害的探究

通过我们对营林技术进行的分析与论述,我们能够发现科学合理的选择营林技术,确实能够提高整个林业区的整体功能并让它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所以我们通过科学的选择营林技术,也能有效的防治森林病虫害。鉴于近几年,我国注重营造杨树速生林以及其主要的病虫灾害是黄斑星天牛灾害的原因,下面我们就以黄斑星天牛灾害的防治技术为例来展开探讨。

1、林木栽培技术

在杨树营林的过程中我们一般采用“四大一深”的科学栽植方法,主要是指大穴要一米见方,而树苗的高度应在3.5米以上,大株行距并且用大水浇足,最后再深植8厘米。而在栽培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技术一般是:首先,先埋五分之一的表土,然后将树苗放入,再埋三分之二的土,然后进行踩实,最后再埋土到地平面并进行踩实。在林木栽培的过程中我们一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首先,防止树木水分流失。如果苗木的水分流失,苗木有可能立即死掉,因此,在起苗、运输过程中我们要做好苗木的水分保持工作,防晒或者是用保鲜膜包裹根部,再或者将根系浸泡在水里24小时以后再用来造林。其次,在土壤颗粒较细或者是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段造林应该采取深植法,在一般的基础上再深植50-70厘米。

2、采用混交林理念,科学配置树种

我们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应该首先从自然控制的角度上来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以及营林平衡是自然控制病虫害的根本所在。因此,在营林的过程中采用混交林概念和技术,对于保障林区自然控制病虫害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根据林区的综合条件,科学的选择树种,并采取最为合适的混交林技术,使林区的结构更加的科学合理,进而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固性、平衡性从而抵御病虫害的侵袭。这项措施不仅是对病虫害的预防,更是为防治工作的可持续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3、采用多树种配置的营林模式

在进行营林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分析不同地区对于不同树种的适应性,从而选择最为适宜的树种,因地制宜,进行多树种林区的构建。同时,在设计造林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树种之间的搭配、选择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最好是实施行株之间混交或者是行间混交的模式。对还没有发生天牛疫情的地区,我们最好采用杨树大林带、果树小网格复合的营林模式,以调整林网结构,这能够有效的防止疫情的快速蔓延,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树木的自抗能力来一直病虫害的快速生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重要的重点内容,因此采取有效的营林技术方法保证对病虫害的防治,从而降低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有利于保证森林资源的质量,在保护森林资源的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和优化森林结构,对提高我国的林业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彭炳兰.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2]何克虎.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8)

[3]林学芳.浅谈如何使用烟剂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J].北京农业,2011(3)

[4]武振涛.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

论文作者:孙志伟1,田成龙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关于营林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刍议论文_孙志伟1,田成龙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