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论文_龚剑,邓小金

探讨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论文_龚剑,邓小金

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探讨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一2O14年10月期间,我院胃镜病理组织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42例患者,术后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回顾性分析术前胃镜病理活检及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结果与术前胃镜病理活检相比,术后病理切片检查应用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差异率变化不大。结论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过程中,需要规取材、多点取材、准确判断,能够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诊断率。有利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上皮内瘤变;胃镜病理活检诊断;病理切片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也称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异常增生等,根据WHO分级标准,将其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不典型增生或者原位癌)[1]。胃镜病理活检可早期发现高级别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病灶,从而指导早期手术治疗,提高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预后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术前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与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一2O14年10月期间,我院胃镜病理组织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42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6例;年龄27岁~65岁,平均年龄(44.0-4-5.0)岁;病灶位于胃窦部28例、胃体部8例、胃角部2例、胃窦胃体部2例、胃底部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年胃镜病理活检Vienna分类标准,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

1.2检查方法

胃镜病理活检组织及术后病理组织标本均采用10%甲醛固定,通过乙醇梯度脱水法、常规石蜡包埋后,切成4m厚的连续切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后,光镜下完成病理结果的观察。

2结果

2.1术前

胃镜病理活检与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比较与术前胃镜病理活检相比,术后病理切片检查应用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差异率变化不大,结果表明胃镜病理活检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病变情况。见表1。

表1术前胃镜病理活检与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较例(%)

检查方法 例数 低级别上皮肉瘤变 高级别上皮肉瘤变

术前胃镜病理活检42 18(42.9) 24(57.1)

术后病理切片检查42 20(47.6) 22(52.4)

2.2胃镜病理活检检查并发症

42例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胃镜病理活检检查过程中,没有出现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目前胃镜已经成为常规化检查胃部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LIN进展为浸润性痛的概率为0.15%,而HIN则有25%~85%进展为浸润性癌。工作组针对不同的病变提出原则性的治疗建议即对LIN患者应进行随访.必要时行内镜下切除:对HIN患者则应结合胃镜所见确定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局部切除。然而.在使用上皮内瘤变这一概念进行诊断时.不排除同时存在浸润性癌的可能性[2]。

分析胃癌漏诊原因有:(1)活检受到取材量的限制.未取到合适的黏膜肌层,不一定能看到浸润现象,而只能诊断异型增生;(2)经胃镜病理活检时.因取材部位差异.无法避免而又客观存在的抽样误差.对此不可完全否认其存在的可能性[3]。

在临床上为更好的提高胃癌的准确诊断率,在进行胃镜下组织活检时对病变情况应多部位、多点取材,对采取的活组织进行详细的病理检查,同时对检查细胞形态和胃镜检查图像进行详细的分析本文中有l0例患者在活组织检查时其内伴有纤维间哩反应.在术后病理学组织检查均明确诊断为腺癌。同时也有部分研究者对活检组织检查结果同胃镜检杏的影响相结合进行诊断和结果的判定。在本文巾对胃镜检奋影响的分析中注意细胞学和组织结构的异型性.发现HIN病灶直径大于或等于3.0era、伴有溃疡、特点多提示术后病理为癌性.且多为进展期癌。易伴发淋巴结转移。对有以上特点的HIN病灶应格外重视。及早积极处理.治疗上应选择根治性手术治疗.必要时还可以结合术中冰冻切片以更好地决策术式。

近年来,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病例及随访结果的不断积累,临床医师及患者逐渐意识到交界性病变(良恶性交界病变)检出率对于患者预后的重要性。前些年的“不典型增生”、“异常增生”等病理学术语,近年来被“上皮内瘤变”逐渐替代,都反映胃黏膜的癌前病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反映轻中度胃黏膜增生,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反映重度胃黏膜增生或癌前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作为可逆性病变,如果治疗不当,可能进展为恶性病变[4]。因此,应做好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尽早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从而提高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的预后质量。本文中,与术前胃镜病理活检相比,术后病理切片检查应用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差异率变化不大,结果表明胃镜病理活检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病变情况。

胃镜作为胃部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与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的“金标准”相比,存在一定的胃癌漏诊情况,其可能与胃镜病理活检的有限取材量有关,没有取到合适的黏膜肌层,不能观察到瘤眭病灶的浸润现象[5]。如果钳夹标本不成功,可能造成渗血、出血等并发症,继而导致病灶处及周围黏膜组织视野不清晰,难以分辨病灶及病灶边界;胃镜病理活检时,由于取材部位的差异性,不可避免地存在抽样误差性[6]。对于侵及黏膜层的菜花状、表面糜烂、周边不规则肿物,应先冲洗,选取较坚硬肿物;对于没有侵及黏膜层、表面光滑、边界清的腔内生长肿物,应在肿物蒂根黏膜处取材;胃底贲门部增生肿物容易发生出血,多数为浅表性,因此,钳夹取材时应以表面活检物为佳;胃窦、胃角、胃体部突出的菜花状肿物,以突出物中心肉样组织为取材活检物,而恶性溃疡病灶以溃疡边缘取材为佳;重度非典型增生黏膜,应采用多部位取材[7]。

综上所述,胃镜病理活检只要取材规范、严格,能够较准确地诊断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有利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早期诊断。为了提高胃癌的临床诊断率,胃镜病理活检时应多部位、多点规范取材,详细、准确地进行病理组织活检,同时分析黏膜细胞形态、胃镜图像。对于病灶直径/>3cm、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严重溃疡患者,应早期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降低胃癌及癌变转移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海生.食管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4例形态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1398—1399.

[2]史向军,杨结,汪昱,等.胃镜病理活检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探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05(13):145—146.

[3]史向军,杨结,汪昱,等. ? 胃镜病理活检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探讨[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 0 1 0,(1 2):3 6 0 — 3 6 2 .

[4]师英强.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新认识与正确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8):659—661.

[5]徐峰.胃镜活检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2,33(3):602—603.

[6]王蕾,周洪伟,谢智慧.胃镜活检诊断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8例临床讨论[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4):73—74.

[7]于金凤_胃镜活检诊断18例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2(1):63—64.

论文作者:龚剑,邓小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探讨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论文_龚剑,邓小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