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问题意识论文

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问题意识论文

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思维与问题意识

思维是人脑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及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概括性和间接性是其主要的特征。由于思维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而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所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问题性也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1]。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当个体活动时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此时的思维才算真正发动,否则,思维就难以展开和深入。因此,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一般说来,显而易见的问题无须发现,难以发现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所以,发现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说,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些心理学家认为,科学上很多重大进展与发明创造,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进的[2]。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定理”的科学修正,无疑证实了这一点。由此可见,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也反映了个体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正是这种思维的品质使个体可以不断质疑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推动个体创造力的发展。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乃至整个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掌握知识,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的这一过程是一致的,其主旨都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二、中外教育家关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观点与思想的考察

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国历代的教育家所重视。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3],他高度评价了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4]。他既重视学,又重视思,要求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认为“多闻阙疑,多闻阙殆”[6],这就是说既要多闻多思,又应有存疑的精神,不要盲目相信,随时发现问题。进而,他在所谓君子“九思”中提出“疑思问”[7]的主张。后来他的学生子夏又发挥了这一思想,提出“博学、笃志、切问、而近思”[8]的命题,把“学—问—思”的规律明确地概括起来。到了孟子,又把孔子的思想推进了一步。孟子特别重视和倡导人的怀疑精神,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9]。汉初淮南王刘安主持所作的《淮南子》指出:“文王智而好问,故圣;武王勇而好问,故胜”,可见善问好问是取得学习成就的主要方法和途径。而东汉的王充更是坚定地认为“不问不识”[10]。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中谈及教师的职责时,也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教师为学生解难释疑看作是一大任务。宋代的学者则发表了许多精辟而全面的论述。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认为,“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11],只有怀疑,才能摒却陈旧、创造新意。他说:“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12],从中可见他对学习中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的重视。而对从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倍加推崇,认为“于不疑处有疑,(学)方是进矣”[13]。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14],这是对学习中问题意识非常科学而辩证的阐述。稍后的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更精妙。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15]。明代的陈百沙对此也有己见,他在《与张廷实书》中写道:“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更无别法也”,此处的“觉悟”可作“灵感、创造性思维”解,“疑”与“觉悟”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清代的教育家王筠在实际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他“为弟子讲授必时时诘问之,令其善疑,诱以审问”[16]。到了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又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在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17]。

在国外,目前已形成了一组现代教学方法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探究—发现式”教学方法群,这一教学方法群形成的基础始于杜威的探究学习和反省思维以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主张,而布鲁纳发现学习思想则为这一方法群的兴盛提供了最直接的典型模式。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教学方法群不断包容接纳,日渐兴盛,终成现代国际上,尤其是西方诸国最牢固且最庞大的教学方法群。归纳起来看,此方法群的共同主张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探究发现活动,培养问题意识,着眼于学生心智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尤其是创造性能力培养。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积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就可以使他们启动思维,活跃思想的积极性,探究知识的奥秘,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活动。另外,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和发现时,可以从具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创造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这就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及其内在动机。显然,问题意识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效果,往往是教育者单纯的说教和知识传授所不及的,它可以直接演化为学习者的动机和热情,实现教学过程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锻炼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创造能力

发明创造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而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这正如苏格拉底所言:“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认识过程,学生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发明和创造活动。因此,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从人才成长的规律与教育实践来看,那些富有创造才能的学生,也就是那些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他们大多有好问、多问、深问、怪问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改变学生总是围绕教师、教材、书本转以及迷信权威和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从而突破思维惰性与定势的局限,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为提高创造能力奠定基础。科学家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18],它启示人们应摆脱已有知识的局限性,敢于、善于探索和创造。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也曾对他的学生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很希望都取得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19]。所谓怀疑的态度不就是问题意识吗!当学生在学习中具有问题意识时,就不会迷信权威、书本和教师的绝对正确性,就能在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对一些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质疑,并勇敢地探索科学的结论。而这正体现了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育心理学认为,构成课堂教学气氛有三方面因素:教师的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思维状态,以及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如果教育者能够认识到青少年儿童具有好奇、好问探究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就可以有效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焦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双方都处于紧张而又轻松的愉快情境之中。反之,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考虑他们的思维状态和求知欲,那么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思维积极性。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把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入教学之中,有利于活跃师生双方的思维活动,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有助于优化和改善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过程。学习过程的探究活动(亦可称发现活动)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步骤。这无疑需要问题意识的参与,否则就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探究与发展。而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驱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只有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方能逐渐学会发现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布鲁纳认为,越是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人,越能把学习归纳成一种探究,越能形成探究的态度(亦即问题意识),越会坚信自己有所发现的能力。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经常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技巧。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加强双基训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双基训练是问题意识产生和培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问题意识必然贫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要的是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问题意识的培养才有可能。另外,引导学生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会发现许多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使头脑里经常带着“为什么”。同时,通过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自学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善于自学就能活跃思维,增长知识,发展能力。自学往往是求知欲驱动的,而求知欲又是从“问题”开始的。

(二)创造优良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青少年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展现个性。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是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一环。北京八十中学优秀教师宁鸿彬,对学生有“两欢迎、三允许”,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此举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这实质上也是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一个积极而合理的评价,建立这样一个积极合理的基本评价准则,不仅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还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

(三)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以及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有的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这实质上仍然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至少应考虑到问题设置的“五度”、“六要”原则。

所谓“五度”指:难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桃子”;跨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密度,问题的设置应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广度,问题的设置,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

所谓“六要”指:要简洁明确,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要讲求过程,不仅要使学生解出正确的答案,还要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明白获得结论的过程,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要有阶段性,在教学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应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问题设置;要有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注意时机,问题的设置时间要得当,把握好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且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关于问题设置的方式有很多,如激发式、诱发式、情境式、悬念式、连锁式、对照式等,教师可根据需要选用。总之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过程,也是从有疑到无疑的反复过程。因此,教学中应以问题为中心,使质疑、设疑、激疑、释疑、布疑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推动知识、智力水平的提高。

注释:

[1]张焕庭主编:《心理学》,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年。

[2](美)克雷奇著:《心理学纲要》,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

[3][4][5][6][7][8]《论语·季氏》、《论语·为政》、《论语·卫灵公》、《论语·子罕》、《论语·先进》。

[9]《孟子·尽心下》。

[10]《论衡·求实篇》。

[11][12][13]《经学理窟》。

[14]《学规类编》。

[15]《陆九渊集》卷三十五、卷三十六。

[16]王筠:《童子教授法》。

[17]《行知诗歌集》,三联书店,1981年。

[18][19]转引自北师大人才研究所:《创造性思维的艺术》(内部交流)。

标签:;  ;  ;  ;  ;  ;  

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问题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