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论文_孙丽娟,姚永娴

刍议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论文_孙丽娟,姚永娴

浙江湖州 313100

摘要:市政道路路面工程在长期车辆荷载作用下,加之露天环境下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道路路面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损害,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与外在美观。因此在道路路面施工完毕后,必须做好养护管理工作。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养护;管理

1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严格的市政道路养护法律法规

我国对市政道路养护并未在法律上做出明确规定,这便会直接导致在进行道路养护管理中出现执行力差的问题。在市政道路养护上的技术大多来源于国外较先进的技术,对于具体的管理规定并未在法律上进行规范化,没有进行明文规定、并为其制定的法律制度。进行市政道路养护中大多是政府或相关监督部门对道路养护进行定期检查与管理,这并不能提升养护管理的执行力,起不到强制作用,从而导致道路养护问题越来越多。

1.2 市政道路养护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在道路养护管理中很多管理部门采用的方法过于陈旧,大多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采用拨款的方式来获取养护经费,这些都不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没有对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进行有效的规范,便会造成养护管理中现象百出,在养护工程费用支出中并没提供合理的核审标准,对道路养护“完好率”的养护质量考核标准,无法使市政道路全方位养护要求得到相应满足。此外,一些市政道路养护管理部门之间,存在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的问题,部门之间经常因为一些细节或小问题而产生矛盾,影响工作的秩序。

1. 3 市政道路养护意识淡薄

大多数市政单位更注重道路的建设过程,并未意识到道路养护的重要性,很多工作人员在对道路养护管理的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的方法,对道路养护的管理技术水平过低,操作水平达不到工作所要求的效率,从而无法满足养护工作的需求。一些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较低,对道路管理工作的态度不够端正,对工作不负责任,导致管理工作中的差错或失误比较多,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实施。此外,市政道路中总会出现一些危害现象,但市政单位对其不具备有效的预见性,这便会导致规划养护管理工作总是处于事后修复的状态。在养护中由于面积较大,养护分散性较强,经常会出现局部养护频率不到位的现象。全范围性养护设施量大,覆盖的面积广比较分散,逐渐扩大的损害加大了养护投入成本的力度。

1.4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较低

一些道路养护单位虽然从国外引进了综合性较强的养护设备,但仍存在设备闲置浪费、 机械使用频率低、 注入机械性能开发不足、机械适应能力差等现象,一些单位在进行市政道路养护时仍是人工作业,这样既消耗人力、财力物力又浪费时间非常不利于道路得到很好的养护。

1.5 对市政道路养护投入资金不够

市政建设会注重在修建上,但对养护的资金投入上总会出现不足的现象,导致道路养护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开展管理工作,一些市政道路得不到有效的修护, 从而影响交通运输及经济的发展。虽然一些地区也会进行适当的拨款, 但这些资金并未落实到地方,在资金的分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地方政府对资金严重克扣现象,这样一来本来资金就不足,再加强一些官员的严重克扣,便会使资金出现严重不足,根本得不到资金的有效利用利用,也就无法正常进行开展道路的养护工作。

2 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解决措施

2.1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市政道路养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便于提高市政道路养护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道路养护纳入到法制管理制度之下,可以强制性的让相关的职能部门加大道路养护管理的力度,并将此项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的工作范围。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可以能够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的重视程度,改变最初对道路养护的错误看法。

2.2 建立完善的市政道路管理体系

在道路养护管理的工作中要加强对道路养护管理的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来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制定相关的管理体制时,首先应当由各级领导进行研讨,聘请道路养护的专家参与,从道路修建起初到结束直至到完工后全过程都要求有具体的养护措施与技术。再次,由专门的人员对养护进行管理与监督,对道路养护的不同模块进行分部门管理,使各部门做到责任分担,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对养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最后,对养护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定期进行养护,并对养护技术、过程、所遇到的问题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2.3 加强道路养护意识

要增加市政道路养护意识,首先需要得到市政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培养道路养护的人才,加强养护团队建设,同时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工作人员的养护知识进行培训, 加强技术水平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 加强素质的培养, 设立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严格要求,使工作人员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尽量克服在工作中的差错,提高工作的效率。

2.4 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技术应该与时代同步,加大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创新技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养护,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在进行养护中主要采用预防性养护管理与恢复性养护管理两个较科学化的管理,这极大的提高了道路养护的管理水平。提高计算机、现代化检测设备的应用,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监控技术以及检验检测设备,从而降低工作的难度。把现代化检测设备以及监控技术运用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养护工作中,可以提升道路工程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2.5 加强对资金的有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我国在市政道路的资金投入上较少,主要的投入来源于政府拨款,因此要加强政府对道路养护的认识,促进其对资金投入的力度。除此之外要扩大资金的投资渠道,增加一些收入比较稳定且收入高的公司企业单位税费,补充市政道路养护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加强对资金的使用管理,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从而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约成本。为了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就必须加大预防性养护的资金投入,建立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

2.6 加强市政道路保养与维修的指导

在市政道路的保养以及维修中,要遵循预防性理论指导养护与维修的工作。首先,以预防性养护理论为核心,为选择相符的技术奠定好的基础,提升市政道路保养与维修水平,加快经济与城市交通的发展。其次,根据市政道路养护的要求选取合适的技术进行保养与维修。最后,在技术的筛选上应当遵从市政道路养护与维修的整体需求。在进行市政道路养护维修上,对于一些交通压力较小的地段维修时应当多考虑费用问题,对于技术的选取上应多考虑环境污染以及维修费用问题,工期较长且交通压力较大的路段,其维修应该选择相应的技术保障该路段的交通通行能力。

3 结论

总之,在市政道路养护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管理意识淡薄,技术不科学,资金投入较少等问题,对此本文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市政单位的道路养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道路养护管理的完善,保证市政道路的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郝艳涛,岳佼.探讨市政道路养护中常见的技术措施[J].江西建材,2015(09):174.

[2]孙洪广.关于市政道路的维修及养护技术的探讨[J].门窗,2014(10):82.

[3]宋丽微.城市道路存在问题及施工养护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6):205.

[4]倪昆.浅议市政道路养护中的病害治理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3(05):186.

论文作者:孙丽娟,姚永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  ;  ;  ;  ;  ;  ;  ;  

刍议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论文_孙丽娟,姚永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