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初探论文_胡德平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初探论文_胡德平

四川 610000

摘要:城市公共工程作为城市的基本骨架,与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秩序的有序进行密切相关,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不仅决定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本文探讨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讨论了事前管理,事故监督和事后检查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重要性;具体措施

引言: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容易造成工程事故,对国家和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伤害。因而加强市政工程质量极为重要和紧迫。严格控制市政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对市政工程进行强有力的质量监督,建立强有力的质量监督体系等方面控制市政工程的质量。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市政工程建设复杂度高,市政工程造价高,参与人多,利益相关者众多,对环境的依赖性和影响较大,相对时间长。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市政工程项目复杂且受外部环境影响。如天气、原材料价格、周边社会关系等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变数较大,加之项目自身建设中的问题,其不确定性程度高。而且工期紧冬季施工费用投入较大。目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已从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2.1城市公共工程质量的良好控制是城市内部发展的动力

市政公用工程主要包括与城市运营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基本公用事业,如桥梁,道路,给排水,植树造林,环境污染控制等。因此,市政公益项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人身,财产安全。同时,它们也是人们了解政府工作,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最直观,最重要的方式。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

2.1.1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市政公益项目的建设质量决定了城市人民生活环境的安全和舒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阻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

2.1.2提高政府信誉,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政公共工程是政府工作的“面子”,最直观地反映了政府的行政责任和态度。市政公共工程的质量因此成为公民评估政府工作的最佳基础。但近年来频发的公共工程事故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信誉,政府信任度大幅度下降。这直接影响了政府行政工作的发展,成为阻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不利因素。

2.2良好的市政公共工程质量管理是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吸引外资,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保证。

市政公共工程质量是一座城市的面貌,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外商投资的方向。同时也是改善投资结构,调整内部产业结构,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

3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人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监管控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起着巨大的影响。因而,施工人员的岗位教育以及技术交底是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能得到严格有效的管理的前提条件。要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工作质量,保证施工的工程质量,就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岗位教育以及技术交底,从而树立施工人员的工程质量意识,形成一个一切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先的风气。

3.1加强事前组织管理和评估工作,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由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决定

从目前的施工水平和技术条件来看,客观条件已经到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由主观管理协调决定。建设质量取决于组织是否妥善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的质量控制的准备和组织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进行:

3.1.1为加强人员控制,我们必须确保公用事业公平公开地确定承包商

首先,在内部行政机关要加强人员监督,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公开招标,依法组建陪审团,严禁私设,滥用职权,滥用职权获得。依法保障市属公益项目的质量,依法惩处合同违法分配。

3.1.2严格审查承包商资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资质审查员专职责任制

对承包商的资格审查首先包括对资格证书的审查。严禁使用不合格或被盗的人充分利用他们。二是审查施工单位人员,确保人员业务水平,并通过抽查等方式。再次建立建筑材料质量责任制,要求材料质量责任,确保建筑材料合法合格,并接受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3建立监督人和业主双重监督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在确保独立监督地位的同时,很难确保它不能与建设方合谋欺骗业主。因此,要把业主适当分散实施双向监督制度,确保项目质量。

3.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3.2.1 定期向监督员负责并定期报告。监督方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监督管理单位。其监督水平和实力直接决定了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这是项目质量的最重要保证。首先,在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中,监理人员应当将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个人责任制度,落实建筑材料的日常管理制度,该项目按计划执行。也就是说,每天检查,我们严格查处违法经营和不合格材料,处罚明确。其次,监理单位应定期向合同签发单位报告施工进度和施工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违规情况。

3.2.2 施工方的自我监督。施工方应建立一套自己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大对施工队伍人员的素质培训,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素质意识。找出存在质量问题的地方,及时纠正它们,防止他们偷工减料。其次,必须加强和监督建筑材料的来源。材料应严格按照要求的标准购买。同时,施工方还应增强社会责任感,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实现质量和效益。

3.2.3 建立多元协调组织体系,确保业主,监理和施工人员保持信息流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防止业主忽视施工进度质量,或施工方无视施工进度的质量以及影响项目质量的其他因素造成信息拥塞导致的质量问题。

3.2.4 促进社会监督,鼓励第三方进行监督和报告。建立第三方监督和报告激励机制,鼓励公众监督和报告知情项目的质量。

3.2.5 抓好建设项目跟踪管理,严格追踪项目下落,实行专项责任制,防止挪用等行为,确保项目按期交付。

3.3施工完成后,质量管理工作应以验收为基础,辅以补救措施

施工结束后,整个项目进入最后阶段,这是项目质量的最后检查点,也是最终处理质量问题的机会。因此,严格的验收程序是必要的。详情如下:

3.3.1严格控制验收,并及时提出并给出第一次验收中缺陷或问题的整改期限

为提高验收人员的素质,禁止用电谋取私利的现象,并严格按照施工验收标准执行,通过验收测试的零件进行随机检查或复查。对于合格的部件,严格按照验收程序提交报告。

3.3.2严格执行转让程序,整理项目留下的问题,并建立严格而清晰的移交程序

项目整理项目中不可避免存在许多遗留问题,处理这些问题的程序通常没有统一严格的规定,导致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但每个单元都踢足球,最终影响项目按计划使用。因此,有必要制定并严格执行交接程序,完成项目整理工作,防止外来因素影响工程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城市公共工程的质量对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要抓好治理市政公用工程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要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履行职责,相互监督,相互配合,严格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必将为市政公用设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覃艳蓬.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初探[J].中国科技投资,2014(A16):140-140.

[2]刘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问题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6(48).

[3]郑君.市政公用工程排水管道施工常见的问题与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00254-00254.

[4]赵先贵.浅析市政公用工程排水管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4):126-126.

[5]曹丽红.刍议市政公用工程排水管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048-00048.

[6]李红星.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8):00030-00030.

作者简介:胡德平;四川;身份证号:51052119750501XXXX

论文作者:胡德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初探论文_胡德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