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论文_张培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论文_张培

安徽万千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基于地域特征是古今中外设计风景园林所共同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为使大众更好地理解风景园林设计的有关依据,进一步了解园林设计,文章将从地域特征的气候、场所、背景、文化、社会等若干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

前言:纵观国内外的风景园林建筑,其规划和建筑都是遵循了建设地的地域特征之后而建造的,将选址的自然环境、历史古迹、文化特色等地域特征进行了完美的融合,深刻的展现了当地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我国历史悠久,每个城市都被赋予了特有的人文色彩,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历史,那就是没有根基的城市,缺乏亲和力。地域特征涵盖领域广阔,由于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所以每个地域均呈现了不同的地理特征。地域特征包括气候条件、水文环境、植被覆盖率等自然要素,是自然界和动物界的有机结合体。

1.地域特征的基本概念

地域特征指的是人文和自然的结合体,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不同的地区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地域文化不同,因而各个地区都有明显的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但不可否认的是,地域特征间还有某些联系,某地域的特征变化必然会对周围地区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界定地域特征时是依据区域性进行,因而研究地域特征时,应使用系统性方法全面把握地域特征中的细节内容。基于地域特征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很强的地域辨识度,能提升风景园林的建设意义。

2.了解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地域特征的过程

城市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被应用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绿植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匠心表现之重点。因此,设计师们有必要调用城市自然天气档案资料、水文资料等相应的自然地理档案,仔细分析城市的自然特征,妥善选择植被,以保证园林设计的科学性。为了保证园林的整体设计能够和城市的人文相符,设计师就需要对城市的生活面貌进行深入了解,并且通过观察和访谈、阅读城市史志等方式,对城市的文化以及风俗进行学习和了解,只有这样,设计师们的设计作品才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城市的文化之美,使风景园林更具有独特性,而不至于雷同或者与城市风格格格不入。园林设计师还需要对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涉及的资金和其建设目的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前者是为了在设计过程中应用更加合理的资源和材料,使园林设计更符合城市应用的需要;后者是为了确定园林设计的基本模式,使园林设计与建筑要求一致,使城市风景园林的作用得以发挥。

3.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及作用

地质地貌会导致地表起伏差异,进而使得地表温度产生差异,例如:山体的迎风坡与背风坡部位温度的差异。同时,地质地貌还会对该区域降水量造成影响,进而提高植物生长环境复杂程度。地质地貌的变化还会产生诸多自然遗址,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应重视对自然遗产的保护,有限度的开发,增加人们地质文化知识,促进当地自然经济的发展。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其所涉及的自然植被、水文地质等因素,均容易受到气候气象因素的影响,我国某地区由于气候相对湿热,雨季较长,所以在进行该地区风景园林设计时,在围墙上设置了大量的花窗,并建造了大量的亭廊,此种建筑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夏季风景园林的通风效果,在雨季时也能够为游客在亭廊中游览提供便利。

自然植被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因素,能够使得游客更加容易的感受到地域独特性。不同的植被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不同地域温度与地质间的差异使得植被的规律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我国北方地区大多以落叶林和针叶林为主,而南方地区的风景园林大多以阔叶林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同一种植被在不同的地域在形态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由此可知,植被极容易受到特定地域环境的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性意义。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要想充分体现出地域特征,应当以乡土植物为主,并且还要重视对自然植被的保护,避免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的出现。一般情况下,水文条件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因素,并且具有加强的装饰作用,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可将天然河流作为景观设计基础,提升风景园林生态性。

此外,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对水文条件的保护,限制开发量,确保生态河流的本质,发挥水文条件最大化生态效应。历史文化背景是人类长期活动最为直接的反映,其能够为风景园林设计人员提供十分丰富的灵感资源,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可充分的、合理的运用历史文化背景,重现历史文化景观。例如风景园林设计过程只能够通过还原历史遗迹的方式,使得历史遗迹得以重现,以此来使得人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历史文化,增加风景园林的历史性。此外,在风景园林的各类构筑物中,还可以文字、图案的表达方式,直观地表达某一时段的历史时刻或历史进程,增加风景园林古朴韵味,使得人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该地域的文化特色,给游客留下深刻的映像。风景园林设计主要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对休憩活动的需求,可使得人们在亲近自热的同时,加深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所以,风景园林设计中添加风俗风情信仰的景观更加容易被接受与产生归属感。但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同类型景观同时使用与出现,这就要求民俗风情覆盖范围足够广阔,民俗风情信仰是风景园林的无形财产,可为风景园林增加更加广阔的精神空间,从而更好的满足游览人员的心境需求。

4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人们依据当时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结构设计而成,现代艺术中仍然广泛地体现着古典文化气息。在文化的传承方面,人们更加重视对过程的创造,文化可看作是一种无形的财产,可实现从物质向精神的转移。在古典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其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较明显,例如在景区划分、功能设置等方面,均能够明显的体现地域文化。在社会方面,风景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对于园林的建设,应当确保其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进而提升人们生活、休闲的质量,促进国家建设的良好发展。根据某些特定地域气候的差异,人们能够设计出不同的建筑,再加上不同植物配置的构建,可实现合理的、有效的应用自然地貌的目的。例如在南方气候较湿热的地区,极容易出现暴雨天气,所以在进行园林建设时,通常设计为连宇成片的形式,以避免有可能出现的冲刷破坏现象,而在北方一些少雨的地区,可设计为露台的形式,使得园林内的植被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阳光照射,从而增强其中的绿化水平。

此外,对于场所特征,即为设计人员利用现有的物体进行的设计,以发挥一种美化园林的效,使其能够更的符合地域特色与整体风景园林设计。例如北京的颐和园有一段长廊设计,设计师利用这一空间将其分为了十几个段落,填充上来油漆彩绘,增强了园林的欣赏性。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域的历史进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将不同地域中具有不同特色的历史内涵与园林建筑进行有效的结合,可形成一种具有较强观赏性的立体书画构造。同时,将地域发展的历史背景融入其中,还可实现有效贴合风景园林设计整体结构与设计构思的目的,从而充分表达出地域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人文情怀等方面内容,这是人们到达一个地区游览其风景园林所期望感受到的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为保障设计的有效性,应在明确地域特征的基础上,把握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要点,以此更好地完成风景园林设计任务,最终促使风景园林设计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朱建宁.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J].中国园林,2011(11):1-4.

[2]王合文.浅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J].中国住宅设施,2009(04).

论文作者:张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8

标签:;  ;  ;  ;  ;  ;  ;  ;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论文_张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