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语境与英语教学_英语论文

有效语境与英语教学_英语论文

有效语境与英语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境论文,英语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英语教科书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英语教师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情景”。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往往只停留在传授语言知识上,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知识讲得过深,学生背得较牢,过细,而对语言的实际交流和运用注意得太少。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和课外辅导时,应注意创造有效语境,指导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学习的真实语言。

二、什么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

英国的著名语言学家Leech的解释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对话语的解释有作用的任何背景知识,语境对语言的形式有着制约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就要充分考虑语境这个因素,而不仅仅是语言形式。

三、有效语境

有效语境与英语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这种情景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创设的情景越活泼、生动、准确,学生就越能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

四、有效语境的构成因素

语言学家对构成有效语境的要素作过各种各样的归纳。韩礼德提出话语范围(field),话语方式(mode)和话语体式(tenor)三个特征。海默斯(Dell Hymes)曾作过比较全面而形象的概述。海默斯在他的《社会语言学基础》(Foundations in Socialinguistics:an Ethnographic Approach)一书中将语境要素归纳为SPEAKING一词。S背景和场景P参与者E目的及结果A信息的形式与内容K传递信息的方式),I使用什么语言,方言等。在影响语境因素多种多样的情况下,下面四个方面在教学中是应该直接考虑的:

1.说话者和受话者(addressor and addressee).2.话题(topic or subject of discourse).3.背景(setting or environment).4.交际方式(medium).

五、有效语境教学的合理性

在我国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现实,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英语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景(authentic situation),创造真实有效的语境对英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课堂上创造真实有效的语境,能使学生在准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发展其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在真实的语言环境里,学生的思维处于开放状态,视觉和听觉也处于高度集中的注意中,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课堂氛围也就相当活跃。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六、有效语境的创设

日常英语教学中,要积极、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真实的课堂背景和课堂气氛,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和谐、自然。让教与学密切配合,产生二者的共鸣。

1.有效语境中的词汇教学

(1)日常教学中,教师利用教材设计的教学语言环境,让学生体会一词多义,从而达到对词汇含义的认识,掌握,树立语境意识,指导自我学习。

现行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中设计了很多的词汇练习,英语必修3 Page 20有这样的题型:The italicized words in these sentences have more than one meaning.Explain the usage and meaning of each word in each sentence and then make your own sentences using these words in different meanings.

A.The museum sits on the exact spot where the gold was first discovered.

B.That dress has a dirty spot right in the middle.

C.She spotted her friend among the passengers who got off the train.

A.We walked down a long passage to the back of the office building.

B.I couldn't afford the passage to Australia.

C.The old bridge isn't strong enough to allow the passage of heavy vehicles.

(2)英语教师都知道,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有情景。例如:在教“pass”这个新词时,教师拿出一个苹果,传给学生,再叫学生传给教师,让学生知其义。又如,在教“stamp”时首先在黑板上画一个信封,并写上收信人和地址,再让学生猜右上角是什么。在语境教学活动中我们感到做游戏,猜谜语等活动不仅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增强趣味性,而且还使学生对所猜的词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运用词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根据语境,猜词词义

语言习得理论中的经验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言下之意是,在学习或教学中只有在讲究情景,才有确切的意义。

理解词义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或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具体的语境,猜出它们相应的词性和词义。例如:

However,most of our ideas about the future are nearly very short-sighted.Perhaps,we can see some possibilities,for the next fifty years.But the next hundred? The next thousand? (NMET2000)

根据构词法,“short-sighted”是“short”与“sight”合成以后再加上后缀“ed”派生的词,“possibility”是“possible”的同根名词,再结合文中语境,学生就可判断它们的含义分别是“缺乏远见的”和“可能性”。

3.语法教学课的语境创设

语法教学应把握形式、意义和用法三者的关系。课堂教学时重点注意意义和用法。给学生上课时通过“集中呈现——对比分析——专项梳理——巩固运用”的模式展开。笔者在教高一英语必修3第三单元的语法项目Noun Clause时采用了以下几个环节:

先听一段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I believe I can fly。

听完后,给学生发下一张歌曲文字纸稿,样式如下:

I Believe I Can Fly

I used to think that I could not go on.

And life was nothing but an awful song

But now I know the meaning of true love

I'm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If I can see it,then I can do it

If I just believe it

There's nothing to it

教师讲解句意,让学生明白其用意,然后要求学生将宾语从句找出。进而将学生引入正题,要求同学们找出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Act one,Scene three中的8个宾语从句。(line 2,22,24,25,32,41,46,47)

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这些句子。请学生总结这些句子的共同特征。(陈述语序,时态一致及连接词),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完成课本P21 Exercise;最后要求学生自己造4个句。

4.阅读教学中的语篇语境

心理学家Nuttal(1982)提出,阅读是“an interactiv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交流的互动过程),并把外语阅读描写为“active interrogation of a text”(对语篇的积极询问)。人们逐步认识到阅读应该是读者与作者进行积极交流的双向活动,是一个互动过程。作者通过语篇将其信息编码,而读者通过译码来获得语篇的含义,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阅读题,可以看出语篇语境一体化教学已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趋势。试看下面:What'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Which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Can you guess what will happen next to the story? What does the word "unit" mean in this sentenee?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it" refer to? Where can you find the passage?

这些考题无一不都在考查语篇的语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更要培养语感能力。对叙述性材料,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材料的线索,是时间还是空间?体会作者在其间的情感态度。对论述性材料,可以提问文章的观点;作者从哪些方面加以论证?对说明性材料,要分析它是产品说明还是广告宣传?是报刊短文还是演讲报告?另外,任何材料的文章都需要从上下文去理解一些难懂的语句或段落的隐含之意。

5.听力教学中语境教学

在做听力练习时,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听起来很简单的事实,学生却选不对正确答案。为什么呢?因为一些考题并不是考查是否听懂事实,而是是否听出其中的语境。如: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How is the man feeling at the moment?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Who is Chris Pain?这些题都需要学生根据所听到的语言信息进行分析、猜测、推断、和综合概括。在进行听力教学时,应有意识的培养上述能力。

听完对话后,让学生推断说话的时间、空间和人物的社会角色、人物之间的关系;据试题预测、想象听力材料的大致内容;听语篇时,先听题目,猜测文章的体裁;或听开头几句或一段,推测后面情景的发展等。此外,在倾听的整个过程中,都应注重捕捉整体信息,听语句、语篇,而非单词,并在头脑中对语言信息不断地加工处理,感悟语境。

七、实施的保障

英语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思想、学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效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英语教师不仅要善于示范,善于创设情景提问启发,还要努力学习外语教学法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勇于试验,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技能、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外语。

1.教师的任务

积极创设条件,构建英语第二课堂,广泛开展课外活动,营造语言运用环境。

认知和元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活动不能离开实践,在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亲身感悟、体验语言,把语言知识迁移到语言交际,这就得创造一个语用环境——第二英语课堂,以弥补英语课堂教学之不足(即学生语言实践量过少)。

2.学生的任务

现行初、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给老师和学生呈现了各种各样的活生生的例子,有些还配有插图,画片,这些都是很好的“引路人”。学生要积极的配合老师,大胆勇敢地相信自己,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进行表演和模仿。利用日常生活环境(如:上学,乘车,够物,旅游,上公园,打篮球等等),借鉴课本上的知识将自我放到真切的环境下去练习。

3.师生互动

常言道:“教学相长”。教师在语境的创造和学生对语境的感受方面也是密切相关。教师的一言一行(如:一个微笑,一个苦脸,一次挥手,一个哈欠等等)对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源,在课堂上学生不能够错过任何细节的地方。作为教师来讲,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况,力争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灵。

八、对日常教学的指导意义

现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鉴于此,只有在有效语境中才能快速获取正确的信息,研究表明阅读速度和理解速度是成正比列的关系的。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加快阅读速度,培养默读习惯,加快有效语境的获取。许多学生在阅读时,习惯于读出每个单词,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的提高。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默读,速看的习惯,避免低声朗读,以免分散注意力。还有的学生习惯用手指着文章逐词阅读,教师应指导学生以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避免频频回视、重读等不良现象。

九、反思及对策

在我国,由于条件的限制,英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直接在英语环境习得语言。造成运用英语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者脱离语境学习,因此:

1.英语教学要进一步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出发要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这是中学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要充分肯定和启发青少年在心理上的较强的求知欲、表现欲和创新欲。使自己看到学习英语的意义和价值。

2.要把语境与英语教学好好的结合到日常的教学中,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基础,认真研究语言形成的规律,扎扎实实地开展改革实验活动,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走出外语教学的新路子。

3.学习总是和情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置身于交际的情景中,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学到的英语语言知识,并在使用的过程中结合语境磨炼自己,提高自己运用英语和感受英语的能力。

结束语

有效语境与英语教学的结合,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化枯燥为乐趣,使外语教学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更加符合心理学规律,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积极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英语奠定良好基础。

标签:;  ;  

有效语境与英语教学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