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公开课不满意:高中生物复习课的有效性问题_核苷酸论文

对自己的公开课不满意:高中生物复习课的有效性问题_核苷酸论文

不满意自己的公开课——高中生物复习课有效性的追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己的论文,不满意论文,公开课论文,有效性论文,高中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不久笔者上了一堂市级公开课,内容是《DNA的结构和复制》。这是高三第一轮复习中的一节复习课。“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既是该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呢?我通过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决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根据教学设计精心准备了用PPT制作的课件,中间插入“DNA的结构”和“DNA复制”两个Flash动画。

下面是教学中的课堂实录片段:

师:(播放DNA结构的动画)同学们,请仔细观察,然后我们一起复习有关DNA结构的知识!

师:DNA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呢?

生: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碱基组成)。

师: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有A、G、C、T,那么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有几种?

生:4种!

师:怎么由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形成高分子化合物DNA的呢?

生:由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的顺序聚合而成脱氧核苷酸长链,再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DNA分子。

生:两条反向平行脱氧核苷酸链成一个DNA分子。在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结形成骨架;内侧碱基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氢键)形成碱基对。

师:那么,DNA有什么结构特点呢?

生:……

师:(播放DNA的复制的动画)请仔细观察DNA的复制过程,思考DNA复制的条件、场所、特点等问题。想一想,DNA复制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通过细胞分裂把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师:那么,DNA复制发生在什么时期呢?

生:有丝分裂间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

师:场所?

生:细胞核。

师:还有其他地方吗?

生:线粒体、叶绿体和质粒。

师:DNA复制需要什么条件呢?

生:①模板:亲代DNA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师:DNA复制的特点?

生: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评课时大家一直认为,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我却在以下几方面很不满意:首先,整个课堂虽然有条不紊,气氛也很活跃,也完成了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但由于受自己设计的多媒体课件的限制,对有关知识不能进行很好地拓展;其次,在上课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没有做到复习的针对性;另外,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的深化和拓展不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反思,我决定在另外一个班复习的时候采用另外的复习方法和手段,采用对比教学,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课前,通知学生对该节知识中不懂的地方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

课上,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对该节知识有疑惑的问题。学生一边说,我就一边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提出的问题还真不少。

1.关于DNA中碱基的数目怎么计算?

2.哪些因素影响DNA的稳定性?什么时候最不稳定?

3.碱基与碱基之间,脱氧核苷酸与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是怎样的?

4.DNA复制的条件中有酶,其中的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的作用与区别是什么?

5.构成DNA的碱基、生物核酸的核苷酸各有哪几类?构成生物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呢?

6.遗传信息是指“DNA的碱基(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还是指“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呢?还是两者都是?

7.“遗传性状”、“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怎么来区别?

8.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吗?

9.在病毒中,RNA是如何进行自我复制的?又是如何反转录为DNA的?……

然后,请学生针对这些问题相互讨论5分钟,如果发现有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把答案写在笔记本上。5分钟后,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我来说说第5个问题,构成DNA的碱基种类有4种,分别是A、T、C、G;构成生物核酸的核苷酸也有4种。

生2:我不同意!生物的核酸包括DNA和RNA,核苷酸种类该有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

师:说得好!那么构成生物核酸的碱基有多少种呢?

生:5种!

师:那么构成生物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有多少种呢?

生:4种!

生:8种!(意见出现了分歧)

师:生物的遗传物质,具体到某种生物,如病毒、细菌等原核生物、真菌等真核生物,他们的遗传物质分别是什么呢?

生:病毒是DNA或者RNA,原核生物是DNA,真核生物也是DNA。

生:也就是说,只要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DNA,不具细胞结构的病毒,所含的核酸是什么,其遗传物质就是什么。因此,构成生物的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只有4种。

生:第4个问题,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解旋酶的作用是使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DNA聚合酶的作用是连接DNA片段与单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使DNA得以复制。

师:那么,我们还学过哪些相关的酶呢?

生:还有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性地切断DNA链中磷酸二酯键。

生:DNA连接酶,是连接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起连接作用,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生:RNA聚合酶,在DNA转录中起作用。

生:第1个问题,关于碱基的计算主要要利用双链DNA中A=T,C=G关系进行求解。

师:在该节中有关计算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关应用,另一类是半保留复制规律的运用。

整个一节课围绕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对问题争先回答,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我对一些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拓展。

相同内容的两节课风格迥异。哪种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通过反思,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就是教学的关键。

1.追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2.追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各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局限性。因此,生物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不能单一化,必须在正确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从教材的需要出发,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以长克短,灵活地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创造性,以取得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3.追求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暴露学生思维,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感悟、体验、发现中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实践、合作、创新能力,丰富生物科学的素养。

4.追求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合理地使用才能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落实。前一节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具有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让学生手、脑、眼、耳等各个器官总动员等优点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减轻学习或者理解的负担。第二节课,几乎没有用任何的现代教育手段,但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达到了锻炼学生的目的。

5.追求教学氛围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必需要致力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

标签:;  ;  ;  ;  

对自己的公开课不满意:高中生物复习课的有效性问题_核苷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