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影响研究论文_毛玉硕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卫生院 湖南桑植 427100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收治区间为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8例处方开药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54例患者为一个小组,根据不同的处方开药管理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管理处方开药,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处方开药,然后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在进行处方开药时,采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很好的药物临床疗效影响,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处方开药中可以广泛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房调剂质量;药物临床疗效;影响研究

中医在我国已经具有千百年的临床医疗发展史,具有副作用小,治疗成本低等特点,在临床医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应用中医治疗时,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医师处方开药的基础,通常情况下中药调剂包括以下六个步骤,即审方、计价、调配、核查、包装、发药,由此可以看出,中药房调剂直接关乎着用药安全,因此加强对中药房调剂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十分重要,为进一步验证中药房调剂质量的重要性与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我院专门针对于此进行了一次临床资料研究,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8例处方开药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调查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4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区间为29岁~62岁,平均年龄为56±1.3岁,对患者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处方开药方式,对照组54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区间为27岁~64岁,平均年龄在58±1.8岁,对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处方开药方式。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管理处方开药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处方开药方式,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我院专门针对于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专门成立监管小组,小组成员由院长、中药师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人员组成,在监管小组中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同时落实管理人员职责,并且由院长组织,对组内的成员进行专业的岗位培训,提升药物调剂师的专业素质与医德水平,以监管小组为单位,定期对中药房进行检查,同时对处方开药不合理现象进行统计。其次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力度,具体而言可以从中药调剂六个步骤出发,①加强对处方的审查,处方审查是药物调剂的第一个步骤,也是提升用药安全的关键,为此在检查过程中,首先要检查处方清单中的药品名称以及用量是否出现错误,其次要保障医师处方清单书写规范、清晰,以及注脚内容等,确保开具的药物与患者的临床诊断吻合,杜绝开重药以及开错药现象。②加强药剂师与处方医师之间的联系沟通,若是出现配伍禁忌以及药物用量标注不明现象,药剂师要第一时间与处方医师进行联系,除此之外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药剂师,还应该了解处方医师的书写习惯以及标注习惯等。③规范处方,处方医师在进行药物开具时,应该严格遵照《中国药典》等规范进行操作,从而确保用药开具的准确性与规范性[1]。④对药物计量过程规范操作,中药用药剂量与药物治疗疗效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药物计量时,误差应该控制在±5﹪之间,而一些特殊药物,如毒性药物更要控制在±1﹪的误差之间,严谨药剂师通过个人主观经验判断进行抓药。⑤对中药饮片质量进行严格监督,中药饮片成分复杂,种类也比较多,若是在加工炮制等方面没有严格的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很容易出现药物质变现象,因此必须要对中药饮片进行严格的监控,若是发现变质或者不合格的药品,严谨调配使用。⑥对药品包装以及药品发放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在药品调配完成后我院由主管药师进行再次复查,经确认无误后,才可以进行药品包装,同时在包装过程中,要将药品使用说明、患者姓名以及注意事项写在包装袋上,并且要有主管药师的签字,确保患者服用的药物具有安全可靠性。

1.3 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为药物配伍禁忌、饮片质量问题、处方错误、未执行脚注、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随着近些年临床医疗中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加,中医治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在进行中医治疗时,对于药物调剂质量具有很高的要求,可以说中医用药调剂已经成为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我院专门针对于此进行了一次临床资料调查,在本次临床资料调查过程中,我院主要是通过建立监督小组以及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力度两个方面,对我院中药调剂质量进行监督,进而通过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来反映出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通过本次临床研究调查发现,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处方开药方式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0﹪,而实施常规管理处方开药方式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就证明了在进行处方开药时,采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在今后的药房调剂工作中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针对于本次临床资料调查,笔者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提议,笔者认为除了以上这些人为因素对中药调剂质量进行控制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硬件条件创设来提升中药处方调剂质量。如近些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因此处方医师在进行开药时,完全可以通过电脑输入代替传统手工输入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保障处方清单字迹的工整规范性,防止药剂师抓错药物,还可以提升医师的工作效率,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其次是采用零库存的管理方式,随着近些年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医院内部再也不用大量的去储存和囤积药物,可以随时去购进药物,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药物由于长期堆放出现变质等现象,还可以加快医院内部的资金流转,是一种有利于患者也有利于医院自身的管理方式,这些都可以从源头上提升中药调剂质量[2]。

综上所述,中药房调剂工作对于医院的声誉以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处方审查、规范中药房操作程序、确保中药调剂质量,对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与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瑰玉.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的价值分析[J].北方药学. 2014(02):112-115

[2]李艳芬,黄宇虹,孙金霞,王保和.中药新药Ⅰ期耐受性试验常见不良事件监测及管理探讨[J].中国新药杂志.2010(15):123-126

论文作者:毛玉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影响研究论文_毛玉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