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韩国习俗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朝鲜族论文

21世纪韩国习俗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朝鲜族论文

中国朝鲜族风俗的现状及其21世纪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朝鲜族论文,发展趋势论文,风俗论文,中国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风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将在经济、科学、文化诸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与此同时,中国朝鲜族的风俗成长必然会带来新的变化与发展。在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上一层楼的21世纪,中国朝鲜族的风俗究竟会起何种变化、发展,为了使朝鲜族风俗更为健全的发展,我们应做出何种努力,这种研究和探索,对于我们朝鲜族的文明与文化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一、中国朝鲜族风俗的发展途径和特征

(一)中国朝鲜族风俗的发展途径

中国朝鲜族风俗的发展途径分为三个阶段。

1.本世纪60年代以前时期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界限,这一阶段又进一步分为建国前与后两个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风俗基本上与朝鲜同时期的风俗相同。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后,朝鲜族的思想观念、科学文化水平等都带来了显著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随着唯心主义迷信思想在全社会受到批判,巫觋活动与占卜活动被禁止,部落祭祀、祈雨祭祀等集体民间信仰活动也随之消声匿迹。

2.十年动乱时期

十年动乱时期(即“文革”时期),随着极左思想的泛滥,朝鲜族风俗中许多东西被当作封建陋习而被废止或起了畸形变化。节日、花甲祝寿等都被废止,婚礼仪式也被“革命”化,新郎必须得穿上红卫兵服装,新郎去迎接新娘也都徒步走或限于乘坐公共汽车。朝鲜族村落每逢五月端午要进行的聚会在这时期也被中止。这时期,不仅有不少朝鲜族风俗中的仪式被迫中止,也因极左思想的冲击,许多朝鲜族人丧失了对本民族风俗的眷恋,不少人心中至今还有对朝鲜族风俗的虚无主义思想观念。这类现象普遍存在于60岁以下中青年中。因此,朝鲜族的传统风俗在很多方面没有得到传承,出现了断层现象,广大青少年,普遍不了解朝鲜民族的风俗。

3.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进入这时期之后,十年动乱时期实施的错误的民族政策得到纠正的同时,朝鲜族风俗重新得到尊重,一段时期内被废止的风俗重新得到恢复。另一方面,这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思想得到解放,与外国的文化交流又史无前例地频繁起来,朝鲜族风俗在很多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二)中国朝鲜族风俗的特征

中国朝鲜族风俗源于朝鲜半岛。可是,由于迁移后一百余年间,生活在新环境中,又随着时代发展,最初的固有风俗已带来很大变化。因此,与生活在朝鲜半岛上的朝鲜民族的风俗相比,中国朝鲜族风俗还有如下三方面的明显特征。

第一,汉族人的风俗日益渗透到中国朝鲜族风俗中去。尤其是饮食、住宅、节日、结婚风俗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影响。其中,节日、结婚两方面可以举如下例子。

(1)节日

现在,一部分朝鲜族人过春节时,在门庭两边贴上对联,又在箱子、衣橱、大门等上面倒贴上“福”字。这纯粹是汉族人的风俗。还有,春节的传统饮食水饺和8月仲秋月饼等传统饮食, 也被广大朝鲜族人所接受。

(2)结婚

调查现今生活在东北三省的朝鲜族人的结婚方式便会明白在一些方面受到汉族人的影响。其中,在各地普遍化的有如下几种:

a.朝鲜族固有风俗中,结婚时就去一个上宾。可是现在至少4~5名,最多时10多名,新娘方面的上宾数为新郎方面上宾数的两倍。并且,新郎方面的数目一般为单数。

b.生活在城市中的朝鲜族人在举行婚礼前后,在食堂招待客人,新娘一一地给新郎的朋友们点上烟。

c.结婚当天,新娘一到新郎家,新郎家以放鞭炮来表示欢迎和庆祝之意。

d.长春、吉林一带的朝鲜族人在选择结婚日子时,往往选择阴历和阳历偶数日,尤其以最后一字为“八”字的视为吉日。这也是与汉族人的风俗相同。

第二,朝鲜李朝时期的统治者将风俗视为对百姓进行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他们培养很多民俗学者使他们对风俗进行研究和引导。可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前,中国历代政府将中国朝鲜族视为侨民,因此,对朝鲜族的风俗没有多大关心,又因没有风俗学者,朝鲜族的风俗,长时期在自由自在的状况下发展的。这种状况,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无多大变化。因此,中国朝鲜族的风俗中,有不少传统风俗中找不到的东西。例如,调查丧礼风俗便会知道,招魂方式和写铭旌的方式有七八种,虞祭的方式也与传统的规定大相径庭。

第三,形成了独特的风俗类型。

查看中国朝鲜族的原籍地,便会发现它包罗朝鲜八道(“道”相当于省)。可是,迁移到中国来的各道人在其数目上有显著差异,移居到中国来,过定居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聚居地区,风俗类型上也起了很大变化。如今,中国朝鲜族的风俗中,并非朝鲜八道风俗被均匀地并存和实施,而是咸镜道、平安道、京尚道等三个道的风俗形成了主流,其他各道的风俗基本上融合于上述三道风俗中。并且,几个道的风俗互相混合,朝鲜族风俗与汉族风俗互相混合,形成了新的混合型风俗。因此,今天,中国朝鲜族的风俗主要分为咸镜道、京尚道、平安道、混合型风俗等四种类型。

二、中国朝鲜族风俗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决定朝鲜族风俗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论哪个民族的风俗,都随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国际关系、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等诸方面的因素而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到21世纪,朝鲜族风俗究竟如何变化发展,都应与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其中,如下几个因素最为重要。

第一,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

中国与朝鲜是邻邦,因此,自古以来,朝鲜族的先人不断向中国迁移。明末清初,迁移到中国河北省青龙县和辽宁省本溪县朴家村的人们,到本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先后恢复朝鲜族族籍,但从他们身上,很难找到朝鲜族风俗的影子。因为,清朝统治者对朝鲜人实施强硬的同化政策,所以,那时期的朝鲜人无法长期保存本民族的风俗。对他民族的同化政策,不管是在清朝时期,还是民国时期,还是伪满洲国时期,都是一样的。在过去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民族政策下,朝鲜族要传承、发展自己的文化和风俗是极其困难的事情。这种状况,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才有了根本性转换。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便提出了维护各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的方针。建国以后,其方针更趋完美,制订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朝鲜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成为新中国大家庭的一员,享有宪法规定的民主、自由、平等发展的权利,并充分继承和发展自己的风俗。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此为契机,进入新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十三届七次全会和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上,根据宪法精神、形势发展以及各民族人民的意愿,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制订为建立、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1992年1月4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声明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时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共同因素不断增长的同时,民族特征和民族之间的差别是依旧长期存在的。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原则、指导思想,过去是、将来也是不会改变的。党的民族政策是朝鲜族风俗到了21世纪,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受到社会的充分尊重并连续不断地传承下去的根本保障。

第二,物质生产、科学、文化的发展。

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中共十四届大会为契机,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朝鲜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

第三,国际影响。

推究朝鲜族风俗的根源,许多风俗来自异国和他民族的风俗。历史上,在很多方面,受到中国、蒙古、日本等国的影响,在衣着方面,受到西方国家影响者亦不少。到21世纪,随着这些潮流的持续,各国、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将日益频繁,朝鲜族风俗方面,也会受到其他国家与民族的影响。尤其会受到韩国人和朝鲜人的影响,因他们都是同一民族。因此,到21世纪,中国朝鲜族风俗,将会发展成以朝鲜族固有风俗为主,融合汉族风俗和其他国家、民族风俗的风俗。

第四,政府和民俗学者的指导作用。

在一定历史时期,一个民族的风俗健全发展到何种程度,直接关系到这时期政府和民俗学者的指导作用。不管是在朝鲜历史上,还是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将风俗看做纠正社会风气、提高国民道德水平的重要一环,非常重视风俗改良。朝鲜的高丽时期和李朝时期的统治者和风俗学者,采取各种措施,使朝鲜民族的风俗迎合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朝鲜民族被称为“东方礼仪民族”。当然,“东方礼仪”的基础是儒学思想观念,但当时的统治者将风俗视为民族元气,苦心致力于风俗改良这一点,不管古今和未来都具有借鉴的价值。

中国朝鲜族风俗,是在过去特殊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没有民俗学者指导的情况下,纯粹自发地发展起来的。结果,导致朝鲜族当中许多人尤其是许多青少年对朝鲜族的传统风俗一无所知。幸亏,到80年代这种局面逐渐被打破。各级政府为了朝鲜族风俗的健全发展做出了很多努力。延边于1992年将9月3日定为朝鲜族民俗节,80年代之后,定安图县长兴乡新屯村、万宝镇红旗村、龙井市东盛勇镇龙山村为朝鲜族民俗村,使它们在传承、发展朝鲜族风俗上,起重大作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后,民俗学者的作用也比往年任何时期更为活泼地展开。现在,东北三省普遍成立了朝鲜族民俗学会,民俗学者和民俗爱好者以各种形式开展民俗活动,发表有关朝鲜族风俗的论文、著作,为朝鲜族民俗的健全发展做出努力。但这种工作的进行并非顺利。首先,现在近二百万名朝鲜族的三分之一生活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其余都生活在杂居地区,政府很难对朝鲜族文化和风俗进行单独地研究和指导。其次,我国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富裕,因此,很难进行各种风俗活动,民俗学研究也很难正常进行。到21世纪,随着经济状况的逐渐好转,全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更加重视,政府对朝鲜族风俗的关心也会加大起来,与此同时,各种风俗活动和风俗研究事业将更有活力。

(二).各种风俗的发展趋势

1.饮食

朝鲜族自古以来以农耕生产为主。另一方面,又对渔猎、狩猎、家畜家禽饲养、野菜采集等方面很重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形成了朝鲜族以各种谷类为主食,以鱼类、肉类、蔬菜、野菜为副食的饮食结构,日常生活中以米饭为主食,以酱汤、咸菜、小菜等副食为副食的饮食特征。考察过去朝鲜族的饮食便会发现,清朝、民国、伪满时期,小米、高粱、玉米等杂谷为主要食粮,副食品也很单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也未得到很大改善,直至70年代。城市居住人民因缺乏大米,只能学汉族人吃锅贴,副食以酱汤、咸菜、小菜为主。进入80年代,随着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朝鲜族的饮食生活起了很大变化。一句话,从过去的果腹型转变为新时期的营养型。到了21世纪,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饮食结构上将会起新的变化。不局限于传统饮食,营养价值高、有益于健康长寿的饮食将成为新倾向。

2.衣服

直至本世纪50年代以前,占中国朝鲜族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是传统衣着。但这种风俗至50年代逐渐改变,80年代以后起了很大变化,不论男女都穿混纺针物、丝绸、皮革制成的衣服,服饰花样也很多。男子一般都穿西装或便装,只有部分老人着中山服。除了民俗节、花甲等庆祝日之外,穿韩服的人几乎没有。发型,男子不论老幼都是剃发,女性中老年人烫发,年轻女子依自己的嗜好,做各式各样的流行发式,中小学女生做短发或梳辫子。鞋,不论男女,一般都穿皮鞋,参加生产劳动,去野游或旅游时穿运动鞋或旅游鞋。80年代以后,衣着上另一个变化是受韩国很大影响,尤其是女性服装(衣料和样式)和幼儿服装受到很大影响。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不断走向融合和统一。这种倾向最为显著地体现在服饰文化上。以朝鲜族服饰来看,从传统的民族型逐渐转变,到本世纪80年代,基本上溶入世界现代服饰之潮流中。到了21世纪,朝鲜族服饰将在这潮流中,继续不断发展。

3.住宅

生活在东北三省和内蒙的朝鲜族住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朝鲜族住宅;另一种是满族式住宅。居住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吉林省和辽宁省鸭绿江沿岸地带的朝鲜族至本世纪70年代以前基本上住在传统的朝鲜族住宅,居住在其他地方的朝鲜族人多数住在满族式住宅。满族式住宅屋檐形态都是船形,室内结构一般分为三间,中间为厨房,两侧为寝室。70年代为止,大部分住宅是稻草房,到本世纪80年代,朝鲜族住宅状况在很多方面有了变化,多数住宅变为砖瓦房,建筑面积也增加了不少。将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风俗也会从考虑实用价值转变为美学价值。到21世纪,稻草房也将逐渐消声匿迹,平房将被楼房代替,住宅外观形式和室内结构都会从传统习惯摆脱出来,发展成现代洋房和Apartment形式。

4.婚姻

过去,中国朝鲜族的婚姻方式有半亲迎方式和亲迎方式两种。本世纪20年代,是以半亲迎方式为主;20年代至40年代末是亲迎方式和半亲迎方式并存;50年代以后仅实施亲迎方式。半亲迎方式指的是,新郎到新娘家去举行婚礼之后,在新娘家呆两天,第三日,再把新娘带到新郎家去的仪式;亲迎方式是指新郎将新娘带到自己家去的仪式。不论是半亲迎方式还是亲迎方式,结婚全过程都经过议婚、大礼、后礼三个阶段。议婚指订婚阶段。至本世纪20年代以前,实施媒婚,到20年代末,延边龙井一带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打破了封建思想,进行自由恋爱。现在存在媒婚和自由婚姻两种。大礼指的是婚礼过程。旧式婚礼包括奠雁礼、交拜礼、合卺礼、舅姑礼等程序。现在的婚礼仪式不论哪个地方一般都包括结婚证宣布、新郎新娘互换礼物、来宾祝辞、新郎新娘双亲互致祝辞、新郎新娘互致祝辞等程序。到了90年代,延吉市掀起在婚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的风潮,现在,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大部分在婚礼厅或饭店举行结婚仪式。

现在残存在朝鲜族婚姻方面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倾向如下:

第一,结婚费用太高。

第二,结婚仪式的程序过于繁琐。

第三,农村男青年难以成家。

第四,择偶上的观念变化。如今,女性择偶时将金钱放在第一位。这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实施,金钱第一观念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但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对方爱好、感情、人格、才能为重的高尚的爱情观将逐渐树立起来。

第五,举行婚礼方式上,现在绝大多数人以传统的朝鲜族方式举行,但将来会发展得丰富多采。

5.生育

到本世纪20年代,朝鲜族女性一般在娘家或婆家生孩子。产妇的饮食情况亦不理想,休息时间也较短。但现在一般在保健站或妇幼医院生孩子,饮食有很大改善,并享受产假待遇。过去由于医疗器械和设施极其缺乏、落后,产前后以及过程中有许多禁忌风俗。现在大部分禁忌风俗已消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为了生健康而聪明孩子的胎教风俗。从本世纪70年代起,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能生一至两个孩子。朝鲜族大部分只生一个孩子。将来,优生优育观念进一步扎根于人们的头脑里。以前,朝鲜族生育观念中,由于血统继承观念和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普遍存在歧视女孩子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到本世纪90年代逐渐被打破,出现了比疼男孩更疼女孩的现象。到21世纪,血统继承观念和男尊女卑观念,将被彻底打破,对男孩和女孩贵贱差别观念也将进一步消失。

6.人生仪礼

到本世纪20年代以前,中国朝鲜族的人生仪礼有百日贺、周岁贺、婚礼、花甲、葬礼等等。现在的仪礼有周岁贺、婚礼、花甲、八甲宴、九甲宴。其中,八甲宴和九甲宴在一部分地方进行。花甲宴和七甲宴在21世纪也将盛行。

7.葬礼

本世纪60年代为止,除了个别地方和特殊情况外,一般都行土葬。60年代以后,随着火葬法的逐渐普及,现在,除偏僻的山岳地带或国境地带之外,普遍实施火葬。60年代以前,实行三日葬、五日葬、七日葬、九日葬,个别家庭实行三月葬。现在普遍实行二日葬,也有实行当日葬、三日葬、五日葬的。反观朝鲜族历史,早在三国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就实行火葬法。中国的实情是人口多、耕地面积少。因此,必须广泛宣传进一步改良葬礼风俗,使土葬尽量改变成火葬和深葬。

8.岁时节令民俗

1945年,东北解放之前,中国朝鲜族的节日有春节、正月十五、清明、端午、仲秋、冬至等。每逢春节,家家户户,磨豆腐、做麦芽糖、捣粘糕,其景象颇为热闹。人们相互拜年,青少年放风筝。正月十五,每家都吃五谷饭,喝聪耳酒。清明到山上去加坟。端午吃蒿草糕,开全乡或全县体育运动大会,开展摔跤、荡秋千、翘翘板等传统民族竞赛运动。仲秋节跟清明节一样到祖坟上去除草,进行祭礼,每个村落都杀牛,做牛肉汤吃,并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冬至家家都吃冬至粥。

现在,朝鲜族过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十五、清明、仲秋节。其中,最重视春节和正月十五。节日中进行的体育活动现已消失。正月十五,改吃糯米饭。清明和仲秋节,到现在,人们依然跟以前一样,到山上去祭祀祖坟、除草,之后,一家亲戚一起喝酒、聊天。一般不过端午节。冬至,很多人像以前一样做冬至粥吃。

进入80年代之后,除上述传统节日外,还有“6·1”节、老人节、民俗节等节日形式。“6·1”节,大人们都带着孩子到公园去玩。延边将老人节定为阳历8月15日,黑龙江和辽宁省一带多数定在阴历9月9 日。到21世纪,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老人节庆祝活动,也将会开展得更为活跃。

9.民俗游戏

过去,朝鲜族的民俗游戏,大致可分为成人民俗游戏和儿童民俗游戏。成人游戏中有:象棋、围棋、掷骰游戏、花图、野会、斗牛、斗鸡、农乐、摔跤、秋千,等等。儿童游戏有:放风筝、跳绳、捉迷藏,等等。十年动乱时期一度消沉下来的这些游戏,进入新历史时期之后又重新复活起来。

标签:;  ;  ;  ;  

21世纪韩国习俗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朝鲜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