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体会论文_钟雪梅

钟雪梅

(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75)

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于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104例子宫肌瘤患者及71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在肌瘤诊断方面彩色多普勒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在子宫肌瘤检出准确度方面两组患者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彩色超声诊断结果来看,子宫肌瘤组患者在子宫肌瘤周边血流信号明显优于对子宫腺肿瘤组患者(P<0.05);在RI值、PI值方面的生理指标数据对比,子宫腺肌瘤组患者相关生理指标优于子宫肌瘤组患者(P<0.05)。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检出准确度较高,影像学特征较为明显,在临床应用中联合RI、PI值进行鉴别诊断。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

在女性患者的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较为常见,两种疾病的诊断结果较为相似,但两种疾病方面的治疗方式不同,一旦出现误诊事件,会对临床治疗工作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在临床诊断中,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诊断分辨率、影像学成像等方面均有着较大的进步,能够清晰的将病灶部位的病变组织大小、范围、内部结构及患者病灶部位的血流情况等进行展示[1]。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病症的临床诊断价值,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于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4例子宫肌瘤患者 ,将其归纳于子宫肌瘤组,年龄区间为22-48岁,平均年龄为(35.79±1.35)岁;71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将其归纳于子宫腺肌瘤组;两组患者均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两组患者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子宫肌瘤组与子宫腺肌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腹部超声检查,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器选择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东芝300,实施经腹、经阴道超声检查,仪器参数:经腹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经阴道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7-9MHz。

经阴道超声检查:取膀胱截石位,将高频探头置入阴道中,紧贴阴道壁,实施多切面检查,检查子宫的大小、形态、位置、子宫肌壁厚度、有无包块、包膜现象等。

经腹部超声检查:采用常规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实施经腹低频超声检查前嘱咐患者提前保持膀胱充盈,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子宫部位、双侧附件部位进行超声诊断扫描,扫描重点在于观察内部在其包块位置,以及与周围脏器联系。

两组患者均实施血管博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2]检查,切换为脉冲多普勒检测,角度校正≤30°,获得多普勒频谱、冻结后监测收缩期血管博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

1.4统计学意义

调研数据采用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采用卡方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值检验计量资料(),检验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准确度对比

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度低于联合经腹超声诊断准确度,详见表1。

3.讨论

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彩色超声鉴别诊断中,子宫肌瘤影像学成像特点子宫形体增大、形态改变、随机位置,内部回声低;在子宫肌瘤病变组织体积较大时,伴有螺旋样回声,肌瘤边界较为清楚;子宫腺肌瘤的影像学成像特点则为子宫弥漫性增大、形态改变较大,子宫内膜移位,病变部位常出现于子宫后壁,有球状感,肌瘤边界模糊不清,回声分布呈网格状或是颗粒状,回声较粗。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已经成为在妇科临床诊断方面重要的诊断手段。经阴道超声检查受限于探头深度,在患者肌瘤位置较高的时候不一定能够诊断出来,在肌瘤体积较大时,只能显示出一部分肌瘤,影响诊断结果。而经腹超声诊断受限于腹部脂肪层、腹部手术瘢痕等影响因素,使得影像学成像清晰度较差,影响诊断结果[3]。

在本次研究中,以病理检测为金标准,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中,经阴道超声检测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准确度94.23%(98/104);诊断为子宫腺肌瘤的患者为准确度95.77%(68/71)。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测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为准确度为96.30%(102/104);诊断为子宫腺肌瘤的患者为准确度98.59%(70/71)。经阴道、联合经腹超声诊断检查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检出准确度组间差异相似(P>0.05);在血流信号检查中,子宫肌瘤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瘤组(P<0.05);在RI、PI生理指标检测中,子宫腺肌瘤组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P<0.05)。

综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阻碍,在临床检查中通过将经阴道、经腹超声诊断联合运用,以便于提升准确度,同时检测RI、PI值对鉴别诊断有着一定程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黄李燕, 谢君, 金宏祥,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9):71-72.

[2]孙若晶.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12):77-78.

[3]吕瑾玉, 尹家保, 周芳, et al.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的临床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3, 14(5):342-343.

论文作者:钟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8月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体会论文_钟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