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手术治疗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论文_刘丙南

探讨手术治疗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论文_刘丙南

巴彦县人民医院 180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治疗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0年2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乳腺癌病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控制率及1、2年生存率,探讨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采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控制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手术为主综合治疗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可提高患者对肿瘤控制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显著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单一;转移;乳腺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变,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研究认为,乳腺癌术后会复发或远处转移为全身不可治愈疾病[1]。临床对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有不同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和综合保守治疗一直为临床争论的热点,本文探讨手术治疗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乳腺癌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行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保守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42~73岁,平均(57.4±5.6)岁,局部复发直径2~10 cm,平均(4.2±1.3)cm,肺部转移6例,肝脏转移3例,对侧乳房转移2例;对照组年龄41~75岁,平均(57.7±5.2)岁,局部复发直径2~9 cm,平均(4.1±1.2)cm,肺部转移10例,肝脏转移7例,对侧乳房转移4例。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所有患者就诊时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局部单一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者;②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③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④排除合并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和研究患者。

1.3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术前行全身化疗4~6周,病情控制稳定后行手术治疗,远处转移到肝脏3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6例转移到肺部患者采用开腹肺叶切除术治疗,对侧乳房转移2例患者采用乳房切除术治疗,其余患者采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治疗[2]。对照组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对激素受体阳性者采用唑来膦酸治疗,Her-2阳性患者部分采用靶细胞治疗[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①疗效评定: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疗效判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首先测量肿瘤病灶并划定基线,根据治疗后病灶进行判定。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P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S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PD: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或(和)存在非目标病灶进展。控制率=(CR+PR+SD)例数/总例数×100%[4]。②统计两组患者 1、2年生存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控制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0.0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乳腺癌术后约有30%患者可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为临床治疗乳腺癌的难点[5]。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学者对乳腺癌的研究不断深入,认为乳腺癌从发病开始即为全身性疾病,临床应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包括手术、放疗、靶细胞等[6-7]。目前,国内外研究指出,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为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命。乳腺癌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为局部手术指征,但部分研究认为,手术并不能延长患者生命,反而还给患者造成手术创伤,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中手术治疗并非为乳腺癌晚期治疗首选方法。对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行手术治疗后可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肿瘤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并能延长患者生命[8-10]。因此,再次手术治疗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逐渐得到重视。

本次研究,收集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复发和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手术治疗患者对肿瘤控制率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患者。虽然肿瘤再次复发或远处转移,但通过手术对病灶进行切除后可降低肿瘤对机体损伤程度,并能控制肿瘤快速繁殖,达到对肿瘤的有效控制。肿瘤为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在长期疾病基础上机体抵抗力显著下降,再次手术对患者造成严重打击,临床是否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应结合患者病情、机体情况等做出综合性判定,以达到显著治疗效果。美国早有研究指出,乳腺癌再次复发或局部转移后再次手术可提高患者3年生存率,充分证实原发肿瘤切除后可保证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1、2年生存率比较,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对照组相当,但观察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ESON指南提出,对于再次复发或远处转移单发病灶推荐进行手术切除,并辅助全身化疗、靶细胞治疗等综合性治疗。肿瘤转移后,在相应转移部位可快速繁殖,并能破坏相应器官、组织,引发相关临床症状,导致疾病发生。手术治疗不仅能解决肿瘤原发病灶,还能对局部症状进行有效控制,对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恶性肿瘤治疗为综合性治疗,涉及多种学科,乳腺癌复发或转移单发病灶同样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方能复合现代医学提倡的“尽最大可能提高患者生命年限”目标。临床对局部转移或复发单一病灶应采取手术进行切除治疗,并辅助化疗等全身综合性治疗。本研究认为,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采取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对肿瘤的控制率,减轻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命。但采取手术治疗的同时,还应结合患者身体情况、病情发展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定,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杨林,张路.乳腺癌患者手术联合化疗后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1):5997-5999.

[2] 郑亚军,谢忠士.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46例新辅助化疗5年存活率[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643.

[3] 张超杰,范培芝.手术治疗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医学与哲学,2014,(18):37-39.

[4] 何巧芳,周萍,陈婷,等.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改良根治加大网膜填充重建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45.

[5] 章克毅,张仕义,吴智勇,等.可手术三阴乳腺癌对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23):3618-3620.

[6] 崔向丽,林松,李德志,等.术后辅助不同放化疗方案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12):2464-2467.

[7] 黎功,于金明,张品良,等.热疗加放疗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4,11(1):50-52.

[8] 吴涛,王淑莲,金晶,等.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4,23(3):177-180.

[9] 张晟,张敏,李春艳,等.乳腺癌根治术局部复发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0,4(1):32-41.

[10] 王芳,孙太明.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20,74.

论文作者:刘丙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探讨手术治疗单一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论文_刘丙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