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态及性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论文_于伶俐,黄晓丽

影响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态及性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论文_于伶俐,黄晓丽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 要】目的 应用护理干预方式观察其对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于我院进行子宫切除的患者134例,双盲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各67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一般性心理护理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并对患者夫妻双方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0d的SAS、SD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及对性生活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性生活的时间较对照组短,其性生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系统心理干预并对患者夫妻双方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可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焦虑、抑郁,促进患者夫妻关系和谐。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性生活质量;心理干预;焦虑;抑郁

随着社会及科技的发展,心理干预对疾病预后的影响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积极的心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治愈或缓解疼痛[1]。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于我院进行子宫切除的患者134例,所选患者均已婚,夫妻感情和睦,配偶为身体健康的正常人,患者均无精神病病史及家族遗传史;平均住院时间(6.49±1.33)d,平均年龄(31.27±6.24)岁,双盲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各67例;其中实验组包括子宫全切除术32例,次全切除术35例,对照组包括子宫全切除术34例,次全切除术33例,两组患者间无系统差异。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于术后干预前均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进行健康评估,记录所有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测评结果。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一般性心理护理指导。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并对患者夫妻双方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①护理人员在术前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手术目的、步骤、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及应对措施,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患者主动协助治疗,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获得社会支持及安全感[2]。②对患者夫妻进行健康教育,进行基础知识培训,介绍盆腔解剖结构,女性生殖器官的功能,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告知子宫切除不影响其女性特征和内分泌,加强对丈夫手术前后有关性知识的教育,改变对手术的认识偏差,以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就术后适时恢复性生活、性生活开始前的注意事项、性生活时的注意事项及应对各种性生活问题的技巧、加强夫妻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等问题进行讨论。③行为训练:进行缩肛运动,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注意保持腿部、腹部肌肉的放松,每次收缩不少于5s,每天2次,每次18分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行为训练以播放磁带进行语言引导,整个干预期间要求患者尽量如期进行训练。④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或随访,指导性生活,根据其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针对个体不同进行不同的健康宣教,必要时可当面解惑。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0d的SAS、SDS,对患者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及对性生活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1.4数据处理

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SPSS22.0来处理使用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前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SAS的评分分别为(59.17±8.30)分、(58.92±7.21)分,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5.62±5.88)分远低于对照组的(47.73±9.12)分(P<0.05)。

术前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SDS的评分分别为(56.96±9.37)分、(57.88±8.37)分,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经干预后,实验组 患者的SDS评分为(37.59±6.19)分远低于对照组的(50.27±7.23)分(P<0.05)。

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性生活的时间为(73.07±12.57)d较于对照组的(91.76±18.57)d快(P<0.05),且实验组的性生活满意度为97.01%远高于对照组的80.60%(P<0.05)。

3讨论

据研究显示,人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对机体的创伤后恢复存在一定影响,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患者恢复,有助于改善机体内分泌系统,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3]。子宫切除是一种妇科外科手术一种正常的治疗手段,但患者及其家属对其具有极强恐惧心理。该手术难免会给患者带来一种生理上的不完整感,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心态,进而多会影响患者夫妻双方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影响夫妻关系和谐[4-5]。

术后应用心理干预并对夫妻双方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好影响。实验表明,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由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性生活的时间早,性生活质量高。

综上,实施系统心理干预并对患者夫妻双方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可提高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焦虑、抑郁,促进患者夫妻关系和谐。

参考文献:

[1]蔡丽坤,周丽梅,魏翠英.全子宫切除术后女性性生活质量及性功能指数分析[J].广东医学,2015,36(5):775-77.

[2]彭文力,彭艳妮.社会支持护理对子宫切除术病人负性心理及性生活的影响[J].全科医学,2015,13(4):341-343.

[3]郑盛东.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66-167.

[4]张积慧,姚文英,蒋淑意,等.以夫妻为中心延续护理模式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治疗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2,19(2A):45.

[5]马瑞.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性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4):55-56.

论文作者:于伶俐,黄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  ;  ;  ;  ;  ;  ;  ;  

影响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态及性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论文_于伶俐,黄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