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势与供需演变分析与预测_石油论文

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势与供需演变分析与预测_石油论文

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势与供求演变的分析和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价格论文,走势论文,国际石油论文,供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石油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战后国际石油价格与国际石油市场供求的演变作了分析:对90年代后半期国际石油市场行情作了基本的预测。鉴于石油经济、国际石油市场行情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极大,本文还从发展我国石油的生产和出口,以及从扩大整个对外贸易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建议。

一、石油经济与世界经济

石油驾驭整个工业社会。它不仅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能源,约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一半左右,而且,从加工石油的热裂化过程所提取的一系列石化产品,也是世界最大量、最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可以说,当代石油的用途,已遍及各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外延趋势还在不断扩大。因此,石油一直是居世界首位的国际贸易商品。据美国PIRA能源集团的介绍,世界石油贸易量已占世界石油需求量的一半,并估计至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总量为8700万桶/日,贸易量可达5000万桶/日,仅原油一项的不完全统计,年贸易额已达6000亿美元左右,通常占有国际商品贸易总额的20%,而且还正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继续上升。因此,石油的国际市场供求与价格、石油市场行情的变化,不仅直接制约着石油主要进出口国经济情况的好坏,而且,也严重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的进程。众所周知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历史经济一再证实,世界石油市场的风云变幻无不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正值西方国家依靠垄断所获的廉价石油高速发展经济的“黄金时期”。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美国及多数西方国家的亲以色列立场,激起了阿拉伯人民的公愤,因而以产油称著的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在西方世界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以石油为武器,断然采取了减产、禁运、提价、国有化等措施,掀起了笼罩整个西方世界的能源危机,从而直接导致1974、1975年西方发达国家战后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并从此陷入“滞胀”。

1979 年初, 被称为“中东石油库”的伊朗(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1/10),政局动荡,致使国际石油市场供应短缺,西方主要石油消费国争相抬价抢购,加之美元贬值,西方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趁此时机又大幅度提高油价,终于导致第二次石油危机,并引发1979—1982年的战后又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由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石油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油经济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突出的是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的灾难性打击:社会再生产过程矛盾激化,经济衰退加速到来;与石油有关、遍及各行业的各类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加剧;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工艺选择、资金投向等连锁地发生变化;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石油进口国贸易收支大量逆差,而出口国大量顺差并引起石油美元的回流;国际债务问题加剧,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激烈动荡。

二、国际石油价格与市场供求演变的基本分析

1.70年代(甚至还可追朔到60年代)以前,西方最早的跨国石油公司,如著名的“石油七姊妹”:美孚、亚细亚、德士古、埃克森、皇家壳牌、莫比尔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几乎独占了整个国际石油市场。后来,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中,经营石油的也达33家之多。 它们先后将世界各地的石油资源(如在美洲除美国本土外的墨西哥、委内瑞拉;在中东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以及北海油田等)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仅拥有产油权而且拥有定价权和处置权。直至60年代初期,OPEC的成立,成员国相继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石油公司,国际石油形势开始发生了变化。OPEC通过与跨国公司的不断斗争和成员国内部的一致行动,逐渐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并最终取得了行使石油资源的一切主权。从此,基本结束了被垄断达30年之久的、稳定的廉价石油时期,油价从60年代的1.8美元/桶升至70年代初的2.8美元/桶。

2.进入70年代后,OPEC继续扩展其对国际石油生产与供应体系的控制,西方跨国公司在国际石油市场的支配地位进一步削弱;而且,这时的原油供应,也不再完全基于经营考虑,而是被掺杂着许多非经济的因素,特别是由于石油属战略物资,油价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包含着对世界政局的考虑,使之成为“武器”而进入世界政坛。这时的原油价格,更具有涨落猛、来势快、价格的定位也多为许多非经济因素所左右等特点。 特别是1973 年10 月中东战争爆发, OPEC实行减产、禁运、提价,在1973—1974年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油价由1972年的2.8美元/桶猛然以3倍多的涨幅升至12美元/桶的破历史记录,从而宜告廉价石油时代的最终结束;紧接着又在1979—1980年期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中,由于伊朗政局不稳,对国际原油市场供应大幅减少之际,油价再次暴涨一度高达38美元/桶。OPEC的官价也随之上升至34美元/桶的新高峰,是60年代油价水平的20倍。

3.进入80年代后,油价随供求的波动,起伏更为频繁。由于70年代背离供求实际的第二次油价高峰,伴随着OPEC的减产和禁运,导致西方能源危机与经济危机的频繁交织,逐渐引发了世界范围的节能措施和能源替代措施的兴起,使石油需求量一反常态地大幅下降。而在此同时,非OPEC各国的石油生产和供应,从1973年起就随着油价的上涨而稳步增加。终于在1981年出现了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迫使当时的供应量从1979年平均3100万桶/日,下降到1985年的1600万桶/日,同时期内OPEC的市场份额,也从65%下降为40%以下;油价也随之疲软下跌,1985年的现货价30.5美元/桶,已低于当时OPEC官价34美元/桶,从而使官价也不得不被迫调低。然而更甚的是,由于油价下跌,石油收入的大幅减少,一些OPEC国家为摆脱财政困难,却又寄望于通过大量增产原油削价输出以获得弥补,各国这种“油价战”的恶性循环,直接导致1986年的油价再次暴跌,该年4月的9.45美元/桶,是进入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的油价谷底。1987年OPEC虽重新回到“限产保价”实行参考油价制的官价体制,将各成员国产油量的最高限额规定为1580万桶/日,一揽子原油的最低售价规定为18美元/桶, 曾使疲软的油价开始止跌回升,并在该年7—8月间两伊战争升级、掀起新一轮原油抢购风的情况下,使油价回升到22.4美元/桶;但这一时期OPEC成员国间,依油价的高低和售油收入的多寡,仍时而“超产折价”,时而“减产保价”,几经折腾,各自为政,不断冲击着业已饱和的石油市场,又曾再次使油价一度下滑至1988年10月的10美元/桶以下。至此,OPEC痛定思痛,下决心强化执行“限产保价”的政策。1989年开始,这一政策逐步对增强各成员国的自控力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加之该年英国北海油田因天然气泄漏发生爆炸,造成7个油田停产, 以及美国阿拉斯加输油管事故造成减产等原因,使国际石油市场供给总量有所下降,需求又略见增加,使1989年的油价基本稳定并稳中有升,逐步恢复到了平均21.82 美元/桶的水平。

4.进入90年代后,首先是1990年8 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的发生,使海湾局势再度告紧。尤以联合国决议对伊实行禁运制裁,不仅使伊无法获得炼油添加剂的进口,石油生产隔日停顿,引致世界石油供应总量减少大约20%;而且伊本身也不得不实行石油配给制。在此情况下,国际油价又再度暴涨,1990年10月9 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布仑特原油11月期货开盘价突破40美元/桶,创历史新高,该日下午盘继续升至40.55美元/桶;同日, 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德克萨斯州中质原油开盘价40.25美元/桶,后又涨至40.35美元/桶,均创历史新高。但不出当时西方经济学界的普遍预料:“这次的油价暴涨,纯属偶发事件,是一种短暂性的不正常现象”;依赖波斯湾原油高达70%的日本石油界也认为:“油价迟早会向下修正”,随着伊科危机的缓解,油价又很快回跌。此后,国际石油市场受西方各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需求减弱,油价又一路下滑。1992年OPEC七种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降至18.44美元/桶,北海布仑特原油平均价降至19.33美元/桶; 1993 年又继续下滑分别为16.33美元/桶和17美元/桶。直至1994年一季度, 油价仍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造成这一时期油价如此大幅度下滑的原因,除了因西方各国经济不景气,需求减少而库存储量增加之外,也还主要由于OPEC成员国屡禁不止的超配额生产和输出,以及非OPEC产油国产量上升,供应增加,形成供大于求的市场压力所致。自1994年4月至今, 油价逐渐走出低谷,并稳步回升,一度上攀至20美元/桶,大多数时间徘徊在17—19美元/桶之间。形成这一时期油价转机的主要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开始好转,西方各国基本上都已走出衰退,经济的增长带动着各行业对石油这一基础能源的需求;但由于市场供给充裕,OPEC多次稳产促价效果不佳,致使供大于求、买方市场格局仍未最终消除;此外,近年来刺激需求的非经济因素,也给油市带来一定的紧张气氛。

综观战后至今,国际油市供求及油价演变的历史趋势,可以简略地概括为:战后至60年代末,是扭曲市场供求,处在不合理的低油价时期;70年代是“拨乱反正”后的两次油价暴涨,特别是第二次过激的油价高峰时期;80年代是严重供过于求的油价暴跌时期;以及90年代前期,是受制于经济与非经济诸因素,引起油价由急剧起落到当前的基本平稳时期等大致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三、90年代后期国际石油市场行情的基本预测

90年代后期国际油市的发展趋势,很可能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1.总的市场态势,将是由疲软向温和渐进过渡,石油周期将由此进入上升阶段。受稳步增长的需求拉动,油价可望在目前的水平上基本稳定,并进而在稳中有一定程度的升幅。迪拜原油价格预计将围绕着18美元/桶OPEC官价上下波动,上线为20—22美元/桶,下线为14—16美元/桶;美国西德克萨斯原油价格预计将围绕着20美元/桶上下波动,上线为22—24美元/桶,下线为16—18美元/桶。

2.OPEC目前18美元/桶的官价及2452万桶/日的最高生产限量,近期内将基本维持不变;但从“薄利多销”,以保持和拓展市场份额为重的长期战略考虑,最高生产限额可望有少量突破,从而,使OPEC在全球油市的占有率有可能自目前的40%以下回升至50%左右。

3.国际石油贸易格局有可能从基本上由OPEC 控制逐渐转变为由OPEC、非OPEC产油国和国际大石油公司共同控制。这种多极化力量的增加,对石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又都不致起决定性的作用,主要取决于3者的合作程度,取决于OPEC所采取的生产政策、 油价政策及其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合作和执行这些政策的力度。

形成上述3个特点的主要依据是:

1.从近期(本世纪末以前)的国际油市需求来看,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均已复苏,亚洲地区经济发展尤为迅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后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率为年均5%,整个90年代后半期世界经济将进入全面复苏阶段),这将会刺激对能源的需求。据国际能源协会预测,1995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比1994年增加120万桶/日,达6930 万桶/日,未来15年内(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至8600万桶/日, 其中美国的进口占其石油消耗总量的比例将由目前的48%扩增至70%;而亚太地区的石油需求量预计今后5年的年均增长率将达4%。

2.至于远期的国际油市需求,在发达国家方面:虽然由于经济转型,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与生活的国际化趋势加强,国际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提高竞争实力,这些国家的经济模式将逐步从总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经济目标将日益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向满足于低通胀下的适度增长转变,生产技术也将从高能耗、高原材料消耗向节约型转变。从而,使能源弹性系数逐渐下降,使这些国家的石油消费增长不会很快,油价的涨幅也不可能很大;然而,如果低价位石油长期充斥市场,也必将影响替代能源的发展,并导致人们节能意识的下降,使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失去经济意义,其结果,又反会使石油需求再次上升。在发展中国家方面:由于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和城市化以及整个劳动密集型工业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能源和石化原料的消费需求将会大幅度增长,以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均能源的消费水平计算,仅为满足人口增长而需的石油消费,每年就将增加相当于6亿吨左右。

3.从国际石油的生产、供给来看,由于石油属非再生资源,有些产油国将因资源储量减少,或国内消费需求增加而退出输出国行列,甚至变为输入国。那时,石油的供应,势必集中在少数储量丰富的产油国。据英国《南方》杂志的报导,1995年以后,世界石油出口将主要集中在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两伊、墨西哥和利比亚等7 国(不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以目前开采水平计,这些国家的油田开采期可持续20—100年,相比之下,美国和独联体等国家的油田开采期只能维持9—10年。《华尔街日报》也预计,到本世纪末,某些OPEC成员国由于油源枯竭,有可能从石油净出口国变成石油自给国而退出OPEC。又据美国《石油》杂志的报导,当前世界(不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8870亿吨中,82%属OPEC,其中大部分埋藏在海湾地区。为了争夺对未来海湾石油的控制,从历次海湾危机中,西方大国总是千方百计频频卷入的迹象,已可见其端倪。然而,未来新油田的商业开采,又是必须以油价提高和成本下降为条件的。所以,目前石油的生产和供给过剩,油价低平的现象,也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

4.此外,长期疲软的石油行情也将危及西方国家的国际收支和金融市场。目前,世界10大债务国中,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占6个, 其债务总额达2300亿美元以上,大多是拖欠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贷款。如果石油行情不振,油价长期低平,不仅欠债国偿债困难,而且较富有的中东产油国也有可能抽回它们在西方国家的投资和在金融市场的存款,这将导致巨额石油美元再反向地回流产油国,造成西方国家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和金融市场的混乱。所以,石油行情的长期疲软,也有对西方经济不利的一面。对此,西方主要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势必也会与OPEC对话,共谋稳定油价方略。OPEC于1994年11月在印尼巴厘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决定将现有最高生产限额冻结到1995年底,这无疑对国际油市在心理上将是一个支持,对抑制油价的下滑起到关键作用。如果OPEC各国不再大量超配额生产和输出,或伊拉克不恢复石油出口(一旦解除禁令,伊可在半年内将产量提高到150万桶/日,3年内可恢复至其历史最高水平的350万桶/日,约占目前OPEC产量的1/8),油价将随世界范围的需求增加而稳中趋升。

5.事实上,OPEC,特别是海湾成员国,已经从70年代两次油价高峰所引起的严重后果中吸取了教训,痛切地认识到过高的油价虽然可以获得暂时的经济利益,但却是有害于长远利益的。因为,眼前的油价暴涨,必然导致日后的油价暴跌,徒然使自己失去对石油市场的控制能力,也失去石油与其他能源的竞争能力。同时,如果把油价提到不合理的高度,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和石油消费的增长率就会放慢,非OPEC的石油储量、销量就会上升,各种替代能源的开发就会加速,到头来都会使OPEC的市场份额被迫下降。因此,OPEC成员国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目前18美元/ 桶的价格,应该是合理油价的临界点(从成本角度看,海湾石油工业的投资仍是有厚利可图的,因其生产成本仅约1—3美元/桶之间)。OPEC今后也只能按通货膨胀率或略高于通货膨胀率来提高油价,使油价的实际购买力基本保持在目前的18美元/桶的水平上,每桶名义油价的上升,只是用以补偿因通胀或汇率变化而造成的损失。总之,“薄利多销”是远见卓识,“暴利少销”将自食恶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个教训OPEC是应该吸取的了。

四、我国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探讨

先就石油经济、国际石油市场行情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一简略分析:

1.我国作为非OPEC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国际市场油价的涨跌,直接影响我石油创汇。我国1995年仍保持原油出口1700万吨的适度规模,据核算,油价每涨/跌1美元,我将增/减收汇2亿美元。此外,国际市场上的煤价在一定程度上是追随油价而起落的,因此也会影响我煤炭出口的收汇。出口收汇的增减,势必制约着我国的进口和引进,从而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2.国际油价的涨跌,直接影响OPEC及其他非OPEC产油国的外汇收入,从而,增加或削弱它们的进口能力,因此,也关系着我国产品对这些国家的出口。

3.国际油价的涨跌,会带动与石油有关的一系列商品价格的涨跌,从而,也将关系到我国在进口这些商品时的增减。此外,国际油价的涨跌,更会直接影响一些大量用油的发达国家经济情况的好坏,从而,制约着它们的进口需求和对外投资的规模,这也必然会影响到我国产品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及我国从这些国家扩大吸收外资的可能。

有鉴于此,我国无论从发展石油的生产和出口,以及从扩大整个对外经贸的要求来考虑,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国际石油市场上,我国应持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和策略:

1.当前油价低平,应以多出油品,少出或不出原油为宜(因为国际市场成品油价的跌幅一般较原油小);待油价高起,再按计划推出原油,以利多创外汇。在战略上应多考虑加工进口原油,努力变原油出口为油品出口,这不仅能增大附加值,多创外汇,还能扩大就业和有助于加速我国油品的进口替代,有效满足内需,从而,抑制因石油的超量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目前我国已进入石油的净进口国行例)。

2.从长远看,我国还是要扩大石油出口的。从我国国情出发,国家已确定石油化工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今后我国的主要出口行业之一。1994年我国石油的年产量已达1.458亿吨的水平, 位居世界第六;原油加工能力也已超过1.6亿吨;汽、煤、柴、润4大类油品的总产量达6973.3万吨。虽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石油的自用量急剧增加,但以成品油参与世界石油市场的竞争,还是很具潜力的,特别是“南油”,更可发挥其就近向东南亚市场进军的优势。此外,还由于我国原油和油品的生产成本较低(低于世界市场油价暴跌时的最低水平),出口有利;同时,参与世界石油市场的竞争,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石油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水平;而且,挤一部分油品出口,还可以适当保持国内能源的某种“紧张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企业挖潜、革新、降低能耗。但在目前,石油出口的长期协议和期货交易中,为避免由于国际油价突跌而带来的损失,则应注意在协议项下增定保值条款,并力争选用硬币结算,这在国际贸易中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

3.在世界油价下跌,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也相应趋降的有利时机,在具有偿债能力的可行性前提下,不妨多吸收一些国际商业贷款;还可以通过我中国银行担保,在国外发行石油债券,用以引进加速我国石油开发所必需的某些技术和设备(如炼厂、油气码头、管道及储罐等),进一步促进我国石油工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势与供需演变分析与预测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