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改进与实现论文_王正成

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改进与实现论文_王正成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昌马灌区管理处 甘肃玉门 735211

摘要:在当今的水利工程灌溉中最为普遍的就是地面农田灌溉,而且在农业发展中这也是最必不可少的部分。从整体分析上来我国有超过95%都是采用了传统模式的地面灌溉方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田灌溉技术在科学技术层面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在应用方面却很难做到普及。其中由于农田设施不完善、土地管理质量不佳、灌溉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导致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也非常严重。所以提高当前的农田灌溉技术的改进,加强水利工程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水利灌溉;农田;技术改进

引言

如果想要保证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强农民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结合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清楚的认识到农田水利发展的趋势,加强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农民的经济水平。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农田水利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研究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的意义

国内目前处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科学技术、工程项目都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尤其是关系着农村生活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越来越被国家政府部门重视,水利工程质量要求被逐渐认识到其重要性,同时水利工程质量的定义有了更深的意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的需求下,水利工程质量在先进技术、政府扶持重视的条件下得到了质的飞跃。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强调从多维度、全方位把控工程质量,有效达成多功能综合化的水利工程灌溉职能。为此,水利工程灌溉施工工序和作业的质量把控重要性以及发挥的效用不言而喻,严格做好水利工程灌溉施工的技术完善,促进水利工程的发挥蓄水、防洪的效用,能够为人类提供优质优量的水资源。灌溉技术是水利工程核心,为此在开展工程灌溉施工时,积极分析灌溉技术以及水利工程的各项施工工序、能够为人民、国家建造出优质的水利灌溉工程提供充分的保障,对社会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影响灌溉效果的因素

实际的水利灌溉工程中,其影响灌溉施工的因素众多,主要分为环境因素、设计因素、人为因素等。设计因素指的是灌溉手段以及灌溉技术水平造成的影响;环境因素指的是土壤土质、地形地势差异等造成的影响;人为因素指的是实际的人为灌溉的操作存在盲目性,这是因为农民对灌溉认知的薄弱或是没有系统的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意识造成的。

2.1 推广不够

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节约用水的观念尚未真正深入人心,形成全民节水的局面。而在灌溉方面,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而且目前缺乏相关的制度来进行管理和约束,这导致节水成效较小。同时,传统的灌溉方式依然影响着农田水利,这导致推广难度进一步加大。推广可以有效地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同传统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节水灌溉技术前期成本投入要大于传统灌溉技术的投入,虽然节水灌溉技术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使用,但是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大部分工程只是示范工程,技术推广工作没有跟上实际工程的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部门是单独存在的,各个工作机构也比较独立,这样就降低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行性,影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

2.2 重建设,轻管理

虽然在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加大了对灌溉工程建设以及推广的力度,相关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部门也提升了对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视,有效地保证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节水灌溉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没有人员管理的情况,这就导致投入大量劳动力、资金、时间建设完成的节水灌溉工程因为后期没有进行专业的管理,使得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应用效率降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相关的工作部门只重视工程建设的质量,忽视对工程的管理。

3 改进措施

3.1 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

渠道防渗漏与管道输水可以有效的体现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特殊性。在以前,农业灌溉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渠道,并且主要是有人员进行挖掘的,很容易受到土质的影响,渠道出现渗漏的情况也非常常见,这样就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情况每年都会增长。农田水利工程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中,渠道的建设需要由浆砌块石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对于土质的渠道来讲,可以有效地改善渗漏的情况,达到节水的效果。此外,在利用传统的渠道进行输水作业时,还会出现水分蒸发的情况。根据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施工的技术要求来看,采用管道的施工方式进行灌溉,可以有效地降低输水作业中水资源的浪费,得到节水灌溉的目的。

3.2 先进节水方法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喷灌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节水技术。同传统的漫灌方式相比,喷灌主要是在水压的作用下实现的。利用喷灌技术对农田进行灌溉时,主要是在固定的区域内设置喷头,灌溉水会在水压的作用下从喷头喷出,对一定范围内的农田进行灌溉。目前,喷灌式灌溉技术在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应用较为普遍。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同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喷水灌溉能够节省30%到50%的水资源。除了喷灌的方式之外,微灌技术也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有着不同的灌溉方式,其中滴灌以及渗透灌溉的方式节水效果明显。微灌积水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充分的节约水资源,但是进行灌溉的时间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灌溉工作,并且达到一定的灌溉效果。同人喷灌技术相比,微灌技术的节水效果更加明显。

3.3 微灌技术

这种技术在我国虽然还未普及,但是在国外已经十分流行了。传统的滴灌技术早已存在,这种微灌技术就是从滴灌演化而来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它又分为滴灌、渗灌、微喷灌等方式,但大体上都相差不多,也都能达到节水目的。长时间缓慢地渗透是其主要特点,优势是能够准确控制水量,灌水流量小,灌水的周期较短,一次灌溉的时间长等。微灌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优于其他技术的地方在于,能够将水直接送到作物根部,充分利用,达到非常好的节水效果。

3.4 管理上的改善

灌溉工程管理上要求人员素质提升、积极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技术掌握程度,为农田水利灌溉施工提供帮助,根本上提升灌溉效率。大田改造为畦田、大田改造为大面积平整田地的,有助于提升灌溉操作员的操作能力和操作效率,革新农民的农田灌溉思想,树立节水、提产的灌溉观念,农田灌溉技术改进促进实际的管理灌溉操作水平。

结语:本文通过对目前可能产生的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在应用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在较为普遍使用的农田水利灌溉当中所受到的可能影响,进行不同情况讨论,分析出目前现行的可行性改进方案,提出 7 种不同类型的灌溉技术以提高因地适宜的灌溉方法思路。并且在管理上提高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来从跟本上提高农田灌溉的水平。为我国农水利工程灌溉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常青,李强,李忠峰.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现状及改进措施[J].南方农业,2014,8(27):90-92.

[2]沈楷杰.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要点及其质量控制途径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5):190-191.

论文作者:王正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改进与实现论文_王正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