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房全面护理对预防乳腺炎的疗效分析论文_屈珊

屈珊

(四川省通江县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四川巴中 636700)

【摘要】目的:讨论产后乳房全面护理对预防乳腺炎的疗效。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产妇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35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进行产后乳房全面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乳腺炎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均差于实验组,组间有明显差异,经对比存在对比价值,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护理中,可采取产后乳房全面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产后乳房全面护理;常规护理;乳腺炎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255-02

乳腺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本病是由于产妇乳腺管以及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而引起的乳房肿胀[1],本病临床症状为乳房局部疼痛、肿胀、存在硬结节、皮肤发红,严重者会出现高烧现象,对产妇正常母乳喂养产生严重的影响[2]。如有产妇存在乳头凹陷现象,会导致产妇出现哺乳困难现象,产妇乳房肿胀以及乳汁不断淤积可引发乳腺炎,因此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喂养成功率,降低乳腺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常用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但这种护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护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3],为此我院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产后乳房全面护理方式,并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产妇7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产妇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35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产妇年龄为22~35岁,平均(38.5±2.3)岁,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3例、小学5例、初中7例、高中15例、大学3例、大学以上2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1~36岁,平均(38.5±2.3)岁,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2例、小学6例、初中8例、高中14例、大学4例、大学以上1例,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经对比不存在对比价值,不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方式如下:遵医嘱对产妇进行喂养指导护理;对产妇进行饮食、活动指导。实验组进行产后乳房全面护理,我院遵照以产妇为中心的新型护理理念,对产妇进行如下护理,(1)对产妇实施乳房全面护理: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6h后对其实施乳房按摩,在实施按摩前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降低产妇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提高产妇配合程度;护理人员将双手洗净后实施按摩,产妇早期的乳汁分泌比较少,护理人员可使用一只手按摩乳晕,重复做一压一松的动作,在操作过程当中护理人员的手指应始终的放在产妇皮肤上,同时将挤出乳窦内的乳汁,产妇乳房在乳汁增加的时候会有轻微肿胀现象出现,因此需要加大的按摩的力度,同时延长按摩时间;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告知产妇在哺乳以前应将乳头擦拭干净,并进行热敷,保证乳腺管的畅通,降低乳汁淤积程度,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引导产妇使用正确的含接方式实施哺乳,降低哺乳带来的疼痛感,提高产妇的哺乳舒适感;(2)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产妇分娩以后,护理人员应和产妇进行适当的交流,提升产妇信任感,为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强有力的基础;在日常交谈中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为产妇讲解产后相关常识、母乳喂养知识、挤奶常识、产后运动、产后饮食等,从而达到提升产妇产后基本常识掌握情况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在交谈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掌握产妇心理状况,产妇如果出现心理异常状况,如焦虑、紧张、暴躁、烦躁、不安、恐惧、抑郁等,护理人员对产妇应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3)对产妇进行饮食护理:现如今大多数产妇家属缺少产后护理经验,因此大多数产妇家属在产妇产后可以进食后让其食用一些催乳的汤剂,但食物摄取过量会增加乳汁的蓄积,提高乳腺炎发生机率,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产妇以及产妇家属,产妇排气后可以食用一些高蛋白、清淡的食物,例如豆制品、鸡蛋等,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并叮嘱产妇应少食多餐。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乳腺炎发生率

1.3.2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率 我院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产妇进行自评,总分值为100分,满意为80分以上,一般为60~79分,不满意为59分以下。

2.结果

2.1 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乳腺炎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产妇乳腺炎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组间有明显差异,经对比存在对比价值,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根据有关资料证实,我国孕产妇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产后乳腺炎发生率也随之上涨,乳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本病致病因素较多,例如产后抵抗力下降、细菌感染、乳汁淤积、乳头发育不良等[4]。如有产妇乳头发育不良,会造成乳头凹陷,因此在哺乳的过程中,新生儿由于无法含到乳头,不能成功的将乳汁吸出,因此淤积的乳汁会堵在乳腺管位置上,使产妇乳房出现肿胀现象,而且新生儿无法含到乳头时,不能够机械性的刺激产妇乳头,因此产妇乳头可能出现破裂现象,给产妇增加了疼痛感,使产妇不能够完成母乳喂养,导致产妇发生乳腺炎,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乳腺脓肿现象,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将实施切开引流术,并终止母乳,给产妇以及新生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喂养成功率降低乳腺炎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常用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但这种护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护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产妇产后护理需求的增多,常规护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产妇产后护理需求,我院为提升护理效率,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产后乳房全面护理。产后乳房全面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不仅保留了常规护理的优势,同时也完善了常规护理不足之处,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可提高产妇护理依从性,缓解产妇心理压力,并为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强有力的基础;通过实施健康宣教,提升产妇产后常识掌握程度,降低自我护理盲目性,提升自我护理效果;在实施乳房全面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采用科学、合理的按摩手法,对产妇实施有效的乳房按摩,提升乳汁分泌量,并引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哺乳方式,提升哺乳成功率,尽早的哺乳以及正确的哺乳方式,可有效的降低乳腺炎发生机率,乳房全面护理,从综合角度进行护理,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产妇产后护理中,可采取产后乳房全面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唐晓勇.孕期乳头保健干预对初孕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4):109-112.

[2]邹灿.综合护理对产后乳腺炎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6):4598-4600.

[3]沈敏,郭梅,汤珏瑶.个性化人文护理配合电动吸乳器在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36):4587-4589.

[4]王芳.产妇产褥期乳房护理预防产后乳腺炎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9):150-152.

论文作者:屈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产后乳房全面护理对预防乳腺炎的疗效分析论文_屈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