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病区小药柜药品质量检查情况分析论文_吴桂花,马文东,陈艳,何优裕

2014年病区小药柜药品质量检查情况分析论文_吴桂花,马文东,陈艳,何优裕

吴桂花 马文东 陈艳 何优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剂科 广东 广州 510630)

【摘要】 目的:监督病区严格管理药品,保证药品质量。方法:2014年对我院52病区小药柜药品质量检查,分析病区小药柜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意见进行改进。结果:2014年病区小药柜药品管理仍存在一些常见问题。结论:应加强病区小药柜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 病区小药柜;药品管理;效期;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348-02

我院有52个病区,每个病区均设有急救药品抢救车及病区小药柜,目的是减少取药时间,方便急救和或抢救病人,更快捷地为患者服务。加强病区药品质量管理,关系到病人用药安全,为了保证药品质量,住院部药房按每月派专人对病区小药柜进行质量检查。现对2014年对病区小药柜药品质量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进行改进。

1.资料和方法

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部药房质控人员到52病区小药柜检查的记录报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各个病区都有完善的药政法规,大部分病区都能严格按照药品管理制度进行药品管理,但仍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下表:

2014年每月药品质量检查常见问题表

月份近期药品(3~6个月)批次近期药品(≤3个月)批次储存不当(品种)未做盘点(病区)

1月401252

2 月18541

3月15651

4月24330

5月15245

6月28343

7月25553

8月18122

9月30644

10月43644

11月30922

12月341130

3.分析

3.1 病区3-6个月近效期药品较多,最高达43批次近期药品,平均每月26批次。也存在3个月以内的近期药品,最多每月12个批次,平均每月5批次。有个别近期药品离失效期很近,4月23日检查时发现有两支善宁针该月月底到期。6月3日检查时发现有PPD针有效期到2014年6月8日;有氯硝安定针该月月底到期。7月1日检查时发现门冬氨酸钾镁针该月月底到期;肝泰乐针有效期到2014年7月17日。近期药品以抢救药品、基数药品为主,如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腺素、阿托品、新斯的明等。药品只有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才能保证其药效,否则药品的效价(或含量)会逐渐下降,影响药效,甚至会增加毒性等不良反应[1]。近效期药品若疏忽管理容易导致过期,病区药品管理人员必须重视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3.2 每月均检查到因储存不当而导致变色变质的药品。常见储存不当问题是药品没有按规定避光保存,如维生素K1针、氯丙嗪针、地西泮针、罗通定针等,还有放冰箱药品有的靠近冰箱壁温度过低导致结冰。如发现肝素钠因贴着冰箱壁存放,导致整盒结冰现象。变质结冰药品若不慎使用会造成不良后果,应马上报废。

3.3 有个别科室未及时进行药品盘点检查。盘点是对药品逐一进行检查其数量、有效期、外观、性状等,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病区不能以忙为由而不做药品盘点,这是对药品管理的不重视。

3.4 检查还发现药品混放的现象,如地塞米松针2mg与地塞米松针5mg,氯丙嗪针与异丙嗪针,去甲肾上腺素针与异丙肾素针,青霉素针与链霉素针,硫酸镁针与门冬氨酸钾镁针。混放容易导致取药错误,造成严重后果。

3.5 药房每月派质控人员到病区检查小药柜,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3~6个月近效期药品多的原因可能是药品流通慢,用量少、药品有效期较短和护士未按照“先进先出,近期先出” [2]原则用药导致。提示病区将近效期药品及时到药房进行更换新批号,3个月以内药品,建议对药品进行明显标识,如近期用不完,作销毁处理。变色变质药品马上销毁。药品的盘点检查是保证药品质量的手段,建议病区严格执行,保证药品用药安全。

4.建议和改进

4.1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病区药柜应由护士长或指定一名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护士,负责药品的有效期清点、质量检查、数量盘点等工作,最少每月一次。

4.2 需要避光保存药品,请保留原盒。采取措施防止不应冷冻的药品结冰。药品码放时,应与四壁间留有空隙,药品间也应留有空隙,不得混放,防止拿错妨碍空气流通。

4.3 各科室根据临床需要设定基数药品的种类和基数,以病区日常运转所需的常用和抢救的基数药为主,药品的品种和数量不宜过多,备用贵重针剂和口服药品只限急救药品,且种类一般不超过10种。

4.4 定期检查药品数量、质量、有效期并记录。近有效期药先用,在用近效期药品须有明显标识。接近有效期6个月的药品,应及时联系药房予以更换,以确保药品质量,避免过期。

4.5 加强管理人员药品知识的培训,培训护理人员相关药政法规[3],学习药品相关知识,了解药品的特性。多跟药剂人员学习沟通,保证病区小药柜的用药安全。

4.6 药房每月对病区小药柜监督检查,制定检查评分细则,每季度进行总结汇报,对未按规定管理药品的科室,上报质控科,并将结果公布于医院药讯,对管理不善科室或个人进行适当的经济处罚。

总之,只有加强病区小药柜药品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才能保证药品质量和医疗安全[4]。

【参考文献】

[1]陈先琼.医院药品有效期管理体会[J].检验医院与临床,2010.7(10);97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2);122-127

[3]蒋超,师禾颖,郭洁.重视病区药柜管理 保证临床用药质量[J].西南军医.2008,10(1):157-158.

[4]徐泽福.加强病区药品的管理 保证临床用药安全[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24):170-171

论文作者:吴桂花,马文东,陈艳,何优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2

标签:;  ;  ;  ;  ;  ;  ;  ;  

2014年病区小药柜药品质量检查情况分析论文_吴桂花,马文东,陈艳,何优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