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益管理模块化的推进论文_苗胜东,韩家强,李进

浅谈精益管理模块化的推进论文_苗胜东,韩家强,李进

北方华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46

摘要:企业精益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文中从精益化管理的概述入手,并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精益管理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精益管理;策略

前言: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生产和管理领域也加快了提升的步伐。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实施精益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管理和服务的水平,进一步开拓目标市场,并在市场中占领更多的份额,为企业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

1 精益管理的优越性

精益化管理是一种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工作态度和管理艺术,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和经营运作理念,以人的精准为本,通过最小的成本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即企业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设计生产,并以合理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销售,以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来达到顾客满足,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企业中实施精益化管理,其追求零库存、无缺点、无浪费和准时反应的极限目标,即追求企业、产品和服务都能够达到正想的境界。在推进精益化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各阶段的目标进行明确,然后稳步推进和扩展,在企业各个环节和活动中都融入精益化理念。在精益化管理实施过程中,要求企业全体员工要团结一致,做好精益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并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精益化管理工作中,强调协作精神,需要以人为中心,营造良好的彼此尊重和互相协作的人文气氛,更好的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整个精益生产过程中贯穿人的因素,更好的激发人的潜能。同时还要强调“人以精益化为本”的思想,企业要形成一种实事求量、精益求精的氛围,尽最大努力来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量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最低能减至1/2。

2)新产品开发周期--最低可减至l/2或2/3。

3)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工厂占用空间--最低可减至采用大量生产方式下的1/2。

5)成品库存--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平均库存水平的1/4。

6)产品质量--可大幅度提升。

2 企业生产经营精益化管理的策略

2.1 重视精益顶层设计规划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施精益化管理,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通过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分析,进一步对价值创造过程和关键支持过程进行识别,以此来保证策略实施方案中流程的科学规范性及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还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于会对企业经营带来影响的关键问题进行设计。在对改善的定性目标进行策略的同时,还要具备细化的定量目标,进一步对各项改善工作的责任人和时间进度进行明确,并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确保精益化管理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深化流程建设

通过对具体的流程进行改进和执行,确保流程得到真正的落实,以此来实现流程建设预期目标。在流程建设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流程的要求来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进一步找准关键节点,实施具体的考虑,通过督促员工认真执行流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和效率。

2.3 规范生产工艺流程,完善绩效考核系统

生产工艺和流程的量化和标准化建立,并对各项业务流程的目标要求进行确定,将其纳入到一线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中来,与员工的收入进行挂钩,以此来提高工作的生产效率,降低残次品的数量。进一步梳理和创新生产流程,避免岗位和环节的重复,全面提高生产管理和有效性,增强生产管理的执行力,实现生产工艺改进和流程的完善。更好的发挥出工人的主观能动性。

2.4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施精益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全面质量管理,即通过对产品研发设计过程、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这三个阶段的质量管理,有效的提高企业产品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在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于客户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市场调查,并以此为依据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设定。在具体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生产原料、生产工艺和技术图纸等的质量进行管控,为生产提供重要的依据,以此来保证产品的最终质量。同时还要推进研发设计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的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以此来保证生产过程的质量和产品质量。生产过程是产品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形成产品质量的基础。因此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到文明生产,并对各个生产工序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以此来保证每一道生产工序的质量。企业要强化对进场生产原料、各工序的生产质量和最终质量的检验工作。企业在成立质量控制管理点,针对于不同的工序质量进行监管,及时发现某个工序质量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在使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中,主要是指产品在出厂前,企业对产品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检验,以此来验证产品的实际质量和使用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即针对产品的实际应用情况,进一步企业的售前和售后服务进行完善,确保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能够达到最优水平。

2.5 通过精益管理做好内控,时刻防范企业风险

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复杂也使其风险发生几率增加,企业内部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出来。因此可以基于企业管理角度来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控制,从企业生产预算、降低能耗和生产各个环节入手来做好精益化管理,通过做好内控,使企业员工树立风险管理意识。企业生产过程中随着各种应用系统的引入,需要重视对企业数据的利用,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和快速的支持,生产管理工作更具精细化,而且在生产方面要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精益管理是以精益生产为管理基础,结合各类管理工具及企业的管理现状,以自主管理与科学管理共同作用,提升企业及员工管理与工作水平的管理模式。在近几年企业的运作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通过了实践检验,为企业的管理提升与提质增效树立了管理样本,后期会通过不断深化管理,进一步完善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沃麦克等著(美),沈希瑾等译,丰田精益生产方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2]唐昕.精益管理50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德鲁(美)等著,吕奕欣,张素华等译.精益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苗胜东,韩家强,李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浅谈精益管理模块化的推进论文_苗胜东,韩家强,李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