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_胡加春

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_胡加春

山东省栖霞市桃村中心小学 265301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践逆向阅读的探究

逆向思维阅读文本,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创设“反弹琵琶”式的问题情境,往往能使“情”更真、“意”更切,并及时反馈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1.变述式探究——“反弹”文本内容。

变述式探究就是在基本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变换人称或角色,改变课文的叙述方式,再造文本逆向表述。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抓住提领全文的关键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教师巧引学生动情演读,设问:“阿曼达,此时,你看到的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你最迫切地想从父亲那儿了解什么?”于是,“儿子”会描述看到了满脸灰尘、衣衫褴褛、浑身血迹、疲惫不堪……的父亲,并惊讶地问道:“爸爸,你怎么了?你是怎样发现并解救我们的呀?”启发学生由果溯因,身临父亲情境,以父口讲己事,“反弹”课文内容,内化文本。再加上教师以“儿子”的身份,不时激动地、敬佩地、感恩地插问,以文本中“知情者”的身份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说出父亲看到废墟后与别家父母不同的心境、表现;想象苦挖8小时、12小时……38小时的周边环境变化、神情变化,以及身体、心理困境等,体悟父亲执着的言行:“儿子,你在哪里?爸爸来救你了。”“儿子,你一定要挺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儿子在等着我,我不能失信于儿子,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挖掘到底,决不放弃!”……

2.活用化探究——“反弹”文本特点。

活用化探究就是学生通过所读作品的内容情节、语言表达,探索作者写作的思路、采用的表现手法、语言的运用等等,从而得到写作方面具有规律性的知识。再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写作特点,灵动仿说仿写类似文章,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生活的好帮手——电脑》教学后,设问:神奇的电脑管起了我们的住、食、行,那么凭借生活所需,你还希望创设具有哪些功能的物品呢?让学生结合相关科幻知识,运用课文按几方面并列说明的方法,分组说一说、写一写。这下学生可来劲了,什么“四季如春空调衣”、“微型万能书包”、“多功能眼镜”、“魔鞋”、“神奇警示课桌椅”、“笔记本百科全书”……只要想得出,他们就能谈得头头是道。又有谁能说,他们今天的幻想不能成为明天的现实?

二、巧设生活情境“创弹琵琶”,实践创新阅读的探究

1.对应式探究——挖掘文本意蕴。

对应式探究就是根据课文显现内容挖掘相应的蕴含内容,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展示与提高创造机会。

再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儿子从父亲那儿汲取的伟大力量,真切地体验儿子安慰、鼓励同伴的不容易,谦让的“了不起”,对应父亲废墟上的感人故事,抓住关键句,创设生活情境,由“父亲”询问阿曼达或由旁人打听其他孩子,创弹文本隐蕴的情境——废墟底下近39小时的故事,可深化主题,拓宽意境。

2.链接式探究——丰富文本语境。

链接式探究就是指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链接生活内存、知识积淀、情感因素和阅读经验,开放情境,为文本填补空白,拓展延伸,丰富语境,增加阅读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如教学《燕子》,可引导学生观赏“燕子飞行于春光美景间、屋檐巢穴中姿态”的录像,补充拓写“春、燕美景”。如:“在和煦的阳光下,在习习的春风中,在蒙蒙的细雨间,燕子时而拍拍翅膀在绿油油的禾苗上盘旋,时而展开翅膀在花草丛中滑翔,时而又落在柔柳翠叶间呼朋引伴,时而又直奔巢穴喂哺乳燕,时而又在院子上空教雏燕飞行……燕子不辞辛劳地履行着庄稼卫士的职责,无私地奉献着做父母的爱意。啊!燕子带着他剪刀似的尾巴,为我们剪出了一幅幅“春光烂漫图”、“鸟语花香图”、“爱满人间图”……这样,不仅全方位、多角度体验了春光美景,还感受了燕子勤劳和无私奉献爱心的情感。

三、创设视听情境“串弹琵琶”,实践互动阅读的探究

1.场面化探究——拓展或完善故事情节。

还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这对父子回家后,家人会询问,记者会采访,政府官员会表彰,感恩者会送锦旗……众人交互“串弹”,人文交融,结局美满。又如:《负荆请罪》、《穷人》、《少年闰土》等文章也可进行场面化“串弹”。不过,这场面该设在文中还是文尾,得视具体情境而定。

2.串联式探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老师以记者身份,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视听情境——穿梭采访:“请问小巴迪,当你听到母亲唯美的赞扬声时,你心里感觉如何?都做了些什么呀?”“请问妈妈,你真觉得巴迪的诗精彩极了吗?为什么给予这么高的评价?”“请问父亲,你为什么对巴迪写的第一首诗作了如此残酷的评价?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再问巴迪,面对父亲的评价,你有否感到伤心透了?那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你走向成功的呢?”如此,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心灵,在穿梭的人物交流中贯通全文,长文短教,并使静态的文本活动化。

总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面的、发展的、多元的。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构建多元互动,强化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再创造过程,以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论文作者:胡加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_胡加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