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电子商务时代的中国经济_电子商务论文

迎接电子商务时代的中国经济_电子商务论文

中国经济,迎接电子商务时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电子商务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电脑和网络迅速进入办公室、进入寻常百姓家,一个互联的全球商业时代正踏着电子商务的时代列车疾驰而来。中国经济如何在与工业技术革命失之交臂后,把握住这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迎接电子商务时代,已成为中国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家跨进新世纪,与世界经济强国并肩而行的迫在眉睫之任务。

电子商务还很年轻,却已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展现出了辉煌的前景。

本世纪70年代末,在地球的那一边悄然出现了EDI, 在其间迅速发展经历了Internet,而今进入Java阶段,其发展速度早已远远超过了收音机、电视机的增速,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的日益规模化、集团化,导致使用简单化、价格平民化,使之在全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蔓延,也使全球各大经济强国不遗余力地抢占电子商务桥头堡。

早在1993年初,克林顿政府即推出了在十年内投资4000亿美元的包括电子商务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而且他们在出钱的同时,还以政府名义为发展电子商务定规矩,出台政策鼓励各大财团和私营企业投资和运用电子商务,以致据美国在线市场调查公司今年3 月报告:美国24%的网络用户有网络购物,其中订购机票增幅达301%, 电子股票交易增幅达291%,电脑硬件增长111%,汽车租赁增长105%, 售书增速达94%。而据克林顿高级顾问Ira Magaziner说:美国1995 年网上购物量仅20亿美元,2002年将刷新为3000亿美元,而且由于电子商务在保护上网者的个人信息方面的缺憾使克林顿政府与欧盟产生了巨大分歧,但克林顿政府仍于去年7月1日颁布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号召各国政府为Internet电子商务活动予以减免税,并就各国共同关注的诸如未成年人保护、技术加密、信息审查、Internet自由竞争、消费者自我选择媒介等提出了一系列完整建议。美国政府的“信息高速公路政策”导致了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今年4月6日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在经过3 年增长后,一举突破9000点大关,增长125倍, 成为白宫“网络新政”巨大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欧盟也于去年4 月提出了《欧盟电子商务行动方案》,对其自身及所属国家实施电子商务提出了技术规范、运作方式的完整方案,去年底欧盟又同美国共同发表了有关电子商务合作宣言。

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亚洲,其IT行业也以35%的速度迅速增长。新加坡已开始实施国内公司股票Internet交易,并于6月29 日通过有关签订合同,电子签名和记录的使用方式等的电子商务法律,促使新加坡尽快成为处理世界各地电子商务交易的中心,日本的Internet用户将由目前的150万,激增至2000年的500万人,马来西亚则殚精竭虑要成为电子商务信息长廊。

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早在1991年就开始着手《电子商务示范法》的研究、起草工作,5年后的1996年6月,终于在其第26届年会上推出了这部法律性规范文件,从电子商务法律总的原则及其在商务贸易具体领域的运用两个方面,为各国立法机构调整和制定本国相应法律,作出了示范。

有鉴于此,一方面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的不断迅速发展,也导致了电子商务和信息市场的拓展,而且信息市场的急剧扩容,又促使其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规模化,从而诱使各IT公司不断创新,以使其在核心商业过程中更具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

于是,IBM运用其一直领先的IT技术, 运用用于各行业的电子交易产品,用于金融信贷管理的电子信贷交易系统,用于网上商城解决方案,用网上银行解决方案及信用卡网上服务系统,用跨行业数字化图书馆方案,用跨行业的网上订单服务系统,跨行业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系统管理方案,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向人们展示了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办公室、电子政府、电子商场、电子家庭、电子信息中心等无所不在的电子商务。

惠普则谋求用电子化手段来完成商贸活动方式,向人们提供了基于Intemet信息基础结构,使公司供贷商、 合作伙伴及客户间共享业务信息、共同开拓新的电子业务。

GE、Sybose、Intel等都潜心演绎电子商务, 使电子商务离我们越来越近,让人们眼睛为之一亮:呵,电子商务并非空中楼阁,而越来越快地令我们梦想成真。

虽然世界电子商务的浪潮,给我们展示出了诱人的前景,但是,中国电子商务还是雄关如铁。

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欧阳武先生对电子商务做了当今几乎最完美的概括,其实也向人们展示了电子商务纵横驰骋的广阔领域。他认为:从现阶段看,电子商务活动主要包括:电子目录,包括电子图文视频方式等不同形式;电子广告,主要是运用以网络等电子媒体进行的广告,电子交易系统,包括以Internet交易系统及专用交易系统;电子邮件;电子合同;电子商品编码;电子网络预订及确定各类机票、旅店等;海关的电子报关;运河船运的货仓订购和货物自动跟踪电子产品的网络销售;网上谈判;网上保险索赔;电子数据交换信用卡;智能卡;电子结算等。它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二是与商品买卖和服务有关。

由此可见:随着电子商务技术和运作的不断发展,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必将在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纵横于人类经济、社会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电子商务已经向人类展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IDC 统计表明:全球网站数量将由1996 年度的10 万个猛增至2001年的40万个,互联网人数将由1996年度的2780万户增至1998 年的7130万户,至2002年,全球互联网商务将由1997 年的20 亿美元猛增至4260亿美元,其中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将超过3270美元,占全部营业额的76.76%。亚洲作为后起之秀,5年内将增加100倍。甚至有乐观估计, 在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将达4500至6000亿美元。

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刚刚结束的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每天访问美国OSC在线网上商店的顾客超过500万人次;而“世界杯网上商店”还为之提供了联机硬软件并保证所需带宽,并为此开发了包括“电子贮存室”、接收电子定单系统以及为顾客设计的自动电子付费系统,展现出一个真实的电子商业环境。

全球五大电脑商之一的Dell由电子商务销售电脑,开始时营业额仅不足100万美元,而今已高达500万美元;而全球首家网上书店,去年上网后营业额达15亿美元,达1996年未上网时的8倍。

这就是电子商务的特殊魅力。

中国电子商务虽已起步多年,但却仍然困难重重。

因为在中国,虽然已建成全球第二大通信网,虽然电脑市场今年将增加150万台,其增速不可谓不快,但是, 尽管我们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潜在市场,尽管我们在电脑技术和通信网络及上网人数增长的速度方面,都列全球前茅,尽管我们已近110万网络用户, 尽管我们不少企业已有较为成功的运用,尽管我们不少企业对之也情有独钟,但是城乡差别,东中西部的不平衡,也导致了我国电子商务市场成熟缓慢;尽管我们的政府也对之非常重视,但是,我们的电子商务是一项需要政府、产业、科研和工商企业都必须引起广泛重视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强有力的引导与支持,企业的广泛参预和冲锋陷阵,学者、研究人员的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总结和提炼,才能实现,没有这些方面的广泛重视和广泛参与,没有一个机制、体制、项目和营销方式的创新,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协调,税收的优惠和巨额资金的投入,没有对电子商务的法律的、部门间利益的有效调整,并实施具有中国特色,又遵循国际惯例的电子商务,是绝对不可能正确实施的,中国也许就将再次同工业技术革命一样,再次与电子商务失之交臂。

电子商务的疾速发展,使每一个有眼力的外国公司都深深意识到:只有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才能使电子商务真正撬动起经济地球。

“中国乃全球最大的、最后的市场”已成为全球各大跨国公司和经济人士不争的共识,因此电子商务厂商也同其它行业的公司一样,虎视眈眈地亟待进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抢占滩头阵地。

1998年7月1日,一年一度的IBM 电子商务大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拉开帷幕,以其包含电子商务各个层面的大肆渲染和精心布展,赢得上千听众的交口称赞,并连续在广州、上海开展,使不少人从中领略了电子商务的英姿。

6月下旬,作为IBM优秀系统集成商与金融领域著名集成开发商,施恩尔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商业银行正式签订价值800 万元人民币的ATM(自动柜员机)合同, 使该行在银行自助服务电子化领域踏上了一个新台阶。

’98世界杯开赛前夕,由HP公司主办,新华社“国中网”与麦当劳联合协办的“看世界怀,吃麦当劳,赢HP大奖”活动,使HP公司在中国正式推出帮助上网者大大提高Internet上网速度的,具有高度综合性、伸缩性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最新HP Domain商务平台。

在6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主办的’98 中国电子商务研讨会和中国信息协会“第十届中国信息化论坛”上不少国外IT商对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表现出了极浓厚兴趣:HP、IBM、Intel、oracll、GE等厂商代表都相继在会上作了讲演。

而惠普(中国)有限公司、VeriFone公司则与湖南省信息产业局合作,共同参与研制开发的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电子商务系统已于7 月初开通后,又再次合作开发湖南信息港二期工程。

电子商务虽有诱人的前景,但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仔细想来:任何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都不仅需要相关各方的共同参与,需要有一个高层次的权威协调机构的协调指导,而且还要有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的投放,亦即需要全社会各方的有机整合。

尽管我们到2000年全国公用电话网容量将达17亿门,移动电话将达1800万户,而且我们的高速率的宽频带骨干通信网已初具规模:已经有了一些拥有自主版权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制造商,电脑计算机市场以每年150万台乃至更高的增幅走向普及; 我们也有了由政府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科研部门和一些产业部门及企业参与的信息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协调整合机构,以及数十万信息技术和经济人才,也有一批对上网和电子商务比较积极,而又有一定成效的企业;也由于全球不少国家和IT公司先行一步,在技术和规范等方面,都有许多我们可资借鉴之处,为我们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后发制人,迎头赶上并广泛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拥有发展、推广和运用电子商务的诸多有利条件,然而,面对电子商务的洪流,我们似乎又有点束手无策,深感在这块大饼面前难以下手。

其实这主要表现在,要发展中国电子商务,我们还有一系列亟待迅速解决的问题:

的确,近年来,不少人对电子商务已不再陌生,但却同其它行业、产业的发展一样,广泛存在着部门分割,地区封闭,条块分割,亟需有一强有力的高层次、权威性协调机构,而且由于电子商务自身在技术上的需要尽快解决由封闭到开放,Internet商务中大宗交易的保密、安全问题,以及由于其本身必须在全球范围的推进,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引起的电子纳税与管理等问题,使得我们推进电子商务的道路,比其它国家更曲折,更艰难。

电子商务在中国似乎热起来了,然而细究起来,这种热实在是一种“虚热”。因为这种热,主要是舆论和传媒的“电子商务热”,外国IT公司为抢占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造的热及国内IT公司表现的一种较为谨慎的热,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还很短,市场运作不很规范,体系不健全,市场行为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必要的自律;又由于电子商务更需要金融、工商、财税、海关及质量与技术监督的率先热情参与。

其实最主要的还在于要有一大批现代化的对电子商务有热情的企业,这是造就电子商务市场热销和迅速发展的根本之所在。然而由于中国企业目前正处于转轨制的巨大变革时期,而且大部分尚未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加之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其网络技术与管理、技术标准、通信速度、安全保密及价格水平等,都还不足以以其强大的魅力,撩拨起企业广泛参与和运用的热情,加之它们资金缺乏,人才不足,也导致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在蹒跚前行。

电子商务,广泛的内涵,广泛的前景,而且技术、标准的不断成熟,必将使得中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其实,从中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历史看,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在经过了近几年力量的积蓄,不仅即将展示出令人兴奋的前景,还将在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使中国电子商务有一个跳跃式发展。

尽管中国目前因特网用户才110万左右,尚不及美国的1/10,但其发展速度却比世界平均增速40 %高出15 倍,

要知道,

中国引入Internet仅三四年时间。

让我们看一下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历程,就足以令人欣慰:1995年国家信息工作会议提出了“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通互联,资源共享”的国家信息化工作24字方针不久,即由中国电信、中科院、原国家教委、原电子部开启了与Internet相接的四大国门,作为电子商务基础和重要内容的金卡、金桥、金关“三金”工程,也从此走上了信息高速路。

随之而来,中国电信在大力发展公众电话网的同时,近年来,也积极围绕发展中国电子商务主题,加大宽频带、高速率的宽带通信、智能通信、 媒体通信的建设力度, 在许多地区开通了ISP (包括ICP )和ISDN通信接入业务,在湖南、上海、无锡、广东、四川等地与当地政府企业联合建设信息港,并在网上开通了可以进行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科研、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各种电子商务应用,开设虚拟的专用网和专网服务业务,为方便用户同时提供了DDN、FR、ISDN、PSTN 等多种接入手段。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将于今年10月覆盖全国,实现与电话网覆盖范围一样的普遍服务。

不仅如此,由国家经委、中软融业公司、中软赛博公司合作的集信息收集、发布、合同处理、财务结算和系统维护于一体的“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电子商务系统,于去年10月正式开通。

国内第一家经营电子银行、电子证券、代缴话费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中心,经过一年多试运行,就已发展各类电子商务用户5万户。

由中国银行与北京世纪互联通信技术公司共同完成了第一笔网上交易,中国银行已正在加紧建设中国第一家网上银行。

1998年6月,在中国信息协会第10届中国信息化论坛上, 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科研院所、电子商务生产经营厂商及海关、税务、银行及企业的代表,共商电子商务大计,作出了“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离我们还很遥远”的冷静、客观的判断,然而信息产业部吕新奎副部长也表明了政府对发展电子商务“参预国际对话,加强政策研究,鼓励企业试点,加强标准制订,加强宣传教育和鼓励中国企业与外国公司合作”的政府立场。

国家经贸委官员在分析了“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500家左右具有电子商务的基础,1 万家左右企业可以向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方向努力,只有10来万家中小企业拥有一定现代信息手段”的现状后,提出了“在2000年,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企业信息化,10%至30%左右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的目标。

电子商务正向我们走来,我们还不敢潇洒,因为我们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我们还不敢激扬高歌,因为我们还有一段曲折而漫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已经看到了电子商务时代进入中国的曙光,只要我们不懈地负重前行,一步步坚定地走下去。

标签:;  ;  ;  

迎接电子商务时代的中国经济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